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借硯村廬
借硯村廬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8,397
  • 关注人气:59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奇异的透明胶》:一部苏联小说的回忆

(2012-08-06 14:18:29)
标签:

苏联小说

奇异的透明胶

六十年代

文化

往事回忆

分类: 文艺评论

     《奇异的透明胶》:一部苏联小说的回忆

      六十年代上小学的时候,在锦州读过一本苏联小说,印象一直颇深。

    一个风和日丽的早上,苏联一个小城里的一个摄影爱好者到户外拍摄了几张城市上空蓝天白云的美景。当时没有数码相机,拍照完了是要冲洗胶卷制成照片的。然而,这个摄影爱好者拿着从暗房里冲洗完毕的照片一看,顿时惊呆了。在照片上,一个人竟然悬挂在高空,上面什么降落伞之类的升空器具都没有,这是怎么回事儿呢?这个摄影师对着照片看了半天,仍然找不出这张灵异照片的秘密所在。

    就在同天,这个小城的刑侦部门接到报案,一个男子死在郊区的一处空地上,一个有经验的侦查员被派到现场勘察。但是,这位侦查员在现场勘察完毕了也是大惑不解。这位死者不像是被杀,也没有自杀的迹象,倒像是从高空坠落下来摔死的一样。但是,他的身边没有任何的降落伞一类的器具,而且他干嘛要升上天空呢?

    于是,这位侦查员就此开始了缜密的调查。首先,那个摄影师拿着那张灵异的照片到民警局来报案,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线索。死者的身份也很快查清了,他有重大的可疑活动嫌疑,经常接近某些科研单位的人员,似乎在需找着什么。

    后来,发现这个死者与某科研单位的人接触频繁,而且从死亡现场找到了某个奇怪的器具,一个就像印第安人使用的吹管里还残留有某些奇怪的浓浓的粘液在内。奇妙的事发生了,当民警局的检验师检验这些神秘的半液状物质的时候,竟然看不出它究竟是什么物质。

    无奈之下,民警局只好向该市的某科研单位求助,而当那个科研单位的科学家看到民警局从死亡现场找到的那个吹管和里面神秘的半液状胶体时,竟然也是大惊失色。他们告诉侦查员,这是该研究所最新研制的一种透明胶,具有极高的浓缩作用,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膨胀成巨大的物体,这在军事科技上有着重大的价值。该所把这种透明胶样品当成最高级的机密保存,只有极少的人能够接触到它。事情由此有了重大的转机,侦查员顺藤摸瓜,很快查到了与死者关系密切的一个科研所工作人员。据他交代,这个透明胶样品的确是他偷偷带出科研所并把它交给死者的,而死者曾经在金钱上帮助过他,并且要求他想法提供该所研制的最新产品的样品。

    案情终于搞清楚了,原来那个死者是外国间谍机关的卧底,他受命收集苏联最新科研成果,于是就花大钱买通了一个科研所的工作人员,让他偷出了最新研发物质的样品。但是,这个间谍不知道这个样品是否是真的,他就做了一个吹管,把那些奇异的透明胶涂在管子头上。当他无人的时候拿着这个管子在野外吹了起来,没想到那个透明胶能够吹出巨大的泡泡,而且这个泡泡越吹越大,最后随风把这个间谍带到了半空。而这时恰好被摄影师所拍摄到了,因为那个泡泡是透明的,在蓝天的背景下就像什么也没有一样,于是就产生了那张灵异的照片。最后那个间谍在空中拼命挣扎,终于支撑不住掉了下来,摔死在郊外小山坡上。

    这本小说写得并不紧张曲折,没有通常的警方辛苦破案并且搏斗激烈的描写,而是通过奇异的透明胶,写了一个近似幽默的案件。当然,这种奇异的透明胶也是作者虚构的,但是写到小说里面,的确是很精彩的情节。

   现在的高分子科学技术这么发达,不知道能否研制出像小说里所写的那种奇异的透明胶。小的时候读了小说后联想道,如果我们有这样的神奇物质,就发给侦察兵,战时接近敌人要害部门时,就拿吹管吹出大泡泡,夜间带着侦察兵从空中神奇降落到敌营内部,打他个神不知鬼不觉。可惜,到现在为止,高分子物质似乎还没有达到这样的密集浓缩和富有弹性的水平,所以这部小说作者的想象力,还是很超前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