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的这个冬(长散文.连载)

标签:
呕喉竹席第一场雪山里李太白北京 |
分类: 故乡散文 |
2009年的这个冬
▓ 梁石川
第一章
央视的《新闻联播》11月1日18时42分报道,北京今天迎来今冬第一场雪,提前一个月到来的大雪造成首都机场200多架次航班延误。那时,我在首都机场已经卯了四个时,昨天与同在媒体工作的“哥们儿”多吃了几杯酒,没曾想,晚上肚子就疼的不行。刚巧老家一个县级市宣传部的领导找到了北京,我在那个市采写了一个所谓的负面报道,县里很重视,就跑来了北京,要求和我见一面。事实上,我对他们的这种做法很反感。原本是一个小事情,当地政府,只要把跑北京的那股儿热情劲用在解决问题上,事情很容易解决。只是时下有些地方正在流行“防火、防盗、记者”,把工作的重心放在了“灭火”上。有人说,宣传部分管新闻的副部长其实就是一个“灭火器”,有媒体记者来,酒盅子砸鼻梁,先用酒把记者拿下。称之为朋友。大家相交甚欢。有一位媒体同行,笑着说,当你走出他们的地盘,甚至办公室,或者你没有离开的时候,他们心里就开始骂了。你离开后,他们会说出一句:“丫的,这孙子可走了。”
2009年的第一场雪首都机场200多架次市航班被延误
所以,我坚持无论如何也不能跟老家的领导见这个面。更何况那时,我肚子疼的不行。天还下着雪。北京的天气很冷。晚上七点一刻,飞机起飞的时候,我突然觉得有些愧疚,不管怎么说,他们是从老家来的,我应该是给他们打一个电话,说明一下情况的。也算是一种礼节。只能算做一种遗憾了。如果电话打了,该说些什么呢。沉默也许是最好的语言吧。当时我想。
飞机在济南国际机场降落的时候,雪已经变成了雨。我在候机大厅里,坐了一会。肚子的疼痛却不见轻。第二天的早上,我在泉城路上的政协大厦,等一位从广州的来的朋友的时候,肚子还在疼。接机的司机小王,递给我一支烟,说,我们回泰城还是在济南住下,我说住下吧。跟我回家去住。座落在按察司街上的小屋,我已经很久没有来了。没有离开济南以前,我就住在这个小屋里。这个城市给我留下了许多的记忆。我轮换的两次的单位都在这个附近,没有多钱,只能买下了这间小屋,做为容身之地。
http://i1.ce.cn/cathay/person/200910/14/W020091014365479678528.jpg
李清照(图片来源网络)
离开部队之后,我一直向个游灵一样,念着,“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在这个城市里走动。闲暇之余,就跑去珍珠泉。与这那名南宋女词人,静静的对话。时常有《还珠格格》里的小燕子,来捣乱,那调皮的眼神,逗飞了三只红蜻蜓。等了乾隆爷一辈子的夏雨荷手中的扇子哀哀叹息着:“雨后荷花承恩露,满城春色映朝阳。大明湖畔风光好,泰岳峰高圣泽长。”那个时候,日子虽然很清苦,但是没有多少烦心事。只是一味的为了生计而奔走,哪里会有人跑来“灭火”,让我平白生出许多烦恼来呢。
第二章
“竹席六逸”图(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