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福星级的朋友阮直

(2019-03-25 12:35:52)

         我福星级的朋友阮直

                           刘兴雨

当年《杂文选刊》用两个版的篇幅画一幅漫画,画出中国当代杂文30家的分布图。在广西那个地方只有一个人守着球门,他就是阮直。那么大地方就一个人,太容易让人记住了。

后来我就与阮直建立了联系,他出书寄给我,我出书也寄给他。而且他在报纸开办“四人同题”专栏,四个人围绕一个论题各抒己见,比如“印象”,比如“成熟”“记忆”,由于抽象,从哪个角度展开都可以,作者便于发挥,围绕这些题目写的东西常常被各种选刊类杂志选载。本来是地方报纸,却有大报的气魄。这个专栏一办就是五六年,中途虽有换人,但我和他一直在场上。有一度个别当地作者有想法,他就让我用笔名。一直到他退休。他为我承受了很多压力,我却对它没有任何回报,纯粹的道义之交。后来他们办了个“文艺范”的专版,主要介绍全国的杂文家。我们本溪的四位,他都在这里推出过。这在全国绝对是独一无二。

他似乎精力格外充沛,那一个小报纸不够他施展的,北海市文联也格外器重他,把文联主办的《北部湾文学》执行主编责任交给了他。我在那个刊物上发表不少作品。本地的报刊似乎还释放不完他的能量,他就帮助《四川文学》编杂文,我就被他在那里隆重推出过一回。这还不算,他还帮助出版社编杂文书,全国第一套女杂文家的书就是他搞出来的,其中就有本溪马亚丽的《冷眼看红尘》。

他编书时也想到了我,我正好有一本《浮世沉思》就给了他。但他们那套书字数有限制,我自己舍不得往下压,就想多交点印刷费解决,可终于没能解决,计划就只好搁浅。我觉得很对不起他,好像是我把那件事搅黄了。

我福星级的朋友阮直

2010年与阮直在北海

他好像任何好事都想着我。2010年他与《杂文选刊》在北海举办第四届全国杂文笔会,特意打电话让我去。我们在宾馆见面,见面那一刻,我颇为震惊。我们相见的情景恍惚以前在哪里见过,我们似乎曾在前世相见。这种感觉在我是第一次。那次开会,他还特意安排了美女记者对我进行专访。除了故乡,我在北海知名度也许最高。这全都仰仗于他。

2012年刘成信先生开始搞一项浩大的工程,出一套上百部的《中国杂文》。从孔子、庄子一直到现在,当代个人集订出50部。他们在《杂文选刊》上开始十个人一批的往出推名单,到第五批,也许竞争太激烈,就一个一个往出推。他是第一批的,都是杂坛的宿将。其中8个人都已作古。

眼看只有六七个名额就要满了,还没有我,他似乎比我还着急,就给主编刘成信打了电话,极力推荐我。王重旭也打电话推荐,又赶上我第二本书适时出版,符合了他们的条件,我也就侥幸混了进去。这50人现在只有37位还活着,我们两个都在其中。

他所以这样看重我,和贺雄飞当年推出我的《追问历史》有关。他与贺雄飞认识,他知道贺雄飞推一本书的分量,所以我因此沾了光。这么推论,贺雄飞也是我的福星。

      刘兴雨简介1955年生于辽宁本溪,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高级编辑。1983年毕业于辽宁师大中文系,在校期间曾任学生文学刊物《新叶》主编,推出徐敬亚长篇诗论《崛起的诗群》在全国产生影响。《追问历史》一书多次再版并荣登各地畅销图书排行榜。中国杂文百部推出《刘兴雨集》,当代作者中,这部书现在作为全国重点中学优秀教师推荐杂文经典已经第四次印刷。编辑了《中国杂文百部》中的《鲁迅集》和《胡适集》。连续18年进入全国的随笔、杂文年选。《难忘的一百篇经典杂文》《世纪末杂文200篇》等60本书收入他的文章。《诗刊》《光明日报》《文汇报》《随笔》《中国青年报》《杂文月刊》多次发表他的作品。《读者》《青年文摘》《良友》《中外文摘》《大家文摘报》经常转载他的作品。多篇作品被收入到面向中学生的课外阅读书目。他还有作品被作为试卷出现在高中的模拟题中。一位教育学院教授提倡中学老师多引导学生读周国平和刘兴雨的作品,说有利于学生写作与成长。《创新作文》杂志曾把他的书与铁凝、冯唐、王小波、余华等六人一起向全国中学生推荐。《杂文选刊》《杂文报》《辽沈晚报》《华商晨报》等发过他的专访。《走近杂文家》一书收录了他的传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