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惜诵》当中四句被认为“无韵”诗句的用韵试析

(2021-10-29 08:33:39)
标签:

惜诵

分类: 楚辞赏析
             《九章·惜诵》当中,有四句诗句的用韵让古今学者为之费解。
         邑余侘傺兮
        又莫察余之中情
        固煩言不可結而詒兮
        願陳志而無路
       按照通常的偶数句句尾字押韵的规则,这四句诗句应当是“情”字与“路”字为韵脚字而彼此谐韵。但是,古今的学者都感到,这两个字却是没法互相押韵。
       于是,有的学者认为这里可能是传抄的过程中写错了字。例如,朱熹在《楚辞集注》中就认为,这里的“中情”不能押韵,似乎应当用“善恶”两个字,这样“恶”字就可以与“路”字押韵了。
       还有的学者认为,把后面的“路”字改为“路径”的“径”字,就可与前面的“情”字押韵了。
       王泗原先生在《楚辞校释》一书中,认为这四句诗句是“误衍”。理由是韵不叶,意思也与它篇重复。《离骚》中有诗句“忳鬱邑余侘傺兮”和“孰云察余之中情”的诗句。《思美人》中有“媒绝路阻兮,言不可结而诒”的诗句。这里是把这几句诗句给混入了,因此无法谐韵。
       古今名家这样说,当然有着各自的看法,似乎从来就是如此的。
       但是,从来如此,便对吗?
       我们认为,对先秦诗歌的用韵研究还远远不够。例如,一些先秦诗歌的诗句被古今学者认为“无韵”,而如果细细推敲论证,却又是可以有韵的。问题在于学者们是按照现在的古韵学知识对先秦诗歌的诗句做出的用韵分析,一旦有的诗句与现有知识不相符合,就感到是没有押韵的。其实,先秦诗歌是段段有韵的,需要的是我们在用韵分析时按照上古时代的音韵规则去理解和判断。朱熹在分析先秦诗歌的用韵中,就多次暴露出不懂装懂主观刻板的治学缺陷。凡是音韵解读不通的诗句,他就按照“叶音说”去理解,甚至提出要改动原作的文字。像这样解读先秦诗歌的方法,是个谬误的路径,将把上古诗歌所用古韵古音的研究引上错误的方向。
       下面我们尝试对《惜诵》中这四句被认为“无韵”的诗句做出用韵的分析。
        邑余侘傺兮
        又莫察余之中情(耕部)
        固煩言不可結而詒兮
        願陳志而無路(鱼部)
        只要我们能够证明,耕部和鱼部的韵字在上古诗韵中存在谐韵的音韵关系,那么就可认定,这四句诗句是有韵的。
      《惜诵》当中四句被认为“无韵”诗句的用韵试析

        仔细看看先秦诗歌的作品用韵情况,可以发现一个现象,就是阴声类的韵部鱼部在诗歌中用的很多。而且,鱼部与其他韵部包括不同声类的韵部能够合韵或者通韵的用法也较普遍。例如,鱼部不但能与入声类的铎部构成鱼铎通韵的谐韵关系,而且还能与阳声类的阳部构成鱼阳通韵的谐韵关系。这样一来,分析先秦诗歌中涉及鱼部韵部的用韵时,思路就要开阔一些。在思考鱼部与其他韵部谐韵的关系时,可以多绕一些弯。 
        在《惜诵》的这四句诗句中,“情”是耕部的韵字,“路” 是鱼部的韵字。那么,这两个字真的没有任何音韵谐和的关系吗?
        我们知道,阳声类的韵部在诗歌中构成合韵关系的较多。显然古人认为同属一个声类的不同韵部,声音与韵律有近似的关系,因此一些今天我们认为似乎不谐韵的韵部,在先秦诗歌当中却是谐韵的,因为作者是按照当时的诗歌韵律来创作押韵的。
        我们从《诗经韵读》一书中得知,阳声类的韵部有耕真合韵和阳真合韵的谐韵关系。那么既然耕部与真部然后与阳部都能有合韵的关系,再来借鉴鱼阳通韵的谐韵关系,如果出现鱼部与耕部的通韵关系,应该也是可以理解的。
        所以我们认为,这里的诗句没有错字,也不是“误衍”,而是本来诗人就是如此写的。
        在上古时代里,鱼部与耕部应该是可以有耕鱼通韵的谐韵关系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