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来到石头村

(2010-01-24 22:55:34)
标签:

人文

古迹

旅游

纪实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亭子近前竖着一通石碑,刻着吴垭民居

 

参观内乡县衙时,县电视台的记者热心地告诉我们当地有一个吴垭石头村,距离内乡县城西面 6公里远的岞曲乡王井村,在省道豫52线(超二级油路)北边1公里处,距今有200多年的历史,风貌独特,目前正待开发,现在不收门票,力荐我们一游。闻听此言,我们当下决定赶赴石头村一览其风采。

午饭后,怀着期盼的心情,我们即赶往石头村。来到村落边,只见漫山遍野的石头嶙峋于山野,早早就呈现在了面前,好像在召唤着我们。不用多想,石头村就在眼前。果不其然,稍往前走,看到村口矗立的石碑上书刻着“吴垭石头村” ,这就已告诉我们,石头村到了。

再往前走,在村子跟前有一座古朴的四角凉亭,亭子近前竖着一通石碑,书刻着“吴垭民居”。碑上书刻的小字还告诉我们,这是河南省政府200668日公布的河南省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石碑的背面书刻着吴垭石头村清代民居简介:“吴垭石头村清代民居位于内乡县岞曲乡王井村境内,始建于清代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距今有260多年历史,是文明中原的石头村。现存的石头房200余间,远远望去,整个石头村就像一座青灰色的石头城堡,掩映在茂林秀竹、古藤老树之中。走进吴垭,如入石山仙境,满眼绿树青石,石板路、石台阶、石楼门、石院墙、石厕所、石井、石磨、石碾、石凳、石盆、石槽等随处可见,新石器时代文化遗风犹存,风格独特,历史悠长,文化厚重。通过吴垭石头村吴氏家族的生产生活,透视出中原农耕文化现象,反映出了宛西山区传统村落和民居的典型特征,体现了近300年来宛西的乡土民情,具有重要的建筑文化、农耕文明和历史遗产价值”。

据报道,这里现存的二百多间石头房,占地面积达5620平方米,海拔为360米,属亚热带湿润地区,生长着阔叶林和落叶林,植被覆盖率达80%,土壤为黄棕壤土类,空气湿润,气候温和。20091031日,在北京国际竹藤大厦举行的第二届中国景观村落终审大会上,吴垭石头村正式跻身到了中国景观村落行列。

 

 

来到村落边,漫山遍野的石头嶙峋于山间,早早就呈现在面前,好像在召唤着我们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想到了消息树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稍往前走,看到村口矗立的石碑上书刻着“吴垭石头村”,这就已告诉我们,石头村到了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通往村里的平坦道路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山涧沟豁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再往前走,邻近村子有一座古朴的四角亭子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村民在这样的田地里,见缝插针般地种植庄稼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和正在翻地的村民攀谈中知道,他在准备开春种植芝麻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小狗一旁玩耍陪伴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屹立的电讯基站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显现的村落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山峦树木掩映下的村落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通往村落的石径小路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来到四角凉亭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