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姜彧《浣溪沙》里的“武林溪”不是指的杭州而是桃花源

(2025-09-06 16:13:09)
分类: 文艺评论
          浣溪沙
      山滴嵐光水拍堤,草香沙暖凈無泥。只疑誤入武林溪。
     兩岸桃花烘日出,四圍高柳到天垂。一尊心事百年期。
    
       元代的词人,一般的读者不很熟悉。除了耶律楚材和萨都剌这两个少数民族著名词人以外,甚至说不出几个元代汉族词人的姓名和代表作。就连我们这些当年学过古代文学史的专业学生,也不得不愧怍地承认的确如此。
       从学校毕业几十年了,开始补上当年的知识欠债,把当年未读的作品补读一遍。
       按照自己的读书计划,近日开始阅读买了几年却未曾读过的《元明清词鉴赏辞典》。
       开卷不久,就感到了困惑。
       元代词人姜彧作为官员出巡,于1281年游览了太原晋祠,挥笔写下了词作《浣溪沙》两首。这两首词的文字,被晋祠刻石立碑流传下来,后来收入清代编的《金石萃编补正》,成为元代词作的重点作品。
       起初,我们读了姜彧的这首晋祠游历《浣溪沙》词作,感觉上阙既有苏轼词作《浣溪沙》“松间山路净无泥”词句的借鉴痕迹,也有摹写《桃花源记》景物及其感触的印象。
       但是,读读《元明清词鉴赏辞典》中这篇词作的鉴赏文字,却是感到了惊愕。
       解读者认为,词里写的“武林溪”,是指杭州的景色,武林,是杭州的地名。因为晋祠风光优美,不似北方的一般风光景色,所以作者将其与秀丽的江南名胜相比并提。
        这个结论,我们就不敢苟同了。
        细读原作,分明是形容的晋祠桃花高柳,溪水(当指晋祠的泉水)潺潺,风光秀美。这与杭州主要是湖光山色的景物特点相比,还是有所不同的。
       再读《桃花源记》原文:
       晉太元中,陵人捕魚為業。緣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武、林、溪三个字,一个也不曾少。
       我们觉得,姜彧的词作是借晋祠风光优美近似桃花源,写了最后一句“一尊心事百年期”,表达对尘世喧嚣和宦海险恶的感触,借此抒发归隐林泉的心愿。后来作为山东籍贯的姜彧,晚年回到山东济南居住任职,终老于泉水柳树闻名的故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