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更名“老子”,鹿邑或能给涡阳个“下马威”?

(2011-01-31 08:29:59)
标签:

马炳文

鹿邑

张景志

老子故里

幻象

文化

分类: 新浪文化

梁石川

   

   “ 哈哈!”某论坛编辑真“有才”,顺手就把网友“丝晨”帖来的文章《各地城市改名潮风起云涌河南某地欲改为老子县》更名为《报告领导,我是“老子”的!》。

 

一见此标题,笔者着实被吓了一跳。细细读来,又觉得此事一点也不好笑,虽说河南周口鹿邑官方否认其县更名的事,但若回归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河南鹿邑与安徽涡阳县掀起的“老子故里”之争引发得那段插曲,至今还让人有些哭笑不得。

 

说这事,还得从台北中华道教学院的马炳文与其所募集的100多万美金说起。已故的台北中华道教学院马炳文,祖籍安徽涡阳。1990年6月的一天,他来到鹿邑县太清宫镇旅行。陪同他的是鹿邑老子学会会长张景志。据说马炳文回到台北后即给张景志写了一封信:“能来老子诞生地朝拜始祖,一生光荣。”同年7月28日,马又致信张景志:“老君台、太清宫之现有建筑,年久荒芜,意欲发起募捐修护,未悉修护费需款若干……”。

 

接获此信,或让张景志高兴过一阵子。但好景不长,11月17日,马炳文又来信了。其称经他考察,老子出生在涡阳的根据比鹿邑还多。马炳文突然提出老子故里不在鹿邑而在自己的老家涡阳,至此,马为鹿邑募捐的100多万美金,眼睁睁地变成了煮熟的鸭子,被涡阳县“掠”走。

 更名“老子”,鹿邑或能给涡阳个“下马威”?

事虽境迁,有关此事的主要当事人马炳文和张景志都已仙逝,但其中所存纠葛却难以揣测。或是因了这段往昔插曲的存在,鹿邑人似乎更有了“老子”心结。现在就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如若鹿邑此时出手,定然能让安徽的涡阳好看!此间,中国各地正在掀起的那股“改名”浪潮,演绎的如火如茶。河南新郑市提出改为“轩辕市”,贵州仁怀市拟改为“茅台市”。当然,早前戏传中的山东某地要更名“潘金莲市”,或在扑风捉影,但如今真的出现比如“老子县”或“西门庆市”,自然也不足为奇。

 

更何况,在中国因城市更名而受惠的城市,早在20年前就有了。比如四川灌县改名“都江堰”,就是中国第一个改名的城市,该县利用古代水利工程师李冰的名头吸引大量游客,成为“改名致富”的成功例子。此后多个城市为凸显文化旅游主题,纷纷更名,如湖南大庸更名为“张家界”市后,跃入全国一线旅游城市行列。

 

话虽如此说,但这股城市更名热,却引起了一些专家与学者的担忧。香港文汇报在引述有关学者与专家的话时表示,“这种城市更名热的背后,还涌动着一股浮躁腾飞幻象。”该报称,“当这种腾飞幻象与现任官员的短期政绩联系到一起时,往往容易迸发出更名的冲动火花。但实际是,如果地方官员只热衷于搞政绩,希冀一个城市名的夸大就带来经济收入,而不务实进行城市建设。原本低靡的城市经济仍将奄奄一息,而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改名运动最终也将成为一场闹剧。”

 

对此,北京交通大学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刘文采接受媒体采访时也称,一个城市的更名是一项庞杂的系统工程。比如一个人口150万左右的城市更名后,仅办理二代身分证就需要花费人民币2000万元。因此,城市更名要计算更名的成本与城市收获间的比例。

 

此外,地名本身就承载著历史,往往是从遥远的年代就开始启用,并已深入民心,由民众代代口耳相传下来。如果地方官员单纯从经济角度出发,依靠行政命令强行改名,将损害当地的文化历史。

 

听完“砖家”的论述,笔者在醒悟中突发奇想,如若此时河南鹿邑真将县名更改为“老子县”,不仅能打得安徽涡阳措手不及,还能给该县一个“下马威”,此举不仅可以报当年100多万美金“飞鸭”之损失之仇,还可以让老子的“道德经”在“浮躁腾飞幻象”中得以演绎,继而变为“拳谱”:“不仅牛气冲天,且可才华横溢,武功超群”!真的,牛得狠!比天涯社区评出的天涯牛人,还牛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