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老狼教育文化 |
分类: 老狼杂文 |
前段时间总为孩子的画画烦恼,偶然间在《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里面看到这样的一句话:孩子的画不是用来“看”的,而是用来“听”的。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的画只有被“听”,他们的绘画行为才有意义。被“听”,被理解了,就有了表达的乐趣。因此,对于孩子的画,作为母亲最重要的态度就是去“听”,去了解,去感受!当时给我的震撼很大,原来,对于孩子画画不能给予太多的约束,更不能去妨碍孩子,我们要让孩子在探索中体验画画的乐趣,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来看世界,让纯稚而坚强着的心灵体验人生。
在我们国内,传统美术教学曾经困扰了一些教师和家长。其实很多的时候,我们总是以欣赏成人绘画的眼光去鉴赏孩子的画,更多的时候是在旁边指指点点或者直接插手,这样不但没起到引导的作用,反倒阻碍了孩子的发展。要想培养孩子画画的兴趣,我们就要从培养孩子的感觉、知觉能力开始,培养孩子对美的体验,引导孩子欣赏美,发现美,感受美,这样就会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
培养孩子不能只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把学习仅仅局限在书本上,如果脱离孩子的日常生活实际,不仅很难培养出创造精神,恐怕还会泯灭学习的兴趣,最终影响孩子的发展。我非常赞同新课改倡导的美术教学,既要重视学生对艺术的感受、表现和创造力的培养,还要注重美术更多地与文化、历史、生活相联系,创建多维互动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学,围绕目标自主选择内容、材料和方法,使他们在宽松的氛围中感受美,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现规律。
学习色彩和调色很重要,虽然孩子对颜色并不陌生,但对色彩的调配和变化规律却不了解,而且因为孩子第一次接触水粉颜料,可以说对每一种物品和色彩都充满了好奇,我们要让孩子去自主实践,探索和发现。比如让孩子观察身边和大自然都有哪些颜色?自己喜欢哪些颜色?这些美丽的颜色是怎么调出来呢?孩子们通过观察,发现了我们生活的世界真是五彩缤纷,可以让孩子自己动手调配颜色,这样就会激发他们学习色彩的兴趣,画画的积极性就会特别高,在自主实践中体验着学习的乐趣,并久久回味。
孩子的画不是用来“看”的,而是用来“听”的。不要让我们所谓权威的说教代替了孩子的直观体验,扼杀了孩子探索的自由。我们要让孩子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同时我们还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关注孩子的情感,这样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涂鸦世界。
2011年7月27日06点2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