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姜白石《鬲溪梅令》中的词句是“小横陈”还是“水横陈”

(2024-05-27 10:21:43)
分类: 文艺评论
          白石道人曲中,有一首词作为《鬲溪梅令》,写得很美。
       但是这首词中的一个用字,却在多年里引起了解读者的争议。
              鬲溪梅令
      丙辰冬,自無錫歸,作此寓意
   好花不與殢香人。浪粼粼。又恐春風歸去綠成陰。玉鈿何處尋。
   木蘭雙槳夢中雲。小橫陳。漫向孤山山下覓盈盈。翠禽啼一春。
       这首词里,居多的版本写的是“小横陈”,但是也有版本写的是“水横陈”。
       “小”和“水”虽是一字之差,词意的解读可就差得大了去了。
        现在通常的解读,是把“小”字解读为词人的梦中情人。说这几句词句,写的是词人梦幻中与情人荡舟水面,情人斜倚舟上其态娇美,梦境中的相会极尽美好。可惜的是,梦醒之后,情人杳无踪影,于是漫向孤山山下寻觅而终不可得,只听得翠禽在春天中啼鸣……
      我们细读全词,觉得这种解读观点值得商榷。
      我们认为,小横陈还是水横陈,都应切合原词的词意,而不能任意引申。
      我们觉得,这里的关键在于,词人写的词句所表达的,究竟有没有与思恋的情人相见,哪怕是在幻梦之中。
       我们不同意用“小横陈”,理由有二:
       第一、“小”字不是主语,难以理解成美人身在舟中。如果船上没有美人,那么就不能构成玉体横陈,哪怕是仅仅斜倚,并无艳冶寓意。
       第二、我们认为,词人所写的词意,是始终没能与以梅花暗喻的情人相见,即便是在梦中。因此只能是无尽无奈的寻觅,以致就算是到了林处士居住的梅花盛开的孤山,也只是像《龙城录》里写的赵师雄一样,梦中与梅花女神相会。醒来却是身在梅树之下,只有梅花女神侍童绿衣童子化身一般的翠禽在梅花树上刺嘈相顾……
      词中用驾舟寻梅的寓意,写了对梅花所寓意的情人的苦苦思恋与寻觅,但是终究未能如愿。词作的意蕴便在于此。如果理解成词意是写了梦中与情人同处一舟,即便没有艳冶之事,也有引申之嫌。
       我们建议,对《鬲溪梅令》词意的解读,要与《暗香 疏影》的词意解读互相参照。看看词人最为著意的描写梅花,都用了哪些典故,又有什么寓意。
      终上所述,我们认为用“水横陈”较为适宜。兰舟荡于水中,云水横陈,舟上并无美人,而是只有怀着美好遐思驾舟寻梅的词人。即便最终无法与情人相见,有着思恋,有着怀念,斯人可觅,此情可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