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针灸治小儿麻痹后遗症

(2012-05-14 00:20:31)
标签:

老狼百病论治

文化

分类: 老狼百病论治

  
            

             针灸治小儿麻痹后遗症


                  文/梁迎春


  小儿麻痹后遗症,中医称小儿痿证。多由于感受风、湿、热邪引起,临床表现早期类似感冒,如发热、呕吐、腹泻、四肢疼痛,继而出现肢体瘫痪,后期可见肌肉萎缩,关节畸形。针灸具有疏通经络、清热与温寒的作用,对小儿麻痹后遗症的治疗效果较好。
  外邪是主要致病因素,可由风热袭肺,损伤肺之津液;或湿热蕴蒸阳明,或病久不愈,精血亏损而致。因为肺朝百脉而输布津液,肺热则筋脉失养,阳明受病则不能束筋骨利关节,肝肾两亏则出现筋软骨萎,迟缓不收等。故治疗小儿麻痹症,分为风热证、湿热证、肝肾亏损证三种。
  针灸不但能宣肺解表、散风清热,还能清热利湿,兼补肝肾,调理阳明。《针灸聚英》载,“痿,有湿热、有痰、有无血两虚、有气弱、有淤血。针中渎、环跳。灸三里、肺俞。”《千金要方》载,“冲阳、三里、仆参、飞扬、复溜、完骨主足痿失履不收。”针灸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主要取手太阴、足太阴、背俞穴,以及手、足阳明经为主。风热证和湿热证用泻法,肝肾亏损证用补法。
  治疗方法
  可根据不同的瘫痪部位,每次选3-5穴。上肢常用穴位:肩颙、肩髎、曲池、外关、合谷。下肢常用穴位:肾腧、次髎、环跳、足三里。足外旋外翻加阴陵泉、三阴交或太溪;足内翻加阳陵泉、绝骨、或昆仑;足尖着地、足根悬起,加膝眼、委中;腿迟缓变长加三四颈椎之间,针3-4分;腿挛缩变短加3-4颈椎间旁开1.5寸,左取右,右取左,速刺捻转不留针。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的手法宜强刺激,若是久病可针后加灸。每日或隔日一次,不留针。


  梁迎春
  2012年5月14日0点17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