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元代歌妓刘婆媳以诗做媒(刘婆媳)

(2011-10-20 23:01:32)
标签:

古代名妓

文化

分类: 中国古代色艺双绝的名妓

  
中国古代色艺双绝的名妓(32)

 


                    元代歌妓刘婆媳以诗做媒


                        文/梁迎春


  《水浒传》中的阎婆惜,最为我们熟知了,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刘婆媳。她们同样出身青楼,刘婆媳却有着别样的情怀,鲜明的人物个性为自己续了一段美满姻缘,其聪明才智、思想品质值得后代为之颂扬。在浩瀚如烟的历史长河里,不知道还有多少闪光的足印,等待我们去探寻。
  青青枝儿子上结,引惹人攀折,其中全子仁,就里滋味别,只为你酸留,留意儿难弃舍。
  这首千古传唱的《清江引》,就是出自才女刘婆媳的娇口。作为一代散曲家,我们只记住了她留下的这首诗,竟然不知道她的名字,更无法探寻她的家庭背景,这真是历史的悲哀,史学家的悲哀!我们只知道她是江西临川人,生活于元末明初时代,曾是享誉一时的歌舞名伎。说起这首诗还有一段佳话,被广为传颂。
  刘婆媳的命运是很苦的,出身青楼本就被人瞧不起,最初嫁的丈夫李四就是因为给她赎身,出于感恩才进了他的家门。这李四虽是个艺人,但不懂风情,怎奈天长日久,没有共同语言,日渐形同陌路。就在这时,一个叫三舍书生走进了她的视野,三舍出身名门,是抚州常推官的儿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共同喜好使他们走到了一起。无奈李四看得刘婆媳很紧,她心里又是真的喜欢三舍,可是身不由己。三舍也同样深尝相思之苦,于是二人商定乘夜逃走,寻找幸福的生活。结果事情败露,俩人都被责打了几十大杖,三舍也听从父母之言,不再与刘婆媳来往。刘婆媳的心碎了,同时也深感羞愧,无颜面对家乡父老,决定搬到外地广海居住。柳暗花明的是一段奇缘,就在途中发生了,刘婆媳的人生从此有了剧烈颤变。
  当年的赣州,曾经有一大新闻,当地的官员喜好酒色不说,还经常在帽子上愿插戴一些花,其风流之不尽言表,这人就是礼部尚书全普庵拨里调任赣州监郡,每日公事完毕,都要召集城中士大夫在一起饮酒、欢歌、赋诗。那么刘婆媳为什么要去拜访他呢,用意何在呢?其实刘婆媳一是好奇,二是想治一治这个风流官。
  没想到全公却不见,听说刘婆媳受过刑,认为不值得同她见面。刘婆媳无奈好说歹说,久闻尚书清明廉洁的美名,见一面此生无憾等等。全公也是人啊,也有同情心。他决定当众考考刘婆媳,看看这位名冠一时的歌妓,到底有着怎样的风采?他饮了一口酒,摇着脑袋想了想,吟出《清江引》曲的首句:“青青子儿枝上结。”然后让在座的宾朋往下续,可是却无人能对,没想到刘婆媳竟然出口成章,“青青枝儿子上结,引惹人攀折,其中全子仁,就里滋味别,只为你酸留,留意儿难弃舍。”不但是全公大加赞赏,满座的宾朋也认为是绝对啊!刘婆媳把全子仁巧妙镶嵌其中,寓意深远,给人一种遐想的氛围,因为全普庵的字就是子仁。酸与留则又是一番意境,全公心中欢喜,将刘婆媳纳为小妾,宠爱有加,刘婆媳也有了安身之所,况且全公对她很好,她也不作他想了。其实一个女人,只要有爱,是不在乎什么金钱、地位、名誉的,爱了就是一心一意!
  全普庵虽好酒色,但为官清廉效忠,在大敌当前时,誓与赣州百姓共存亡。陈友谅攻江西,围赣州,他为了保住赣州,率兵奋战数月,终因寡不敌众,兵败自刎而死。这一年,是至正十八年(1358)。历史记住了英雄全普庵,也同样记住了歌妓刘婆媳,她没有离开全家,照顾着全家的老小,直至病逝。
  回望历史,元代散曲之所以能够广泛传播,这跟刘婆媳这样的歌妓演唱是分不开的。因为这是歌伎们谋生的手段,在演唱散曲上钻研技艺,精益求精就是她们生活的需要。散曲流行的背后,依稀可见无数歌妓们的轻歌曼舞,血泪诗行!

 


  梁迎春
  2011年10月20日22点57分。
欢迎来到唐朝历史百科交流探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