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老狼教育话题文化 |
分类: 老狼杂文 |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是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之言,作为我们家长来讲,又是否能够做到终身为师呢?相互学习与相互尊重的关系又如何确立?这使我想起了前几天读的一本书《倾听孩子:家庭中的心理调适》,这本书不但解读了孩子在哭闹等各个方面的心理活动,最大的看点是还剖析了年轻父母们内心活动。从正确处理好亲子关系,再到育儿中能够做到从容不迫的有所为有所不为,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那就是要学会倾听孩子。
我们有时候真的很难走进孩子的心里,他们的童话世界似乎也不愿意我们去打扰。我们通常会把孩子的一些“不正常”表现,给以斥责加以制止,但是帕蒂·惠芙乐却认为,孩子的“不正常”表现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给我们的启示就是,父母与孩子,不仅仅是局限于语言和感情上的沟通,现在的孩子更需要一个知己。我们和孩子之间的争执究竟是为了什么,这中间存在着怎样的隔阂,孩子讨厌我们的又是什么呢?如果我们经常带着这样的疑问,孩子的那些“不正常”表现,自然会找到根源,从而做到正确处理。这样不但有利于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同时也能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促进孩子的智力,潜能开发。
感同身受,只有做到感同身受,坦诚地与孩子沟通,才能倾听到孩子的心声。我们尽量不要用“家长”的身份来干涉孩子、指使孩子甚至利用孩子。这就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实际上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最大,我们自己就首先要成为有道德的人。我们要经常自省,不要在孩子眼里降低自己的威信,相信孩子,给孩子足够的信心,重要的是让孩子懂得感恩和饶恕。我们一定要放下大人的尊严,蹲下身来正视孩子的眼睛,不要只看到孩子的负面,正确的一定要给孩子一个满意的答案,培养孩子大度的胸襟很重要。而这首要的前提就是,要正确对待孩子的意见,必须树立平等对待观。如果能和孩子作为知己关系,将会事半功倍。时代赋予了他们丰厚的底蕴,我们在给予的同时,更应该来同孩子一起来体验愉悦。
每个孩子都有自身的闪光点,这就看我们是否去发现和发掘了。学会倾听孩子的声音,帮助孩子摆脱负面情绪,才能促使其全面发展。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个性,我们要有针对性的去处理一些问题,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美)帕蒂·惠芙乐(PattyWipfler)能帮助您解决育儿中遇到的困惑,告诉您怎样做对孩子最有帮助?建议年轻的父母们都去读读《倾听孩子:家庭中的心理调适》这本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