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援疆专列游:大同站之云冈石窟(改梵为夏的历史与雕刻艺术的瑰宝)

(2018-08-06 10:53:42)
标签:

大同

云冈石窟

造像

北魏

文成帝

分类: 摄影、散文
图文:青山青
    7月20日上午,游览云冈石窟。按导游要求和统一安排,绝大多数人都自费35元,乘坐往返电瓶车和租用导游现场解说时收听的耳机。事后确认,园内往返并不太远;耳机语音清晰,但没法录音,解说仅用耳朵能记住的,很有限。
    入口处的游客服务中心,有一组金光闪耀的四面佛雕像,每面都有一个长相、高矮和表情类似而手势不同的菩萨。两名穿紫色套装的景区工作人员(应是讲解员)在厅中小憩,其中一位拿着笔,在专心致志地学习。一群身穿“中国寻根之旅”黄色衣服的年青人在年长领队带领下,也在厅中等候进石窟。云冈石窟名声在外,一早便游人众多。清晨,景区温馨、美好的氛围,让我对今天的参观充满期待。
http://s7/mw690/001KCeQXzy7mFbCimmq76&690
    云冈石窟位于大同市城西16公里的武州山南麓,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现存大小窟龛254个,主要洞窟45个,造像59000余尊,规模宏大,雕刻艺术精湛,造像内容丰富,形象生动感人,堪称中国佛教艺术的巅峰之作,代表了五世纪世界美术的最高水平,1961年成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成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系中国石窟三圣之一,最高的佛像达17米,最矮的仅2厘米,生动的飞天及佛像造型,尽展石窟艺术的魅力。    
    头日下午,参观悬空寺返回途中,导游就对云冈石窟的历史做了相关介绍。 回来后结合查找相关资料,有1500多年历史的云冈石窟,原来与一场灭佛的血腥与杀戮有关。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信奉道教的太武帝拓跋焘下诏灭佛。平素喜好佛法的长子拓跋晃(428年-451年)在这一问题上与父亲产生极大矛盾,屡次劝谏却未得听从,只得设法保全很多和尚不被杀害。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拓跋晃因被太武帝宠臣宗爱陷害使得东宫大批官员被杀,忧虑而死(导游说是被其父赐死),年仅二十四岁,追谥为景穆太子,葬于金陵。正平二年(452年),其子文成帝拓跋浚(440年-465年)即位,追尊其为景穆帝,并于在位期间恢复佛教,始建云冈石窟。文成帝尊高僧昙曜为国师,由其主持修建云冈石窟。其中,16-20号窟即为其所修建。
    入园后,首先看到的便是广场中的昙曜塑像;然后是庄严肃穆、左右对称排列着众多华表状粗大石柱的神道:柱身刻满许多小佛像,由一只有3对象牙的大象稳稳托举着。导游介绍,这是仿照石窟中同类石柱修建的。在礼佛大道的弧形墙壁上,则有多组皇家礼佛石刻画像。http://s16/mw690/001KCeQXzy7mFbFY4N17f&690

http://s13/mw690/001KCeQXzy7mFbFNaVK0c&690

http://s12/mw690/001KCeQXzy7mFbGgwTpeb&690

http://s12/mw690/001KCeQXzy7mFbGcDDZ6b&690

http://s8/mw690/001KCeQXzy7mFbH4MoT37&690
    正式参观时,导游介绍,1至4号窟因年代久远,因水蚀、风化等,很多造像已消失或模糊不清,可观者不多。
    这段路上,有一个古道车辙的实景展示,表明这里不仅是石窟圣地,也是古时作为丝绸之路前站的交通要道。
 
    在接下来的参观中,有的龛窟不允许拍照,工作人员每当见到游客举起手机或相机,便会大声提醒,但我还是偷偷地抢拍了一些,也未被抢夺或要求删除。作为景区精华的主要龛窟,造像无数,种类繁多,精品迭出,美不胜收,令人叹为观止。125元门票,物有所值。
   无法用更多的文字加以概括和描述我所看到的各种佛像,只能将我认为最精美、自认为拍得较好的照片献给您,请您用眼睛这个心灵的窗户,细加欣赏。
上下图为参观主要龛窟最后看到的云冈石窟标志性雕像


上2图是云冈石窟达17米、最高的造像。

http://s3/mw690/001KCeQXzy7mFc7gQsW82&690

http://s7/mw690/001KCeQXzy7mFc7eMrI36&690

http://s2/mw690/001KCeQXzy7mFciBKH7e1&690

http://s9/mw690/001KCeQXzy7mFc7NuOY78&690

http://s10/mw690/001KCeQXzy7mFc8g7Mt99&690

http://s5/mw690/001KCeQXzy7mFc8wlVy84&690

http://s10/mw690/001KCeQXzy7mFc90ltfb9&690

http://s6/mw690/001KCeQXzy7mFc90VBb35&690

http://s3/mw690/001KCeQXzy7mFc9tUC682&690

http://s9/mw690/001KCeQXzy7mFc9xOZyf8&690

http://s11/mw690/001KCeQXzy7mFc9yUEada&690

http://s1/mw690/001KCeQXzy7mFc9ImYM00&690

http://s14/mw690/001KCeQXzy7mFca8Uq14d&690

http://s2/mw690/001KCeQXzy7mFca2WfD01&690

http://s4/mw690/001KCeQXzy7mFcarLsD33&690

http://s7/mw690/001KCeQXzy7mFcavLaCb6&690

http://s1/mw690/001KCeQXzy7mFct23OEd0&690

http://s10/mw690/001KCeQXzy7mFcti2yB69&690

http://s7/mw690/001KCeQXzy7mFctN2yW86&690

http://s11/mw690/001KCeQXzy7mFcu3ptU2a&690

http://s8/mw690/001KCeQXzy7mFcudH2767&690

http://s8/mw690/001KCeQXzy7mFcuoMlxd7&690

http://s15/mw690/001KCeQXzy7mFcXGpS69e&690

http://s1/mw690/001KCeQXzy7mFculUU870&690

http://s2/mw690/001KCeQXzy7mFcuAmY161&690

http://s7/mw690/001KCeQXzy7mFcuOaj4d6&690

http://s14/mw690/001KCeQXzy7mFcuYrFz3d&690

http://s8/mw690/001KCeQXzy7mFcvmpfN37&690

http://s6/mw690/001KCeQXzy7mFcvauep55&690

http://s8/mw690/001KCeQXzy7mFcvvYA767&690

http://s12/mw690/001KCeQXzy7mFcvC8P1fb&690

http://s12/mw690/001KCeQXzy7mFcw7UBJ8b&690

http://s8/mw690/001KCeQXzy7mFcwlWzJa7&690

http://s11/mw690/001KCeQXzy7mFcwljES4a&690

http://s9/mw690/001KCeQXzy7mFcx09ja98&690

http://s13/mw690/001KCeQXzy7mFdjFkgAdc&690

http://s2/mw690/001KCeQXzy7mFdk885X31&690
http://s16/mw690/001KCeQXzy7mFdwHAFpdf&690

http://s1/mw690/001KCeQXzy7mFdl69c4d0&690

http://s14/mw690/001KCeQXzy7mFdleDBX4d&690

http://s14/mw690/001KCeQXzy7mFdlAFfT4d&690

http://s13/mw690/001KCeQXzy7mFdmu3Qocc&690
         通过参观云冈石窟,我想,宗教常与政治密切相关。在这里,宗教是政治的产物,政教与人佛合一。佛教作为外来文化,终在中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得到很好的融合与改造。宗教的传播、兴衰及其造像艺术水准的高低,常因统治者的喜好而定,也取决于不同时代工匠的创作能力与水平。云冈石窟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精美绝伦、数以万计的造像,不是为艺术而艺术,而是为政治和宗教而艺术,并因此而产生艺术的美。
    美和艺术,来自于生活,也源于政治和宗教。当然,这些,说到底都是来自于人类活动。佛祖、帝王和臣子、主人与仆从等不同面容和性格特征,及其所反映的善恶、美丑,凶悍、温柔,喜怒哀乐,生老病死等,是佛国的写照,也是人类生活的折射与反映。
   云冈石窟是雕刻艺术的瑰宝,也是一部中国早期佛教艺术改梵为夏的历史,是世界文明和中外文化互鉴、交流与交融的见证。同时,云冈石窟作为一项浩大的皇家工程,始于北魏文成帝。北魏皇帝,是来自我国东北大小兴安岭的古代少数民族鲜卑族。上下五千年,中华文明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为全体华夏儿女、炎黄子孙,为56个民族所共创、共享和共荣。
    石窟公园中除摩崖石像外,还有灵岩寺和其他雕像,也有茵茵草地和绿树红花。其中,杏有的已黄熟。
    返回时,食货街上,有吹糖人的;有一位垂垂老者,倚坐在一座楼阁前的大柱下,看守着一峰骆驼,等待游人......或许,他们就是云冈石窟雕刻艺术家们的后人,代代相传,依然在此休养生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