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菊花须插满头归

(2008-10-07 08:51:00)
标签:

重阳

登高

秋思

分类: 随笔

      菊花须插满头归菊花须插满头归菊花须插满头归菊花须插满头归菊花须插满头归菊花须插满头归菊花须插满头归菊花须插满头归
     秋高气爽,菊花飘香,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古来重阳就有登高望远的习俗。到了农历九月九的日子,邀朋聚友,携手登山,举杯共酌,畅谈赋诗,人生的惬意与感慨,悉数发散得淋漓尽致。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传颂已久,“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写于诗人青年时代的短诗,虽然文字朴实无华,与他后来富于诗情画意的山水诗有所不同,但是因为写了重阳节对家人的思念,却产生了很大的艺术影响力,让人们久久难忘。诗人年当少年,远在京城博取功名,正逢重阳佳节,想起华山之东的蒲州家乡的亲人,把九月九日重阳节独自在外异乡异客的乡思写的如此生动传神,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为人们千百年来传诵不止。从诗中后人还可以知道,早在唐代就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而人们在登高时佩带茱萸囊,据说可以避灾。

    王维的这首诗,写出了重阳节思乡的乡思,也写出了重阳节佩带茱萸登高的习俗,不过这只是写了青少年对重阳节的感受。而另一位诗人写的关于重阳节的名诗,则抒发了中年人过重阳节的感情。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 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 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这首《九日齐山登高》也是写重阳节的唐诗,是杜牧中年任池州刺史时的作品。与少年王维不同,诗人此时已经人到中年,对世事人情有了更深的理解,人生阅历也更加丰富跌宕,因此在诗中写重阳节,就别有一番心绪和意蕴。诗中写了重阳节秋高登山的景色和经历,也写了邀友登山饮酒赋诗的喜悦和感慨。尘世有无限的喜怒哀乐,人生则是那么短暂,于此秋高气爽的佳节携壶登山,远眺山景触景生情,心中生出无限感慨。诗人写出了自己的心境,喜逢佳节,登高饮酒,不必为此像古人那样为人生短暂而潸然泪下,而是要看破尘世,暂时忘却生活中的苦恼郁闷,用旷达的心绪度过佳节。古往今来都有如此的景色和感受,登高望远也都要在夕阳衔山时下山回家,人生难有永久的得意和顺利,而仍然可以在重阳佳节满头插上清香的菊花,登高远眺极目四望,尽情享受畅饮酩酊的快感

     自唐代以来,不知过去了多少个重阳佳节,但是这两首写重阳的唐诗,却还是那么让人难以忘记,并且从反复吟诵中体味到更多的韵味。不过把这两首名诗放在一起品味,对不同年龄的读者来说,却是别有一番更深的意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