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唐风·葛生》里,第一次写到了“角枕”。
失去丈夫的女子悲切地吟咏著:
角枕粲兮,锦衾烂兮。予美亡此,谁与?独旦。
历来注解《葛生》诗意的文人学者,多半把“角枕”理解为兽角缀饰的枕头,却没有深入解读。
角枕,在后来的古代诗词里经常出现,都是表述为卧室内的枕头。
不要误会“角枕”只是指的死去之人用过的枕头,活人也是用的。例如,白乐天在《苦热中寄舒员外》一诗中写道:“藤床铺晚雪,角枕截寒玉。”诗人此时活得好好的,不是亡故之人。
而且,角枕是古代卧室里的枕头,不是专门给死者入殓制作的,也不是只有男子卧室独有,女子卧室也能有的。宋词里吕渭老写的《薄幸》中的“角枕题诗”,就是写的女子闺阁里的枕头。
如果把“角枕”望文生义地解读为兽角坠饰的枕头,有些过于武断。
其实,“角枕”与兽角的确相关,但是不是指的材质,而是指的图案。
《诗经》中有一篇写到兽角的诗篇,从来没有人将这篇诗歌与“角枕”联系起来,借此理解“角枕”究竟是什么样的。
麟之角,振振公族,於嗟麟兮!(《国风·周南·麟之趾》)
《麟之趾》这一段诗句的诗意,是用麒麟的角,借代来形容颂扬祝福公侯贵族的家族兴旺子孙繁多。
麒麟的角形似麋鹿的角,分出多个枝杈。
上古的人认为,麒麟的角这种图形可以代表家族的繁衍生生不息,子孙后代绵绵不绝。
于是,在古人的卧房里,就有了绘有或者织有麟角图案的枕头,含有祝祷子孙繁多家族兴盛的寓意。
凤毛麟角,现在用来形容极为稀少。但是在古代,麟角还有这样的寓意,这是一般读者没有想到的。
因此,我们认为,“角枕”不是坠饰了兽角的枕头,而是有麟角图案的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