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镇里人
(2012-08-07 21:12:31)
标签:
杂谈 |
边缘镇里人
镇这个行政区域在国人的印象中可谓不城不乡、不土不洋、不工不农、不伦不类、不乡不党(无社团)。在城市人的心中它是农村,在乡下人的眼中它又是村庄。
我曾在一座小镇居住过一段时间,小镇坐落在科尔沁草原的深处。一条铁路从小镇的中间穿过,一条东西的马路有两个岗楼,一个民警守西头儿,一个民警守东头儿,马路三个叉股道都不叫路口,有几间公厕,镇里人管它叫茅楼,有块闲地叫公园,公园里有猪、有狗,没有猴,有几个遛弯的小老头儿。你说它是城,它没有超市,你说它是乡,它四周又没地垄沟。
最尴尬的还是镇里人,把自己打扮成乡下人,人们说你土;追着时尚走,人们说你洋,只好快乡下人三步,慢城里人三步,比流行色浓两分,比传统色淡两分,不土不洋,不城不乡,可仍有人说你是画虎不成反类犬。反正要超前时大家一起来,赶时尚时咱们一起撵,不管多大肚都穿健美裤,不管老和少都戴小凉帽,不管爹和爷脚上都是旅游鞋。没有个性、趋同从众就是镇上人穿衣的特点。小镇有两家裁缝店,只做裤子不做上装,做裤子只量长短、量肥瘦、不量立裆,大裤裆是小镇人穿裤子的共同特点,也是小镇人的个性了。
小镇上的人脱离了土地,可又没什么大事可干,搞点儿粗加工,弄个小铺面,开个小饭店,包个小工程,办个学前班,搞点儿小贩运,当个小老板。就是老板当得再大,自己都要和打工的一起摸爬滚打,所以皮鞋上总是有灰,手上永远是茧,嘴上叨个牙签,裤带上吊个手机,屁股底下是个两轮。
小镇上的人出力流汗不叫苦,喝咖啡叫苦;小镇上的女孩收到一束玫瑰也觉得甜蜜,但不幸福,得到一条金项链才觉得实在,又甜蜜又幸福。小镇也有人住上了楼房,可是见了土地格外亲,房前屋后有一块闲地,不种花种草,就爱种菜。吃腐乳、吃榴莲怕臭,可是给蔬菜上大粪永远不怕臭。臭了一个小区反倒觉得自己这是“绿色”行为。小镇上人家里的孩子就是大学毕业分到了京城工作也不如乡下人大学毕业留在京城的人自豪。乡下人时常拍着胸脯说:“我没后台,我是农民的儿子”,可镇上的人不是农民的儿子,是农民的孙子,所以,从不说:“我是农民的孙子,我没靠山。”
《杂文选刊》(下旬版)》2009年09期-中国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