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一张照片想起的沙岭庄往事

(2016-03-02 17:25:24)
分类: 往事与回忆
从一张照片想起的沙岭庄往事
      这张照片是媒体报道中国海军潜艇兵时配发的,画面上是一些海军士兵向着一艘潜艇模型举起右臂,大概是在举行军营宣誓仪式。
    这张照片对我们这些在青岛沙岭庄蓝色军营长大的人来说,感到特别的熟悉与亲切。
     这张照片拍摄于青岛沙岭庄海军潜艇学院的操场,而这个操场在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初是我们常去玩耍的地方,夏天的晚上放映露天电影也在这个操场。照片上的潜艇模型后面有一些房子,正对着潜艇模型的是一些低矮的老式楼房,就是我们称为东楼西楼的宿舍楼,至今大概有六十年的历史了。如此老旧的宿舍楼还能保存下来,让我们重返故地的时候都感到有些惊讶。小的时候,我们大多都在东楼西楼住过,被潜艇模型挡住了的院墙上开着一个小门,那时候大家到海校大院去,就是出入的这个小门。
    照片的左边有些新盖的高楼,那个地方是我们上学的时候大沙支路小学的校址,现在小学的旧房子已经都被拆掉了,已经看不出原来的校址模样。
    1952年海军联合学校从南京和安庆迁到青岛,从安庆迁来的第三分校就在沙岭庄校址,海校大院就此建成。我们这些人当年都是在沙岭庄宿舍和海校大院里长大的,对这些宿舍和海校大院是再熟悉不过了。
    当时海校的大操场上设有天桥和浪桥,是孩子们喜爱爬上去走走的,由此体验上了军舰的感觉。夏天的时候,就在操场上放映露天电影,家家户户的大人提着小板凳拿着大蒲扇到大操场去看电影,放映电影前还与熟人聊天,孩子们则在操场上跑来跑去,有时到银幕的背面看反过来的电影画面,似乎别有情趣。当时上班的家长都忙于各自的工作,就让已经上学的孩子到海校大院的职工食堂吃饭。于是我们就每天都到海校大院里的职工灶去吃饭,吃完饭了没事儿,就在大院里转悠,因此每个角落都很熟悉。特别是当时大院里还养着拉车的马,而马厩里有喂马的花生饼,压得硬硬的,孩子们却喜欢掰一块尝尝,就是顽皮而已。最喜欢的是周末,不是放电影,就是在阅览室兼舞厅跳舞,都是孩子们去看热闹最开心的地方。
    1962年,海军通信学校迁到了锦州,沙岭庄的大院移交给海军潜水艇士兵学校。后来,潜士校被并入了潜校,就又成了潜校的校址。如今潜艇学院正在建设新的校园,沙岭庄这个老旧的校址大院究竟是何归宿,目前还不清楚。
    去年陪着专门到青岛访旧的一位兄长进入沙岭庄海校大院看了看,除了大操场没有改变外,过去的老房子都不复存在,与小时候留下的印象也就不能吻合。只有东楼西楼,还是老模样没改。于是,后来海军通信学校的后代在青岛聚会时,专门又去东楼西楼,看看小时候住过的老房子。时光如逝,一去不返,六十年的光阴就这样过去了,让人生出无数的感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