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罗绮梅
罗绮梅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068
  • 关注人气:40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0-10-26 蜕变中的王羽佳:简单而又深刻(独家对话年轻钢琴演奏家王羽佳)

(2011-01-09 06:59:29)
标签:

王羽佳

钢琴

财经

罗绮梅

劳力士

纽约

时尚

分类: 在新浪的稿子
http://style.sina.com.cn/people/s/2010-10-26/182969106_2.shtml
利落的中长发,一身黑色连衣短裙,左手戴着自己最爱的劳力士lady Oyster,羽佳优雅的坐在纽约某私人俱乐部的餐厅里。她比想象中瘦小,瘦小到让人怀疑这个“柔弱”的女子真的就是那个一次又一次救场,一次又一次完美演绎,一次又一次征服观众的王羽佳吗……
备受瞩目的年轻钢琴演奏家王羽佳

  罗绮梅 发自纽约

  纽约的秋季,中央公园外到处都美得像一副画。趁着羽佳回到纽约休息,新浪对话这位当今备受瞩目的年轻钢琴演奏家。

  大多数人认识羽佳都是从网路上那个“像要让琴键燃烧般”演绎了改编版《野蜂飞舞》和《土耳其进行曲》的女孩开始的。但那已经是她十七八岁时的“杰作”了。虽然她并不介意人们是从那里开始认识她,不过五,六年后的她“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我希望人们保留那种最初认识我的兴奋感,但是我也希望他们看到我深刻的一面”。现在,就连在选曲方面,她也会尽量偏向选比较深沉的曲目,像勃拉姆斯、肖邦、舒伯特的。因为羽佳非常清楚,人们最终认可她的不只是她的技术,而是她表现出来音乐情感。

  出生于北京,羽佳6岁开始学弹钢琴,3年内考完8级,14岁就开始在北美独立生活。先是在加拿大,然后是美国。科蒂斯音乐学院(the Curtis Institute of Music)所在的费城是她美国生活的第一站。在那里,她师从朗朗的恩师加里-格拉夫曼(Gary Graffman),成功地完成了国际化,职业化的转型。

  第二站纽约,她依旧坚持自己独立的性格,签约古典音乐巨头Deutsche Grammophon, 精心地经营着自己的演奏事业。“高效”是她生活的理念之一。这也许也是为什么她对纽约情有独钟的原因。

  “纽约有一种快速的气息,在这里,只要你有任何兴趣爱好,都可以得到满足”。在别人看来,她是一个幸运儿,一路走来不仅没有太多坎坷, 而且一直有贵人相助。如果与她交谈一会儿,你会明显感觉到她的梦想成真不是并无道理的。毕竟,运气只垂青有准备的人。梦想对她来说就是一个又一个需要一步 一步努力实现的目标。

  当一个二十三岁的人对你说“我有很多事情要做”时,你也许会觉得这种忙碌是浮躁,虚无缥缈的。但当羽佳说这句话的时候,你最好相信!一年100来场的演奏,世界各地的飞行,使她在机场,宾馆呆的时间越来越多,有时候一个月在纽约家里的时间也不过两天。

  但这一切都是从三年前有名的“救场专业户”开始做起的。连羽佳自己也数不清救过多少大师们的场了,这种人肉Ipod式的锻炼,不仅肯定了羽佳超人的记忆力和扎实的功底,让羽佳练就了在最短的时间内准备最难曲目的本领,也让她的心里素质远远超越了她的同龄人。

  她回忆,很多时候,当她看到被替补演奏家的名字时,都不禁兴奋起来。要知道这些人都是羽佳崇拜欣赏已久的名家。当然,现在很多这些她曾替补过的大腕,像阿格里奇,拉杜-鲁普都已经成了她可以随时飞去拜访、切磋、学习的忘年交了。

  很多人都觉得当羽佳登台表演,尤其是坐上琴凳的那一刻开始,她根本不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女孩。她既不像朗朗一样张扬,也不像李云迪一样忧郁。她的 专注、老练、诚恳、自信常常让人觉得她是一个身经百战的“老将”。但当她完成了作品,不紧不慢地起身回应观众如雷般地掌声,然后非常到位地鞠躬时,你就又 会感觉到一股属于二十多岁年轻人的朝气。

  在她看来,年轻在钢琴演奏这一行并不是劣势。“对我来说,年龄只是相对而言的”。羽佳说,很多事情都是可以学习的,就像作为一个有中国背景的钢 琴演奏者,通过学习,是可以完全驾驭别国作曲家的作品一样。“我相信我的经历跟大多数二十三岁的人是不一样的”。在第一印象上你可以认为羽佳很年轻,对她 持有怀疑态度,但听了她的演奏,看到了她的表演后你一定会对她刮目相看。这份自信不仅是从内而外的自我肯定。被众多指挥大师,音乐家万千宠爱,纷纷邀请合 作的事实也证明了她自我定位的准确性。

  “我每一场音乐会都会紧张,呵呵。”羽佳还是笑着“坦白”自己的感受。如今已变身为世界顶级钢琴演奏家她,一方面备受瞩目,一方面压力重重。以 前表演前,羽佳会时不时地想种种万一会出现的坏结果,但是现在的她已经有能力控制自己,尽量从好的方面激励自己。而且随着演出地增加,她越来越懂得享受其 中了。这种自我调整的功力跟父母教导的做事要专注是分不开的。

  “在台上我就什么都不想了,尽量把感情调整好来尽情发挥。”不管在国家大剧院,还是在林肯中心,不管是在阿斯本音乐节,还是在琉森音乐节,她的 专注都感染着观众。这份专注也出自这位年轻的艺术家对古典音乐本能的热爱。在她看来,音乐是神圣而不可亵渎的。她人生的大多数重要选择都是以钢琴,音乐为 中心的。“如果是说想用音乐来出名,来赚钱,就还是干别的好了。因为音乐不是被利用的,”羽佳斩钉截铁地说。

  随着第二张专辑《转变》(transformation)的推出和跟阿巴多以及马勒室内乐团合作的第三张专辑的完成,她的生活越加忙碌。不过她 还是会忙里偷闲地看看杂志,感兴趣的书籍,逛逛街,上网查查星座,听听包括Lady GaGa在内的音乐。纽约的每一条街都不一样,在街上她可以像其他的纽约客一样,停下脚步进书店逛逛,欣赏洛克菲勒广场的彩灯,到纽约的大学里听一听感兴 趣的讲座。按她自己的话来说,她很习惯,很享受自己安排自己生活,一个人的感觉。羽佳虽然很满意现在的状态,但却不是一个安于现状的人。虽然她觉得对她这 个年龄来说,有让她满意的一些成就,但是“路还很长,还需要一些突破,一些新的发现”。

  以下是新浪网与王羽佳对话实录。

  新浪:大众记住你的名字都是从你改编的《土耳其进行曲》,还有你演绎的《野蜂飞舞》。似乎速度跟炫技总跟你的表演联系起来。你自己怎么看喃?

  羽佳: 我出来还是算比较早,而且(弹琴比较快)好像是一个比较突出的点。大众这么看…可以先把他们的注意力引过来,然后以后再来更多的了解我。我觉得也是可以的。

  新浪:但是最开始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过几年还是这样,会不会…?

  羽佳:其实我现在已经有这种感觉了,因为像《野蜂飞舞》跟《土耳其进行曲》都是我十七八岁时候弄的,我现在都已经二十三岁了,所以感觉大众对我 的认识是五年前的认识,跟我现在已经完全不一样了。所以对我来说,就像我会把public跟personal的生活分开。Personal方面我自己想怎 么发展,怎么冲着我的目标走,我自己比较清楚就好了。像public,大众怎么看我其实无所谓。因为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看法。他们看的只是一个面,只有我 自己,希望我自己可以,对自己有个全面的了解。

  新浪:虽然你说了自己走入大众视野已经是五六年前的事了,但是毕竟自己只有二十出头,会不会经常被别人觉得其实你还是个小姑娘,别人的第一印象会不会怀疑,或是阅历不够丰富?

  羽佳:因为我本来也长得小小的,有些人,尤其在欧美,大家都说我还像十七八岁的。(在我们这个圈子里面)这么多亚洲人,大家一看到亚洲人的第一 印象总是:她一定技术很好,但是我觉得我自己之所以成功和lasting的原因是因为,当然一个是需要音乐经历,但是年纪只是relatively speaking,像我14岁就自己一个人(来到北美)了,我相信我自己的经历跟大多数二十三的人是不太一样的。因为他们会有这种年轻,会炫技的第一印 象,所以我现在尽量选的曲目都是比较深一些的,像勃拉姆斯,肖邦,舒伯特这一些的。因为他们最后认识并不是看我的形象,而是看我对音乐的表达。如果他们听 完还决定我小,那我就失败了。呵呵

  新浪:所以你觉得人们应该在看了你的表演,听了你的演奏后对你的认识有一个更新?

  羽佳:对,因为他们认识的只是一面,比较exciting的一面,但是(我的表演)也有深刻的一面。我并不是说想把这种exciting的一面给去掉,只是希望他们的认识更深层。

  新浪:这种认识方式不仅是你跟观众之间的,也包括你跟乐团和指挥家之间的交流,尤其他们都是比你年长好多的大师级人物,跟他们的交流合作会有压力吗?

羽佳:他们既然选了我,跟我一块儿合作,就是认可我的实力和喜欢我的表达方式。所以我就觉得已经受到鼓励了。他们一般也都很支持我的idea。当然 每个指挥不一样。像有些俄罗斯的指挥家,他就觉得只有俄罗斯人才能弹俄罗斯的作品,像我弹很多俄罗斯人的作品,像普罗科菲耶夫,他们觉得别人都不会懂,只 有俄罗斯人懂,所以这样让我觉得他们(的想法)比较狭隘。因为每个人,每个国家的人,经过学习都可以去了解其他国家的历史文化,都是相通的。不过最终演出 的时候,我就都不想,就把自己想表达的表达出来。

  新浪:会紧张吗?现在演出…

  羽佳:我每场音乐会都会紧张,呵呵

  新浪:但会不会严重到想说“万一我搞砸了,我的事业,将来”…

  羽佳:我以前会想过这些,后来觉得这些想是没用的嘛。所以一般我都是往“我想要”怎样,而不是说…就是都比较正面的。有时候真的心里没底,还是 会控制自己往正面想。因为现在,我有些曲子已经弹过很多,当然很多曲子都还是第一次弹,但是又不像我在16岁第一次弹,没人注意你。现在就有很多人关注, 肯定是觉得有些紧张也的。

  新浪:但是这种紧张会随着表演的增加慢慢的削减,而有更多的享受…

  羽佳:对对对,肯定会的

  新浪:像你说到演奏的曲目是经常随着自己的状态,合作对象,场地等因素来调整的,你是怎么保证自己对作品的新鲜感和感情的饱和度喃?或者是以前老师有没有什么指点?

  羽佳:我已经毕业两年了,没有所谓的老师了,当然我会跟像阿格里奇,拉杜·鲁普,这些我以前救过场的大师们谈。协奏曲会需要一点时间,因为毕竟是跟乐团的合作。只要我练好了,就不会有问题。感情是看上台时的感觉跟发挥。

  新浪:感觉你演奏的时候不像是只有二十多岁的女孩,但是一起身,一鞠躬,就又回到二十多岁的感觉…

  羽佳:很多人都怎么说,我自己也不太清楚。他们都说我台上台下很不一样。在台下会比较疯,在台上会看起来比较成熟。因为毕竟弹琴,我从小就学, 比较专业的这种。但是像鞠躬啊,我还是想给人一种有朝气的感觉。因为现在大家一听古典音乐还是感觉比较(沉闷)。所以我也希望带给人一种新鲜感,朝气。

  新浪:对像你一样从小就开始学琴的小孩来说,你已经是一个榜样了,有什么建议吗?

  羽佳:(更多的人学习钢琴)当然是好啊,呵呵。只要他们的目标不是说希望能用音乐来使自己出名。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概念。因为他们是在用 音乐,并不是说真正的喜欢。只要他们真正的喜欢音乐,喜欢古典音乐,觉得音乐可以改变他们的人生,出于热爱,那就很好。如果是说想用音乐来出名,来赚钱, 就还是干别的好了。因为音乐不是被利用的。

  新浪:不管是以前学习,现在的表演,都给你机会去很多地方,现在暂时选择居住在纽约…

  羽佳:我觉得我会永远住在这儿。我很喜欢纽约。呵呵

  新浪:为什么会选择纽约?

  羽佳:我觉得纽约有一种快速的气息,对与我现在来说我很喜欢。像我自己住的地方又是比较安静的。每条街都有不同的感觉,如果想多变的话,换条街就行。而且我经常在一条街上听到(路人说)五六种语言,所以是非常多元话的。只要你有任何兴趣爱好,都可以满足。

  新浪:会把自己跟你的同龄人,尤其是在美国的亚洲年轻人的经历比较吗?

  羽佳:我从来没有比较过,尤其是我到了Curtis以后,这边的亚洲人太多了,这已经是美国的一部分了,包括刚刚过来的中国人。大家都是多元化的。我自己旅行,跟音乐圈子之外的朋友打交道都会让我觉得大家其实都是一样的生活方式,比较习惯了。

  新浪:现在是选择自己一个人住,没有父母的陪伴,是自己决定的吗?

  羽佳:我非常喜欢自己一个人,非常独立…

  新浪:连做菜洗衣服都是自己来?

  羽佳:我一般不做菜,我都是出去买。呵呵,因为我从小就被培养出来就是要自力更生。我不希望别人来帮我。因为我觉得我自己可以把握的住自己。

  新浪:会不会有时候感到孤独?

  羽佳:我不会感到孤独,因为我有很多事要干。呵呵。我朋友很多,而且最多的朋友还是在纽约。而且很多我国际上的朋友来美国都会到纽约来,会跟我联系,所以…而且有些时候一个月真正在纽约的时间也就两天,所以真正在这儿的时间也并不多。

  新浪:自己的成长会不会觉得受家庭的影响相对较少,毕竟出来得早?

  羽佳:我也是音乐世家啊。对于我来说,血缘上我有一个家庭。但是音乐上我有另外一种家庭。我如果真正想让人指导,我随时可以飞到我以前替过的大师那儿,让他们听一下。

  新浪:你同不同意别人说你被“西化”了…

  羽佳:被美国化了,呵呵,在我生活上比较是吧,就比较独立啊,但是音乐上我还不知道有什么区别。因为现在弹琴都已经很国际化了

  新浪:经常拿你跟朗朗比较,都说你是他师妹,但是你们真正有过交流,接触吗?

  羽佳:很少,从来没有。因为我第一年去Curtis的时候他已经毕业了,所以我从来没有真正见过他。

  新浪:如果有机会的话,会寻求合作的机会吗?

  羽佳:双钢琴也没有什么好合作的吧,呵呵。

  新浪:跟劳力士的合作是多久开始的吗?觉得跟你的形象有什么共通吗?

  羽佳:去年开始的,去年夏天去了他们的总部。因为我觉得西方音乐是高雅的,跟这种表的风格也很相像。

  新浪:最喜欢哪一款呢?

  羽佳:我自己这一款,Lady Oyster,因为它比较小,比较适合我。

  新浪:现在觉得自己是成功人士吗?还是有一种还在路上寻求突破的感觉?

  羽佳:都有吧,对我这个年龄来说,有我让我满意的一些成就,但是路还很长,所以还需要一些突破,一些新的发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