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代颜色们的名字多么美——太有诗意了

(2021-01-16 06:08:16)
标签:

文化

古代的颜色们,大多取自自然景物,如竹青、月白、水绿;

或取自日常用品,如胭脂、黛蓝、牙白,每个颜色都凝结着古人的智慧及对生活和大自然的热爱,太有诗意了。

 霜色】 霜色又可称雪色,是古人对霜雪之白色的形容。

无论是霜色何因入鬓根的无奈,还是气凌霜色剑光动的凛冽,它始终与寒冷、垂暮,或是锋利、无情相关。

【玉色】玉色,一般解释是玉的颜色,即略带淡青的莹白色。

玉色一词出现很早,在战国时期的《楚辞》里就有见。不过,它作为颜色词,基本上还是从明代开始。《明史》里记录穿玉色服装的人群最多的是生员,可以说是秀才的标志色彩.

[柘黄]柘黄又称杏黄、赭黄,为柘木汁染的赤黄色。据说在月光下能呈现出略带赭红的光泽,炫目引人,因此受到隋文帝的钟爱,是以他着柘黄袍、巾、带听朝,于是柘黄自隋唐以来为帝王的服色,唐高宗总章年间还下令士庶不得以赤黄为衣服杂饰。明代弘治十七年(1504)禁臣民用黄,更附加一条即柳黄、明黄、姜黄诸色,亦应禁之。由此,黄色终于完美蜕变,从低微的土地草木之色,走向了尊贵的皇家用色。

香色】香色原为佛家用色,相传以取自印度的干陀树皮汁液染成黄褐色,有说干陀树即安息香树,故称这种染色为香色。

香色源于何时已不可考,到清代却一跃而成了权贵用色。《清稗类钞·服饰》中记载:香色,国初为皇太子朝衣服饰,

皆用香色,例禁庶人服用。嘉庆时庶人可用香色,于车帏巾栉,无不滥用,有司初无禁遏之者。

【艾绿】艾绿,顾名思义是艾草的颜色,绿中带着苍白。这脆弱而鲜嫩多汁的色彩,与女子有不解之缘。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艾草早在《诗经·王风》中就承载过对采艾姑娘的殷切情思。

【绛色】绛,大赤也。可见是比更深,比更暗的红。

绛以丝为偏旁,但与其说它是织物,不如说是织物的染料,即一种以绛草为原料提炼出的红色染料。绛色的织物可文可武,文有东汉马融授课时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

后人以绛帐喻名师传道;武则有以绛色为军服色,增强杀气的传统。

【茜色】茜草,又名蒨草

《周礼注疏》中记载蓝以染青,茜以染赤,用茜草根熬成汁加以媒染剂,便是古老的红色植物染料。茜草所染出的颜色,不是红花那种鲜艳的真红而是比较暗的土红。

以茜草染就的衣物,似乎最受女子喜爱,无论是茜袖捧琼姿的歌伎,还是茜裙二八采莲去的少女,那一抹红,总是教人神摇意夺,怦然心动。

【黛色】黛为青黑色的矿物颜料,也是历史最悠久的化妆品之一,上溯至春秋时期,中国古代女子就有画眉的习俗。故而古诗文中以粉黛指代美女。

最早时,天然石黛与传统染黑颜料石涅同为一物,后来异国新染料——苏方木与蓝靛结合的人工石黛诞生。

隋唐画眉的风气达到高潮,来自西域的青黛又成了画眉主角。隋炀帝为了讨好宫人吴绛仙,特地从波斯进口每颗值十金螺子黛

【鹅黄】鹅黄是一种广为使用的妆容。南北朝时,大约受到佛像涂金启发,胡妇中流行以黄色颜料染画或粘贴于额间的美容方法。张芸叟《使辽录》云:胡妇以黄物涂面如金,谓之佛妆。

这种妆容起源于胡妇,在汉人中传播,犹如当代引进染发、文眉一样,是外来时尚风潮。到了唐代,鹅黄已经成为时尚美妆。

 古代颜色们的名字多么美——太有诗意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