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末的晚上,我在东来顺饭庄宴请从香港来北京旅游的朋友一家人.在餐厅的单间里,围坐在沸腾着的、滋滋做响的火锅旁,大家相谈甚欢.说起十几年前一起在香港工作时的经历是那样的亲切.
单间里的服务员是一位刚从甘肃的平凉来北京打工的小姑娘,她还不到18岁,来北京只有一个月的时间.小姑娘的模样很清纯,甜甜的笑容挂在脸上,羞涩的神态中透着一股没有任何做作和雕琢痕迹的质朴和善良。在和我们一问一答的谈话中,她的脸上始终都流露着一种单纯和诚实的笑容.她那种发自内心的笑容和待人的真诚态度让人有一种久违了的亲切.
那位香港的朋友感慨地说:"现在已经很难看到这样清纯的姑娘和纯净的笑容了.即便是在服务业非常发达的香港和内地的大城市里,那种已经十分商业化的客气和笑脸始终会让人感到冷冰冰的距离感."对他所说的这种感受,生活在大城市的人们恐怕都不会陌生.
此刻,我最担心的是朋友会顺势地讲述他们在北京旅游期间遭遇的"皇城根脚下的故事",讲述他们在北京所遭遇到的逸事.因为,在北京这个面积广阔、人口众多、鱼龙混杂的城市里,还真保不准这香港的朋友会遇到哪一路的人马,而且,不管是遇到哪路人,若是做出了任何怠慢客人的举动,哪怕是一丝不屑的表情都会被统称为"北京人的德行",好在朋友并没有顺着这个话题说下去.
在如今的大城市里,我们并不难发现,人现在是越来越多了、可朋友却越来越少了,家里的客厅是越来越大了、可来的客人却越来越少了,人和人之间能说的话也越来越少了,而且是说假话的越来越多了、说真话的越来越少了.同样地,发自内心的、真诚的微笑也越来越少了.这种城市化、商业化的生活带给人们丰富的物质享受的同时也让人们遗失了许多珍贵的精神上的享受和特质.
这倒让我联想起最近在电视台热播的、颇受广大观众喜爱的两部电视连续剧,一部是<老大的幸福>、一部是<媳妇的美好时代>.两部电视剧虽然内容不同,但是,剧情中都有一个极为相同的情节,就是在城市里生活的男主人翁都看上了从农村出来的乡下姑娘.而且,都是共同一致地认为农村的姑娘"内心纯净、善良、不象城市里的姑娘那样追求名利和物质享受."尽管这样的评价听起来是有些偏激和片面,但是,确实是反映出现代的城市生活中,象"内心纯净、善良、本分"这样的一些优良的传统和特质正渐渐地离我们远去。要想获得这份纯净和善良,竟然是要到偏远的农村去寻找,而且,这些美好的特质是保存在那些没有见过世面和没有受过多少高等教育的农村姑娘们身上.
我们国家的城市化建设步伐非常的迅速.试想,若是有一天最终实现了城市化,那我们将再到哪里去寻找那份心灵的纯净和善良?是否最终由于这份心灵的纯净和善良被遗失得十分的稀少和珍贵,导致我们无奈地将以往人们曾经拥有的"心灵的纯净和善良"等优秀的传统和美好的特质申请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呢?这个问题想起来都有点让人不寒而栗,但愿这不是一个杞人忧天的危言耸听.
在生活中,人们会经常地感慨这样一个道理:失去的才是最宝贵的.当人们拥有它时,人们会不以为然,认为那是理所应当的.可是,当失去它的时候才会发现那才是生活和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而当人们意识到已经和正在失去它的时候,保留和挽回它则会变得异常的艰难,而且,有些东西失去了就永远都不会再找回来了.
所以,让我们共同来继承和珍惜生活中已经拥有的一切美好的传统和特质,享受和释放自己的美好情感,净化我们的生存环境,让我们每一个人的脸上都能够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纯净的笑容,让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灿烂美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