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辨证论治小儿消化不良

(2012-10-27 21:12:39)
标签:

老狼百病论治

文化

分类: 老狼百病论治

  
           辨证论治小儿消化不良


              文/梁迎春


  小儿消化不良在两岁以内的婴幼儿较多见,好发于春秋两季,尤以人工喂养的婴幼儿发病率高,可危及小儿的生命和健康。很多父母认为小儿消化不良是饮食方面的原因,其实这只是一方面,发病的主要原因还有气候的影响,以及脾胃虚弱的因素。中医辨证论治将小儿消化不良分为虚寒型和湿热型两种类型。
  发病的主要原因:一是气候的影响,如天寒衣薄,伤风感冒,外邪由表入里而侵犯到肠胃;二是饮食不节,特别是喂养不当,伤及脾胃,使脾胃功能失调,引起饮食及水湿停滞而发生腹泻;三是脾胃素虚,中气不足,消化无力,使脾胃不能分清降浊,而出现大便完谷不化。
  虚寒型指的是脾虚寒泻。由于脾胃素虚,消化无力或感受寒邪,引起脾胃阳虚。脾阳虚则其运转水谷精微的能力减弱,胃阳虚引起不消化,最终形成脾胃之气不能四布,下而为泄泻。其症状:大便清稀如水,次数无度,呈现完谷不化,无臭味,色淡黄或白,小便清少。病久者会出现面色苍白,肌肤松弛,肢冷无汗,腹软喜温,目凹囱陷,舌质淡红等症状。方用:肉蔻、丁香、莲肉、赤石脂、芡实。发烧加藿香、葛根;咳嗽加青果、乌梅;食少加砂仁、生姜;腹胀加青皮、木香。
  湿热型包括伤食、暑热泄泻。此种类型多由于饮食不节,喂养不当,饥饱不均,或积湿成热给胃肠增加负担,或感受风寒、暑湿。症见发热或不热,有汗口渴,面目红赤,腹痛胀满,大便稀粘,小便短赤,舌质较红等症状。治法当以清热利湿,理脾和胃,化滞消导。方用:藿香、寒水石、茯苓、焦山楂、通草。热重加青黛、地骨皮;腹胀痛加木香;痰多加莱菔子、橘红;发惊加生龙牡、钩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刮痧治感冒
后一篇:馒头味儿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