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坑”字词性的演变看腐败
阮直
老夫我大半辈子天天与汉字过招儿,可对“坑”字却有怠慢之处,从没想到“坑”字从幕后走到了前台,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名词摇身一变成了一个惊天动地能害人的动词。“土”与“亢”的联合,表示的是“土地中有没扣盖的管道”。可自从暴君秦始皇干成了焚书坑儒这件事之后,“坑”就成了动词,就是祸害、就是蹂躏、就是让你活得水深火热的一次行动了。
就说这近些年的坑爹、坑儿事件吧,无论是爹是儿,不管你是上一辈儿,还是下一辈儿,不用“进坑”里,贴近“坑边”,就算招灾惹祸了。
被坑的爹,多为干爹,但被坑的妈,都是亲娘,还很少有不是亲娘被儿坑的,在与坑与没坑的角逐中,好男都斗不过孬女。一个个干爹被坑,不是干爹无能呀,而是干爹色胆包天了。
凡是能给有姿色姿本的“三姑娘”当干爹的男人毕竟不是等闲之辈,老夫我等到了耳顺之年,连一个半老徐娘也不认我为干爹来“坑我一点儿”。你不肥沃,人家咋好挖坑,没有坑做陷阱,咋能坑你,可见被坑是要有资格的。于是干爹们情场被坑,商场找平,干女儿坑我,我再坑大款。于是就出现了中国商界、业界大款被坑的事件就一件接着一件来。牟其中、杨斌、仰融、周正毅、顾雏军、唐万新、周小弟、田文华、兰世立、黄光裕、黄宏生、李途纯,徐明……这些当初也艰苦创业的企业家们如今都被坑得完蛋了。连一些乡镇饭店的小款们也有的被乡镇小干部们给签单签倒闭的,把这类事件也算到“坑”之列不知够不够格。
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多年来,至少有上百名有影响的民营企业家被坑落马。其中担任过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职务的至少有15人,福布斯或胡润百富榜上榜富豪至少有23人,曾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优秀民营企业家、三八红旗手、风云人物、杰出青年等荣誉的超过40人,身家过亿或者号称身家过亿的富豪过百人。这些人都是商场里的杰出精英,他们避开亚洲金融风暴,躲过了美国的次贷危机,扛住了欧盟的贸易制裁,挑战着国内市场的假冒伪劣,可就是这些叱咤风云的大款,却倒在一些官员的脚下。
“死”得窝囊,又无奈!
别以为是这些大款自作自受,谁让他们攀附权贵,拿钱行贿了。可谁都知道,一些官员直接掌握和控制着土地、矿产资源、税收优惠、行业准入等一系列重要经济资源与制度资源,企业家的经营活动对官员权力的依赖就是“采花才可酿蜜”的关系。这正是产生官员犯罪和企业家犯罪的重要原因。这种伴生并存的表现,一旦官员倒台,企业家们也跟着被坑,成了贪官的“殉葬品”。
联想集团原董事局主席柳传志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达了一种保守、悲哀的态度,“中国的企业家是很软弱的阶层。”他说,“我只能服从环境,大环境改造不了,你就努力改造小环境,要是还改造不了,只能好好地去适应环境,等待改造的机会,改革不了赶快脱险,不在改革中做牺牲品。”
倒下一个贪官就倒下一批企业家,这个耻辱的页码不早点儿掀过去我们的公权就无法干净。我们的企业也难以找到公平竞争的环境,失去公平竞争,就丧失了市场,一个丧失市场的企业还能在市场中如鱼得水吗?
更何况企业家也一定要保有企业家的独立人格,过去创业没有钱,肚子也饿,有时候做点下三烂的事情也是有可能的,但是现在衣冠楚楚,在这个时候企业家要考虑到尊严和人格,不为钱财再去低头哈腰了。
《银川日报》2013年9月20日7(杂文专版)
2014年第一期《杂文选刊》(头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