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探寻明秦王陵——三府井秦宣王朱怀埢陵

(2011-08-03 13:56:33)
标签:

观光

掠影

杂谈

                     p1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透过神柱,看到墓丘,令人回望,思绪久远。历史遗存,不可复制,爱护文物,流传后世。   

 

 

览了秦愍王朱樉陵,离开大府井村,由雁翔路向西来到不过几公里远的三府井村。在村子一番打问,还是跑错了路,又折回来再经询问,方弄明白这秦王陵陵道石雕紧挨着村子东,在一处长方形的院墙里。陵墓处在其院墙外的北端,紧挨公路,独剩下一处残破的孤墓了,其余或平整、或覆盖,已经看不到了。这里是第十位到第十三位秦王的四座藩王墓,即秦宣王朱怀埢、秦靖王朱敬镕、秦敬王朱谊澏和秦王朱谊漶陵墓所在地。

观览中,我不禁为古老的文物所处的环境或遭受的待遇而感到难过,这毕竟是历经了四百余年的明代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是历史的遗存!很希望政府有关方面及早重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予以关照,不能让宝贵的历史文物被城市的发展扩张而吞没!

陕西堪称文物大省,更要成为文物保护大省。这方面已经有了成功的经验,如曲江池遗址公园、大明宫遗址公园、唐城墙遗址公园等。如能够与发展同步,开辟为秦王陵遗址公园,即保护了历史遗存,又给了人们回望学习历史、旅游和休闲的好去处,岂不是一举两得。

 

三府井村,村旁已新建起了商住楼 

p2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3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秦宣王朱怀埢陵墓,墓已残缺,近前是石灰场 

p4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5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陵前的垃圾山   

p6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石雕处在陵前的这个院落,陵墓就在其院墙外的北端。 

p7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8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院落内的景象。宣王是第十代秦王,属于明末,其陵道的石像与朱樉陵道的石像有很大的差别,人和动物的雕像都显得肥胖。  0746  0747 

p9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0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东西两侧的华表   

p11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2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东侧的石虎   

p13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西侧的石虎   

p14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东侧的石羊 

p15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6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西侧的石羊 

p17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石马旁还多了牵马人,这在明秦王墓的石像中是独一无二的。   

p18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东侧已残缺的石马 

p19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20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东侧的石像   

                     p21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西侧的石像   

                     p22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东面的院墙已经坍塌,一种破败之感 

p23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24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可怜的石羊身陷泥土之中   

p25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石虎也没有了昔日的威风   

p26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27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古老的文物处在如此环境之中,令人为之惋惜。   

p28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29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从残破的围墙看过去 

p30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相关博文链接:

探寻明秦王陵——(愍王)朱樉陵道的石雕

探寻明秦王陵——(愍王)朱樉陵

明秦王(愍王)朱樉陵前的果园

观览杜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