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七大补养穴

标签:
医疗保健健康 |
分类: 老狼百病论治 |
健康是生命之本,医疗保健尤为重要。人体标准穴位409个,在这众多的穴位里,哪些穴位对人体补养最大?又如何进行补养呢?
针灸的穴位,一般都在经络系统中的十四经络。一些经外奇穴,以及临床常用的经验穴位,也有很多。在针灸、推拿治疗上,选取补养穴位进行施治,可以沟通内外,通过经络发挥调节脏腑、气血的功能,从而激发机体内的抗病能力,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临床上的一些病症,也是通过腧穴的反应来体现的,而补养穴能使人体功保持相对的协调与平衡,有七大补养穴可供参考。分别是百会、涌泉、劳宫、足三里、关元、神阙、命门。
1、百会穴
百会穴属于督脉,有“百脉朝会”一说,可见对人体是多么重要啊。取穴位置在头顶前后正中线与两耳尖直上的交点,主治头疼,眩晕,脱肛,癫痫。可以采取按揉、轻扣手法,能增加体内的真气,益智开慧,澄心明性的功效。
2、涌泉穴
涌泉穴是足少阴的起始穴,有“搓涌泉全身暖”的说法,肾阳的盛衰与涌泉穴密切相关。因为肾脏的经络与脏腑器官联系最多,沿经刺激有很好的调节作用。位置在足掌心约前1/3与2/3的交接处。主治头顶痛,高血压,癔病及小儿抽搐,昏厥。头疼医脚,上病下治,就是这个道理。
3、劳宫穴属手厥阴心包经,有“按压劳宫心不烦”的说法。此穴最简单的取法,即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主治以心血管病为主,如心绞痛,心律不齐,休克无脉,胃痛,呕吐,黄疸等症。有联络心包,通达三焦之功,对心、胸、神经系统疾患,以及手少阴心经循行部位病症有疗效。
4、足三里
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在《四总穴歌》里面,其中就有一句“肚腹三里留”,意思是说足三里穴主治腹腔脏器的疾病。在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前脊外侧一寸处。主治胃痛,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疾患,贫血,高血压,神经衰弱,皮肤瘙痒,下肢疼痛,瘫痪等症。足三里穴具有强壮作用,是保健要穴。
5、关元
关元穴所属任脉,有“全身强壮关元穴”一说。在脐下三寸处,主治腹痛,腹泻,遗精,阳痿,白带多,月经不调,子宫脱垂,遗尿,尿闭,阴道炎等。点按或针刺此穴,酸麻胀感可扩散到阴部,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
6、神阙
神阙穴也属任脉,有“神阙一穴连脏腑”之说,是脏腑点穴的主要穴位。在脐窝中央,主治肠鸣,腹胀,腹痛,泄泻,妇科,儿科疾病,还可以治疗脏腑疾病。人体科学研究表明,调理神阙穴可启动人体胎息,恢复先天真息能。要注意的是,此穴因不易消毒而禁针。
7、命门
命门穴属督脉,有“生命之本”的说法,具有强壮全身的作用。位置在第二、三腰椎棘突之间,主治腰痛,阳痿,遗精,慢性腹泻。此穴也至关重要,击中该处易截瘫。以至于有的专家说,“青年男子禁灸关元穴,灸后绝育。”这一点还有待论证。
梁迎春
2011年11月24日08点2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