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半夏治呕吐
(2012-05-14 23:22:44)
标签:
老狼百病论治健康 |
分类: 老狼百病论治 |
呕吐是一种反射性动作,可有多种病症引起。有声无物为呕,有物无声为吐,因两者常同时出现,故称“呕吐”。虽然病因较为复杂,但其根源无非是由于胃逆蠕动引起。经炮制后的姜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的功能倍增,可直接用于对呕吐的治疗。
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以和降为顺,只要是外感内伤之邪侵犯胃腑,和降失常,即可引起呕吐。《景岳全书·呕吐》载,“呕吐一证,最当详辨虚实,实者有邪,去其邪则愈。其虚者无邪,则全由胃气之虚也。所谓邪者,或暴伤寒凉,或因胃火上冲,或因肝气内逆,或以痰饮水气聚于胸中,或以表邪传里,聚于少阳阳明之间,皆有呕吐,此皆呕之实邪也。所谓虚者,或其本无内伤,又无外感,而常为呕吐者,此既无邪,必胃虚也。”医圣张仲景治疗呕吐,主要在于辩证寒热虚实,首推半夏干姜散。以半夏、干姜各等分,研为粗末煎服。治疗效果虽好,但每次都需煎服,很是浪费时间。笔者经临床实践证明,炮制后的姜半夏,疗效同样明显,而且很方便,随时可以服用。
中医辨证呕吐,一般非为四种。即伤食呕吐、痰饮呕吐、肝气呕吐、外感呕吐。伤食呕吐就是食积不化,可由过食生冷甘肥或腐败的食物,胃脘腹部胀满或疼痛,呕吐多为未经消化的食物。而痰饮呕吐多为脾胃虚弱者,呕吐以痰饮多于食物为主要症状。肝气呕吐多在食后受刺激发作,往往以吐尽为快。外感呕吐多见于伤寒、温病,呕吐多为清水稀涎,偏热则吐出酸苦胆汁。姜半夏不但可以温中祛寒、燥湿化痰,同时还能疏肝和胃、解表和中,对呕吐的正常恢复较快。
治疗方法
因半夏性味辛、温,有毒。嚼之发粘、麻舌而刺喉。需将其用凉水浸泡,待无麻辣感后,另取生姜切片煎汤,加白矾与半夏共煮透,然后晾干切片,研为细末即得。每次服10-15克。
梁迎春
2012年5月14日23点1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