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被误读了的南宋政治家许及之(之一)

(2025-07-14 16:16:02)
标签:

军事

历史

文化

分类: 张栻考证

被误读了的南宋政治家许及之(之一)

——许及之师事遭打压的端人正士张栻、刘珙

 

许及之(1141-1209),字深甫(父),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洪适女婿。

许及之被历史误解,犹如大儒朱熹弹劾知台州唐仲友及其为同里为姻家王淮,后来朱熹被泼“诱引尼姑为宠妾”的脏水。  

许及之是战时及弟、入仕的爱国者,是儒家正士张栻、张孝祥、刘珙的同道者,是大儒张栻与永嘉学派传承的精神纽带,是阴废正人权相王淮的弹劾者,是维护朝政稳定的政治家,是心怀恢复理想的实践者。许及之在南宋政治夹缝中游走类同被周必大肯定的为大局留任的张枃(金殿新班将得政,玉麟旧镇且移麾)和支持并参与韩侂胄北伐的薛叔似、吴猎、宇文绍节、陆游。

1、宋高宗末年,张孝祥、刘珙、张栻参与张浚、张祁抗金事业

绍兴二十八年(1158),张孝祥任尚书礼部员外郎,不久任起居舍人。绍兴二十九年(1159)闰六月,张孝祥试中书舍人。八月,殿中侍御史汪澈挟私弹劾张孝祥,张孝祥被劾罢,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

绍兴三十年(1160),完颜亮造船招兵,南侵之势已十分明显。殿中侍御史陈俊卿、和州进士何廷英、徽宗宣和六年的恩科状元冯时行等不断上疏要求起用张浚。绍兴三十一年(1161)正月,金军南犯已迫在眉睫,时张浚尚责居永州,殿中待御史陈俊卿,间为上言:“浚忠义,且兼资文武,可付以阃外。臣素不识浚,虽闻其尝失陕服,散淮师,而许国之心白首不渝。今杜门念咎,老而练事,非前日浚也。愿陛下勿惑谗谤,虽未付以大柄,且与以近郡,以系人心,庶缓急可以相及。”宋高宗纳其言。宋高宗诏:“特进、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和国公张浚,湖南路任便居住。”张栻随父亲张浚到潭州,在妙高峰筑书院,题名城南书院。是月,淮南西路转运判官张祁谍知金人谋,屡以闻于朝,峙粟阅兵,为备甚密,因“知完颜亮谋叛盟,屡闻于朝,宜峙粟阅兵为备御计,言者以张皇生事论”而落职。

绍兴三十一年(1161)九月,金海陵王完颜亮兵分四路、自率精锐挥师南下侵宋。十月,宋高宗手诏败盟之讨,急召太傅和义郡王杨存中,同宰执大臣商议对策。因请对,陈俊卿力言起用张浚,宋高宗始悟,宋高宗复召张浚,张浚起复为观文殿大学士,即判潭州。十一月初,兵急,宋高宗命张浚任判建康府兼行宫留守,老当益壮,独人乘小舟驰赴建康,说:“吾赴君父之急,知直前求乘舆所在而已。”是月,虞允文大破金兵于采石。十二月,完颜亮死,金兵北去。

绍兴三十二年(1162)正月,宋高宗从幸建康,车驾幸建康,(张)浚迎拜道左,卫士见(张)浚,无不以手加额。时(张)浚起废复用,风采隐然,军民皆倚以为重。春,张孝祥自建康还宣城。张栻离开潭州,前往建康前线去与在抗金前线建康的父亲张浚会合。二月,在金海陵王完颜亮南侵失败后,宋高宗在建康犒军,有乘胜求和的念头,遭到朝野坚决反对。宋高宗将还临安,军务未有所付。张浚判建康府,众望属之。对张浚“用着人朝前,用不着朝后”和不放心张浚的宋高宗下诏以和义郡王杨存中为江淮荆襄路宣抚使,中书舍人虞允文充副使。中外大失望,给事中金安节、起居舍人兼权中书舍人刘珙言:“比者金人渝盟,干犯王略。今陛下亲御六飞,视师江浒,大明黜陟,号令一新。天下方注目以观,倾耳以听,凡所擢用,悉宜得人。存中已试之效,不待臣等具陈。顷以权势太盛,人言藉藉,陛下曲示保全,俾解军职。今复授以兹任,事权益隆,岂惟无以慰海宇之情,亦恐非所以保全存中也。傥圣意以允文资历未深,未可专付,宜别择重臣,以副盛举。”疏入,宋高宗怒,谓辅臣曰:“珙之父为张浚所知,其为此奏,意专为浚地耳。”宰相陈康伯、朱倬召刘珙谕上旨,且曰:“再缴累及张公。”刘珙曰:“珙为国家计,故不暇为张公计。若为张公谋,则不为是以累之矣。”命再下,刘珙执奏如初,乃止。于是以中书舍人、权直学士院兼侍讲虞允文为兵部尚书、川陕宣谕使,杨存中措置两淮而已。闰二月,张孝祥复官以左承议郎知抚州。宋高宗已还临安,有劝张浚求去者。张浚念身为旧臣,一时人心以己之去就为安危,乃不敢言。治府事,细大必亲焉。张栻到建康府,时张浚都督江淮诸路军马,开府建康,张栻游天禧寺,爱寺中竹林清幽深远,择室清扫,明净轩敞,题名“南轩”。三月吴璘收复德顺军百姓箪食壶浆迎接王师几致喜极而泣。

2、宋孝宗即位,诏贡院考试增额许及之战时进士及弟、入仕

绍兴三十二年(1162)五月,任命张浚专一措置两淮事务兼两淮及沿江军马(兼节制建康、镇江府、江州、池州、江阴军军马),全面负责江淮防务。五月壬辰,诏百官日轮一人入对。是月,赵玮被立为皇太子,改名为赵昚。

六月十一日,“朕在位,失德甚多,更赖卿等掩覆”的宋高宗退位,宋孝宗即位。诏令五日一朝德寿宫。二十日,宋孝宗召张浚入对,改容曰:“久闻公名,今朝廷所恃唯公。”期间,宋孝宗下诏因太上皇不许五日一朝,从今以后改为一月四朝。七月初,张浚遂就道赴临安。初五,张浚至即引见,宋孝宗改容曰:“久闻公名,今朝廷所恃惟公。”赐坐降问。初八,特授张浚少傅、江淮东西路宣抚使,进封魏国公。二十日,宋孝宗召张浚入对,改容曰:“久闻公名,今朝廷所恃唯公。”遣刘珙等出使金国,报告孝宗即位。任四川宣抚使吴璘兼陕西河东路宣抚、招讨使。追复岳飞原官,以礼改葬。二十八日,诏令李显忠军马听从张浚调遣管理。期间,翰林学士史浩议欲城瓜州、采石。张浚谓不守两淮而守江干,是示敌以削弱,怠战守之气,不若先城泗州。

八月初五,以翰林学士史浩为参知政事。期间,诏求直言。月,太学录周必大除起居郎。九月,周必大兼编类圣政所详定官,又兼权中书舍人,暂兼权给事中。十月,史浩兼权知枢密院事。十一月,史浩免权知枢密院事。十二月,诏宰臣复兼枢密使,陈康伯兼枢密使。是月,朝廷下旨,令吴璘班师守蜀口。

南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正月,宋孝宗以陈康伯为尚书左仆射、同中书平章事兼枢密使,史浩为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江淮东西路宣抚使张浚进枢密使、都督建康、镇江府、江州、池州、江阴军军马,开府建康。期间,以荫补官,辟宣抚司都督府书写机宜文字,除直密阁。时孝宗新即位,张浚起谪籍,开府治戎,参佐皆极一时之选。张栻时以少年,内赞密谋,外参庶务,其所综画,幕府诸人皆自以为不及也。诏令礼部贡院考试额增加一百人。二月,前后,吴璘因退师而损失三万兵力。

三月初一,金左副元帅纥石烈志宁以书取侵地。月初,吴璘兵败消息传至行在,孝宗欲自淮东西向金人发动进攻,朝议不能,左相陈康伯、右相史浩等人皆请召张浚诣阙议事,欲以决之于张浚。同月,张浚入见宋孝宗后再回建康。十六日,因纥石烈志宁在边界调动兵力,宋金前线形势恶化,和战问题摆在南宋朝廷的眼前,朝中大臣各执其见。宋孝宗召都督江淮军马张浚回,赴行在。是月,张孝祥以朝奉大夫充集英殿修撰、知平江军府事、提举学事。

四月间,宋孝宗召见张浚,问恢复的计划,张浚主张孝宗北上建康督战(张浚入见宋孝宗,复伸前说,宋孝宗再三叹美)。宋孝宗谓张浚当先图两城,边患既纾,弊以次革。张浚积极帮助宋孝宗实施以战止战商议出兵渡淮,三省、枢密院没有参与。张浚入辞,太上皇(赵构)与张浚论事甚久。同月,张浚陛见宋孝宗后赴建康都督江淮军马,张浚在征得宋孝宗同意后,或为保密,绕开三省、枢密院,直接命令李显忠、邵宏渊等两军十三万出战北伐。同月,宋孝宗绕过三省、枢密院,直接向张浚下达了北伐的命令。二十八日,张浚命邵宏渊帅师次盱眙。二十九日,张浚命李显忠帅师次定远。

闰四月,许及之中进士。五月,许及之任饶州司户。这月,因将领李显忠、邵宏渊不和导致符离兵败(副使邵宏渊忌功不协,张浚受多方掣肘)。七月,给还岳飞田宅。八月,金纥石烈志宁又致书索要海、泗、唐、邓四州土地和岁币。十月,命岳飞孙六人为官。十二月,汤思退升任左仆射并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张浚升任右仆射并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仍兼江淮东西路军马。

隆兴二年三月,在太上皇的干预下,南宋与金再次和议。四月,张浚罢相。八月,张浚逝世。

3、乾道、淳熙间,许及之师事遭到打压的张孝祥、张栻、刘珙

南宋孝宗乾道初年,许及之任临川(属今抚州)郡学教授。乾道中,许及之入湖南幕府。

乾道三年(1167)三月底,张孝祥以秘阁修撰改知潭州兼荆湖南路提点刑狱公事。四月,知平江军府事沈介赴召。五月,诏显谟阁直学士、降授左朝散大夫沈介降一官放罢(坐先知平江,亏欠总司月桩钱,为总领韩彦直所劾,故有是命)。

乾道四年(1168)八月,知信州沈介以兵部尚书任荆湖南路安抚使兼马步军都总管、知潭州。

乾道五年(1169),刘珙任资政殿学士、知荆南府兼湖北路安抚使。

乾道六年(1170)七月,赐显谟阁直学士、左朝议大夫知潭州沈介乞守本官职致仕,诏不允。这月,张孝祥去世,许及之作有《亲家张舍人挽词》这年,刘珙以继母丁氏忧,去职。

乾道七年(1171)三月,赐显谟阁学士、左中奉大夫知潭州沈介辞免召赴行在,乞改除一宫观差遣,诏不允。四月,刘珙起复同知枢密院事为荆、襄宣抚使,刘珙辞不拜。六月,张栻出知袁州(今江西宜春),离开临安。十二月,未赴任的张栻回到潭州。

乾道八年(1172)春,免丧(丁忧继母丁氏)的刘珙复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刘珙作有《帅潭日劝驾诗》,提及“大节要坚持。”

乾道九年(1173)正月王之奇罢为淮南安抚使王炎罢为观文殿大学士、提举洞霄宫。任张说为同知枢密院事户部侍郎沈夏为签书枢密院事。七月,主持岳麓书院张栻为任职湖南幕府的许深(许及子)作《思终堂记》。十二月,许及之侍张栻来到潭州卷云亭,许及之作有《侍南轩先生卷云亭望岳麓积雪,分韵得初作二字》张栻当在期间作《城南杂咏二十首·卷云亭》

南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正月十五日,张栻生日,许及之作有《上南轩先生寿》:“岷峨一线江滥觞,意行万里无留藏。五湖洞庭洑熊湘,衡岳岿然锁其旁。离堆砥柱屹相望,湍流横溃不得狂。挽回断港济绝航,一齐众楚势莫当。三芝五饵别有方,狂简痼疾滨膏肓。天遣奔波赴洄湟,回视坎井足跳梁。三浴薰之惊望洋,一语咽口成周章。向来十袭一瓣香,再拜斯文寿无央。愿回帝力超羲皇,无怀大庭还我乡。”

这年春,张栻作《次韵许深父(许及子)》(五首):“日日经行只小园,静搘邛竹听鸣泉。此时心事何人共,素壁题诗第几篇。”“西山老木正亭亭,云影参差阴复晴。手卷残书天欲暮,闻君剥啄叩门声。”“却下斜坡并柳堤,双飞燕子正衔泥。纷纷风雨春将半,渌涨平湖桥柱低。”“下瞰寒江百尺坡,小松新种也婆娑。栽培拟待凌云日,眼底浮花奈若何。”“年中一稔愿无馀,渐喜微呼息里胥。赢得闲身学农圃,未妨斜日带经锄。”这年冬,宋孝宗诏张栻除旧职,知静江府经略安抚广南西路。

淳熙二年(1175),刘珙知建康府、江南东路安抚使、行宫留守

淳熙五年(1178正月,陈亮赴临安,复诣阙上书,几日内连上孝宗皇帝三书,极论时事,反对和议,力主抗金。其中《上孝宗皇帝第二书》载:“张浚始终任事,而天下儿童妇女,不谋同辞,皆以为社稷之臣。彼其誓不与虜俱生,百效而不折者,诚有以合于天人之心也。秦桧专权二十年,东南赖以无事,而天下之儿童妇女,不谋同辞,皆以为国之贼。彼其忘君父之仇,而置中国于度外者,其违天人之心亦甚矣。”刑部尚书何澹诬告陈亮图谋不轨事,陈亮被下大理狱。

六月,许及之在建康府户部大军库门任上。闰六月,知建康府兼江东安抚使、行宫留守的刘珙属疾,请致仕。宋孝宗遣中使以医来。期间,荆湖北路转运使刘焞迁知静江府兼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七月,刘珙疾革,草遣奏言:“恭、显、伾、文,近习用事之戒,今以腹心耳目寄之此曹,朝纲以紊,士气以索,民心以离,咎皆在此。陈俊卿忠良确实,可以任重致远,张栻学问醇正,可以拾遗补阙,愿亟召用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