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注》派水辑佚

标签:
杂谈历史文化旅游 |
http://s5/mw690/001KDwftzy7HyMFWnac94&690
《水经注》本有《派水》卷篇,在唐宋地理著作均有摘录,但《派水》;《滹沱水》皆失于北宋,已失千年。
http://s6/middle/001KDwftzy75qUWq51z45&690
《山海经》曰:(泰戲之山)又北三百里,曰石山,多藏金玉。濩濩之水出焉,而東流注于虖沱。鮮于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虖沱。
派水出葰人卤城派(gū)山,
派山戍夫山也。
《说文》:“派水出雁门葰(suǒ)人戍夫山,东北入海。”。
派水出山西繁峙县横涧乡西南戍夫山(泰戏山),也称派山,即今大孤山。
古“孤”与“派”音意同,大孤山之水为孤水又名派水。
繁峙横涧乡大孤山南、东白坡头派水所出。戍夫山古称派山。
晋《太康地记》云:...滹沲水...其源自派山下理所湁潗两渠,至下博,非方舟不济矣。
古时“派”通“沠”读pài,后人误将“派gū水”读作“派pài水”传抄为“沠水”,不能认为是传抄笔误,实际是发音之误造成字的通用,不能定为传抄之错。
《墨子.兼爱》古者禹治天下,西为西河渔窦,以泄渠、孙、皇之水。北为防、原、派,注后之邸嘑池之窦,洒为底柱,凿为龙门,以利燕代胡貉与西河之民。
(古时大禹治理天下,西边疏通了西河、渔窦,用来排泄渠水、孙水和皇水;北边疏通防水(房山大石河)、原水(应为巨马河)、派水(今大沙河),使之注入滹沱河故道顺利流入黄河。当时黄河北流至保定清苑,折东入海。大禹拓宽今三门峡的人门;鬼门;神门,在黄河中的厎柱山分流,减少渭河平原的水灾。凿开龙门,以有利于燕(冀北)、代(山西)、胡、貉与西河地区的人民。)
派水东右汇青羊河,水出五台山北麓,众溪汇聚一水至神堂堡北入派水。
《水经注》:五台山,其山五峦巍然,故曰五台。晋永嘉三年,雁门郡人五百余家,避乱入此山,见山中人为先驱,因而不返,遂宁岩野,往还之士稀有望见其村居者,至诣寻访,莫知所在,故俗人以为仙者之都矣。中台之山,山顶方三里,西北陬有一泉水不流,谓之太华泉,盖五台之层秀。《仙经》云:“此山名为紫府,仙人居之。”其九台之山,冬夏常冰雪,不可居,即文殊师利常镇毒龙之所。今多佛寺,四方僧徒善信之士,多往礼焉
派水东南流在今杜里村东北汇合北来灵丘水,灵丘水古称兹水。
《山海经》曰:高氏之山,滋水出焉,而南注与滹沱。其木多棕,其草多条。
《水经注》:兹水,是出(灵丘县)西枝回山,悬河五丈,湍激之声,响动山谷,樵伐之士,咸由此度,巨木沦湑,久乃方出,或落崖石,无不粉碎也。
《土地记》云:“枝回岭与高是山连麓接势。”
解读:派水交汇为灵丘水。水流古称兹水发源山西灵丘县东南白崖台乡。其东流,有东南流,在冉庄铺北汇左合了太白山西流水(逆流水)。冉庄铺南又左会合了对维山南山麓的西流水。东南流又左汇合了独峪河水。
二水合流后继续东南流在吴王口北右纳源自歪头山的银河。
http://s9/middle/001KDwftzy75sfUHipW58&690
在吴王口左纳下关河。
在今阜平县在右汇源自五台山东南山麓的干柴垴;长城岭;百草坨的北流河后,
http://s13/middle/001KDwftzy75sfURnru7c&690
http://s2/middle/001KDwftgy71zhmd2eZc1&690
北流河源头之一阜平天生桥瀑布
右汇葛家台水后经阜平大派山,
http://s10/middle/001KDwftzy75scPNn4Z39&690
http://s16/middle/001KDwftzy75scPLiOj2f&690
《水经注》云:“定州泒(派)水,北流经大核山,摘自《初学记》
在南接柳泉河后,又纳入北来源自骆驼山;大茂山的鸽子河;板峪河;平阳河。
http://s4/middle/001KDwftzy75so5LFUTc3&690
http://s15/middle/001KDwftzy75so5LC2O9e&690
http://s9/middle/001KDwftzy75so5LGli28&690
阳固《北都赋》曰:茂丘,茂山也。盖恒岳之别名,泒水从西来,甚大,至茂山之西,沉伏于地,过山而复出,其大如初。世言避恒岳之灵。
按《恒山记》云:高三千九百丈,上方三十里,周回三千里。上有太玄之泉,神草一十九种,道者服之成仙。
太史公云:北岳有五名山,一曰兰台府,二曰列女宫,三曰华阳台,四曰紫微宫,五曰太乙宫或云太茂山。
至王快右纳入胭脂河。
派水至王快北迳白羊山
《水经注》:派水,经白羊山,山之下有白石如羊,头角身足粲然逼真,从行唐县东过温泉,
http://s3/middle/001KDwftzy75mv9uX1E12&690
http://image1.8264.com/forum/201502/09/071153z8s2878sr2gf299l.jpg!t3w825h0x9m1
派水,迳曲阳南,又迳夫人城东(今曲阳石城村),
派水又南,东过行唐故郡城,曲水;颖水(郜河)西来并入派水,颖水水发箕山西岭,迳箕山下谓之洗耳溪,尧帝时许由不受尧帝禅位于此洗耳,故名。颖水又东南,屈而东流迳行唐城南。行唐因唐帝尧出唐城至平阳即帝位行此因名南行唐,
《水經注》云:“行唐城上西南隅,有大井若輪,水深不測。城内北門東側祠後有神女廟,前有碑。其文曰:‘王山將軍,故燕、蓟之神童,後為城神。’聖女者,此土華族石神夫人之元女。趙武靈王初營斯邑,城彌載不立。聖女發嘆,應與人俱遂。妃、神童潛刋真石,百堵皆興,不日而就,故祀此神。後之靈應不冺焉。”
《史记》云:吾登萁山,其上盖有许由冢 。
郜河上游原名颖水,颖水北岸有许由村,附近有小溪叫洗耳溪,洗耳溪西边有历山,最高的山头形似簸箕,故名箕山唐帝尧因年事已高,欲禅位于贤人,闻颖水许由很能干,到找许由欲让位给他。许由推辞故到溪边洗耳,表不接受。旁观者正用瓢舀水饮牛巢父询问原因,许说:“唐尧要让位于我,我已经推辞了,他却无休无止地纠缠,我怕他的话污了我的耳朵,所以来用水洗耳朵。”巢父一听火了:“你不接受帝位,自己躲起来不吭声也就行了,用不着大谈洗耳的理由。你上游洗耳,我下游饮牛,还嫌你洗耳的水脏了我的牛嘴呢!”说着,将手中的瓢向崖下扔去,
牵着牛走了。许由听后,羞愧难当,就跑到箕山上隐匿起来,一直到死。
颖水又东入派水,
又过新乐故城北,
新乐者,汉成帝时,中山孝王母冯昭仪随王就国。王为建宫于乐里,在西乡,呼为西乐城。时人语讹,呼西为新,故为新乐。新乐西南十三里义台又名伏羲之台:帝喾巡游此土,见伏羲之圣迹,集四方之民而化导养育之故,而筑台修庙以祀之。《后燕录》云:慕容麟与道武战于义台,燕师败绩。
又过苦陘县北,后汉章帝改苦陉为汉昌。魏文帝改曰魏昌。
《水經注》云:“李克書曰:‘魏文侯時,克為中山相,苦陘之吏上計,而入多其前。克曰:“苦陘上無山源林麓之饒,下無谿谷牛馬之息,而入多其前,是苦吾百姓。”遂執而免之。”,
李克是孔子的学生子夏的弟子,不少学者认为战国魏国李克是魏文侯的相李悝是同一人。是战国初期的儒家,法家,政治家,(军事家).其是历史上不多见的利用儒家,法家思想治国,改革成功者,使魏国在战国初期从弱国一跃成为强国的典范。公元前453年,三家分晋,统一的晋国一国三分为赵、魏、韩国。弱小的魏国在魏文侯时,重用李克等人才,重农励商,很快强盛。公元前413年,魏国战胜了秦国,夺占了渭河平原。公元前408年魏国乐羊带兵借道赵国三年苦战于前406年占领中山国。然而治理被武力占领的国家是很大的难题,魏文侯封太子击(即魏武侯)为中山君,李克任中山相。李克并未奴役被占领的中山国民,而是利用儒家思想教化于民,依《法经》治理中山,减少百姓税负,鼓励农商,极大的缓解了占领国的统治者与被占领国的矛盾。以致二十多年后战国七国混战中山复国延续继承了儒家思想。
李克的先富民后国强,打击官僚垄断集团,依法治国等思想理念,儒家治国方针,影响深远。推动了战国各国纷纷效仿变革,最有名的效仿改革者是商鞅.
陈寿《魏志》:魏太祖征辽西单于蹋顿,凿渠,自滹沱入派水,名平虏渠。公孙泉叛,司马懿征之,凿滹沱入泒水以运粮,再通平虏渠
皇出二年,太祖道武帝军鲁口,遣兵袭中山,入其郛fú(外城)。慕容麟追至派水,为太祖帝所败。既而麟自中山出据新市,太祖帝就攻之,麟退守派水,复为太祖帝所败。
《史记》楚王困垓下,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王翳取其头,馀骑相蹂践争项王,相杀者数十人。最其后,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得其一体。五人共会其体,皆是。故分其地为五:封吕马童为中水侯,封王翳为杜衍侯,封杨喜为赤泉侯,封杨武为吴防侯,封吕胜为涅阳侯。
吕马童原为项羽马童,后投靠刘邦,项羽被围垓下突围时遇到吕马童,项王回头看见汉军骑司马吕马童,说:“你不是我的老相识吗?”马童这时才跟项王打了个对脸儿,于是指给王翳说:“这就是项王。”项王说:“我听说汉王用黄金千斤,封邑万户悬赏征求我的脑袋,我就把这份好处送你吧!”说完,自刎而死。王翳拿下项王的头,其他骑兵互相践踏争抢项王的躯体,由于相争而被杀死的有几十人。最后,郎中骑将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争得一个肢体。五人到一块把肢体拼合,正好都对。因此。把项羽的土地分成五块;封吕马童为中水侯,封王翳为杜衍侯,封杨喜为赤泉侯,封杨武为吴防侯,封吕胜为涅阳侯。
刘邦即得天下,以吕马童有功封吴中侯。吕马童还乡,原来的朋友故人都来庆祝。刘邦对开国功臣"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吕马童内心深感愧对项羽,一日,吕马童夜里睡觉,侍童于身旁,吕马童忽然梦醒起来说:“我背离了我的主人,我不如猪狗呀!”说完就死了,方三十五岁。
派水又北过乐寿县(今献县),
又东与滹沱合,
又东北,安郭亭东南合滱水,
东北汇易水,巨马水同归于海也。
http://s4/middle/001KDwftzy75qFlgVuX13&690
http://s2/middle/001KDwftzy75qFlgNJ761&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