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老艾
老艾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3,831
  • 关注人气:78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与孩子的教育

(2010-06-04 06:01:55)
标签:

农田

麦子

五谷杂粮

香港

孩子

劳动

生产知识

劳动成果

其它

杂谈

分类: 成长的记忆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与孩子的教育

 

    周末与儿子一起开车去位于北京郊区的顺义太阳村参加慰问儿童的公益活动.快到目的地的时候,发现路边有一片麦田,只见已经抽穗灌浆的麦子绿油油的一大片,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随着微风轻轻地摆动着纤细的枝干,宛如一群相拥在一起的绿衣少女们在伴随着音乐的旋律翩翩起舞,那情景煞是壮观和好看.

 

    我忙在路旁将车停住,招呼儿子下车.“儿子、你看!这就是麦子。”我兴奋地指着麦田对儿子说.儿子则懒洋洋地坐在车子的后座上有些不耐烦地回答道:“我知道啦!这有什麽好看的啊?”,听到儿子敷衍的回答,我倒开始不太确定他是否真的能够识别出麦子与其他农作物有什麽区别.

 

    记得我们小的时候,经常用"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来形容一个人的好吃懒作.四体是指人的双手双脚,五谷则是指麦子、水稻、高梁、大豆、玉米。就是说一个人没有勤快地动手动脚地劳动,竟然连五谷都分不清楚.其实,这句话的本意是用来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的人和现象。

 

    总之,在我的印象里,五谷不分是缺乏基本生活常识和懒惰的表现.你想,若是一个人连每天都在食用的面粉、大米、杂粮都分辨不清楚的话,那是不是一个可笑的事情呢?可是,就是这样我认为可笑的事情在我成年之后还真的遇到过.

 

    那是在九十年代后期.一次,我随香港的一些同行去长江三峡考察.在从武汉到宜昌的长途巴士上,为了消除旅途的疲劳和无聊,我站在车厢前面给大家讲笑话聊天.看着车窗两边成片的稻田,我顺口问道:"你们说这道路两边的农田里种的是什麽?"没想到竟然满车的香港人没有一个人知道,我有点不相信地看着他们一脸疑惑的表情,在确定他们真的是不知道的情况下,我才告诉他们这农田里面种的就是他们每天都在吃的大米."这时车厢里才传出一片恍然大悟的感叹声.

 

    后来仔细一想,发生这样的现象也不奇怪.因为,在香港除了与深圳接壤的上水地区还保留着极少部分的水稻田以外,其它的地方已经根本就看不到农田了.而且,在香港的社会阶层中似乎也根本就没有农民这个群体.所以,尽管香港人很勤快,但是,他们根本没有机会去认识那些五谷杂粮,即使是每天都离不开喝靓粥吃白饭,但是,也无从知道它们是怎样生产出来的了.也就是从那个事件开始,我才把"四体不勤"与"五谷不分"区别地看待.

 

    其实,在我们内地的大城市里同样存在这样的现象.现在的都市里,在人们的视野中能够看到的农田越来越少了,人们接触农作物和在农田里劳作的机会也越来越偶然了.同时,在城市里生活的孩子们也少了许多在农田里的劳动体验和乐趣.童年时代随着大人朗朗背诵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若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则显得是那样的抽象和遥远.五谷杂粮和挥汗如雨的劳作场面对城市的孩子们来说,似乎都已经是想象中的事情了,而对劳动的尊重和对劳动成果的珍惜意识也在逐渐地淡漠.

 

    在生活里,我们还时常地可以听到对不尊重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社会现象的谴责和批评.即使是在物质已经十分丰富的今天,人们依然在提倡节能减排,人们还是崇尚我们祖祖辈辈继承和流传下来的劳动光荣、勤俭节约的美德.无论社会的环境怎样的发展和变迁,这种美德我们什麽时候都不能丢弃,需要世世代代地延续下去.

 

    看着眼前随风摇摆的层层麦浪,我在想:我们这一代人的劳动意识和生产知识除了是在家庭中接受父母的言行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获取之外,在我们的学生时代里还有“学农、学军、学工”等社会实践活动,这些活动能够让我们学习和了解课本之外的许多知识,同时,参加一些劳动和训练也增强了我们的体质。

 

    而现在的孩子们则很少有参加这些活动的机会,他们的时间几乎被各种为了提高考试分数的课程补习班所替代了。孩子们鲜有社会实践活动,他们获得书本以外的知识的渠道和机会少之又少。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从家庭和父母的言传身教和影响中获取社会的一些基本生活知识。所以,为人父母的我们需要思考的是我们的下一代将从我们这里能得到怎样的影响和思想?这是每一位有责任感的父母必须要认真考虑和重视的问题.五谷不分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要让孩子们因此而失去一些宝贵的知识和意识.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与孩子的教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