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格律诗词写作中,六字句是经常遇到的。怎样理解和应用六字句的句式,也是填词中的一个问题。
看了一些博客上的当代作者写的格律诗词,对六字句的理解有所不同。有的词作者不注意词作的整体结构与意境,当遇到六字句的时候,有些拙于应付平仄的格律要求,就勉勉强强地凑成了六字句填了上去,虽然平仄是无错的,但是却影响了词作的整体节奏感和韵感,读起来显得别扭和拗口。
我们来看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教材中对词里的六字句的论述:
六字句是四字句的扩展。在平起的四字句前加中仄,在仄起的四字句前加中平,就是六字句。
中仄中平中仄的句式:
是处红衰翠减
我欲乘风归去
谁记当年豪举
中平中仄平平的句式:
伤心千里江南
断肠点点飞红
六字句常见中仄仄平平仄(第五字必平)的格式,可以说这是一种特殊的六字律句。例如:望处雨收云断,燕子不知何事,曾是气吞残虏,脉脉此情谁诉,二十四桥仍在,花外漏声迢递。
六字句颇多拗句,常见的有:
中平平仄平仄:
一时多少豪杰
一樽还酹江月
匆匆春又归去
娥眉曾有人妒
平平仄仄平仄:
都门帐饮无绪
今宵酒醒何处
南朝盛事谁记
关河梦断何处
六字句常常连用,有的并配成对仗。例如:
安得车轮四角,不堪带减腰围。(六字句连用)
落日胡尘未断,西风塞马空肥。(六字句对仗)
六字句的句法
一般分为四种情况:
1、一般是上二下四,例如:何逊而今渐老,不恨此花飞尽。
2、也有作上四下二的,例如:气吞万里如虎。
3、有些六字句作上三下三,例如:又还被、莺呼起。
4、 以一去声字,领下五言两句。例如:姜夔的《法曲献仙音》中的“奈楚客淹留久,砧声带愁去”。
在这四种情况中,以前两种为最常见,而后两种较为少见。
所以,一般的词作在填写六字句时,还是以上四下二或者上二下四这两种情况为主,轻易不要用上三下三的句法。至于上一下五,那只有在特定的词牌中才会出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