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的古代有著與世界其他國家不同的文化習俗,就是文人喜歡在建築物上題寫詩詞。
最早的題壁詩是誰在什麼時代什麼地點寫的什麼內容,因為自己的知識淺薄,真的說不出來。但是,從已知的有關古代題壁詩的文獻記載中,依然讓人對歷代題壁詩留下深刻的印象。
唐開元二十年左右,詩仙李白來到武昌蛇山,登上了著名的黃鶴樓。遠眺江中白帆遠影
,
景色迷人,詩人詩興大發,便想作一首詩題在黃鶴樓的壁上。可是,當他讀了樓壁上前面登樓的文人所題的詩,發現了崔顥的一首七律: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李白細細品味崔顥的詩后,擲筆長嘆:“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於是打消了在黃鶴樓上題詩的念頭。崔顥是唐開元年間進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寶中為司勛員外郎。最為人們津津樂道的,便是他的這首《黃鶴樓》,《全唐詩》存其詩四十二首。
從這個典故中,人們可以知道唐代的文人題壁詩已經是非常流行的習俗。李白寫過《自巴東舟行經瞿塘峽登巫山最高峰晚還題壁》的詩。杜甫曾經寫過多首題壁詩,例如《秋日夔府詠懷奉寄鄭監李賓客一百韻》:“東郡時題壁,南湖日扣舷。遠遊淩絕境,佳句染華箋。”劉禹錫寫過《洛中寺北樓見賀監草書題詩》:“高樓賀監昔曾登,壁上筆蹤龍虎騰。中國書流尚皇象,北朝文士重徐陵。偶因獨見空驚目,恨不同時便伏膺。唯恐塵埃轉磨滅,再三珍重囑山僧。”
因為在牆上題詩,有的文人還娶上了漂亮的媳婦。眾所周知的崔護題詩的故事,已經千古流傳。崔護踏青尋芳的時候,在村中美女家的門上寫了一首詩《題都城南莊》: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後來,他就把那個面如桃花的美女娶回了家,自己還當上了進士做了官。
當然,題壁詩也不都是風格浪漫或者僅僅歌詠所見景色的作品。有的題壁詩,就寫出了作者的心中所思,寄託了志向和情愫。
蘇東坡寫過多首題壁詩,例如著名的《題西林壁》:遠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還有一首與弟弟蘇轍唱和的詩作中,也寫到了題壁詩:
和子由澠池懷舊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
往日崎嶇君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蘇軾的弟弟蘇轍曾寫了一首《澠池懷舊》詩,蘇軾便以此詩作和。澠池在洛陽之西,崤山之東。蘇軾和蘇轍兄弟倆曾到過澠池,並曾在那里的一所寺院裏住宿過,寺院裏的老和尚奉閑還殷勤地招待他們,他們也在寺內的壁上題過詩。當蘇軾後來讀蘇轍的懷舊詩回憶起這些情景的時候,老僧奉閑已經去世,題詩的墻壁也可能已經壞了。想想自己漂流不定的行蹤,詩人不由得感慨萬端,於是寫下了這首名篇。
但是,題壁詩也不是隨便就可以寫的,寫不好就可能招來災禍。
《水滸傳》第三十九回中,就寫了宋江因為酒後在潯陽樓上題反詩,被人舉報遭遇大難的故事。
宋江在潯陽樓上獨自飲酒,酒入心頭,思緒萬端,不由感慨。於是,便喚酒保索借筆硯,去那白粉壁上揮毫寫了一首《西江月》:
自幼曾攻經史,長成亦有權謀。恰如猛虎臥荒丘,潛伏爪牙忍受。
不幸刺文雙頰,哪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報冤仇,血染潯陽江口。
寫完了詞,自己看了得意,於是又喝了幾杯後,欣然在那《西江月》後又寫了四句詩:
心在山東身在吳,飄蓬江海便嗟吁。
他時若遂淩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
宋江寫完之後,大醉拂袖而去。不料,這些詩詞被有心的文人看到,便去舉報他要謀反,於是他就被押入大牢要定死罪,幸得眾多江湖好漢出手相救,才保住了性命。
宋江在潯陽樓的墻壁上題反詩的故事,畢竟是文人寫的小說中的情節,不能信作真事。但是,在宋代還真的有文人在牆壁上寫下了自己的詞作,卻成了千古流傳的佳話。
陸遊年輕時,娶了表妹唐琬為妻。夫妻二人詩書唱和,感情深厚。“伉儷相得”,“琴瑟甚和”。但因陸游他媽不喜歡這個有文化卻清高脫俗不懂人情世故的兒媳婦,威逼二人各自另行嫁娶。在陸遊百般勸諫哀求無效的情勢下,二人終於被迫分離。陸遊依母親的心意,另娶王氏為妻。唐婉也迫於父命,嫁給同郡的趙士程。
十年後,陸遊到山陰城的沈家花園遊玩,卻恰好遇上了唐婉及其改嫁後的丈夫趙士程。盡管這時他們已經分離多年,但是各自在內心里對對方的感情並沒有完全解脫。陸遊正想抽身離去,不料唐婉卻征得趙士程的同意,差人給他送來美酒。陸遊喝下了唐婉送來的酒,悵然久之,乘醉吟成一闋《釵頭鳳》,信筆題於沈園的園壁之上:
紅酥手、黃滕酒,滿城春色宮墻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唐婉後來看到了陸遊的詞,便也和詞一首: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幹、淚痕殘,欲箋心事,獨倚斜欄。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
陸遊和唐婉的這兩首《釵頭鳳》,今天已經成為經典的宋詞名作,而其中蘊涵的辛酸淒切,也被後代的人們所真切感受。
在中國古代,不僅是文人雅士會寫題壁詩,就是一些賣笑女子或者官員府中的妾婢,也是會寫題壁詩的。
唐代的趙光遠寫過一首題壁詩《題妓萊兒壁》:
魚鑰獸環斜掩門,萋萋芳草憶王孫。
醉憑青瑣窺韓壽,閑擲金梭惱謝鯤。
不夜珠光連玉匣,辟寒釵影落瑤尊。
欲知腸斷相思處,役盡江淹別後魂。
誰知,那個名叫楊萊兒的青樓女子也非俗人,當即寫了和詩:
長者車塵每到門,長卿非慕卓王孫。
定知羽翼難隨風,卻喜波濤未化鯤。
嬌別翠鈿黏去袂,醉歌金雀碎殘尊。
多情多病年應促,早辦名香為返魂。
會稽縣令韓嵩死後,他的小妾王霞卿心情抑鬱,寫下《題唐安寺閣壁》的題壁詩:
春來引步暫尋游,愁見風光倚寺樓。
正好開懷對煙月,雙眉不覺自如鉤。
可是,一個輕薄書生鄭殷彝見了,卻想趁機調戲一下小寡婦,於是便寫了一首和詩挑之:
題詩仙子此曾游,應是尋春別鳳樓。
賴得從來不相識,免教錦帳對銀鉤。
而那個小寡婦也不是善茬兒,當即又寫了一首詩《答鄭殷彝》,嚴正表示了鄙薄不屑的態度,讓那個無聊文人知慚而返:
君是煙霄折桂身,聖朝方切用儒珍。
正堪西上文場戰,空向途中泥婦人。
從這些故事里,可以知道古代的題壁詩是很多的,已經成為一種文化習俗。在一些酒樓寺廟等名勝古跡或者公共場合,只要是覺得自己有文采,不妨提筆在壁上寫下自己的詩詞,以供眾人鑒賞。就連死了做官的老公的小妾,也能題詩無妨。而且,這些並不有名的女子寫的題壁詩,還是相當有文字功底的。
今天,題壁詩已經基本絕跡了。因為,今天不時興人們在好端端建築物的牆上壁上隨手塗鴉。而且,今天的人們會寫詩填詞的固然也有,但是真要用不俗的文字寫出古人的題壁詩那種高遠的意境,卻是很難的。如果今天的人們到名勝古跡去遊覽,沒能看到古人的題壁詩名作,卻看到今天的一些自稱文人的人在牆上壁上亂寫所謂的詩詞,其中要麼不合韻律,要麼沒有意境,反倒會敗壞遊賞的心境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