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蜀士张栻、刘焞与宇文叔介、绍奕、绍寅、绍直随朝堂时局同变迁

(2025-05-07 09:24:23)
标签:

历史

文化

军事

分类: 张栻考证

蜀士张栻、刘焞与宇文叔介、绍奕、绍寅、绍直随朝堂时局同变迁

                                           ——端人正士遭傍太上皇、皇亲国戚的权臣王淮打击

 

南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二月,新任尚书右仆射并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知枢密院事、都督诸路军马张浚复奏向宋高宗提出:“王者以百姓为心,修德立政,惟务治其在我,则大邦畏其力,小邦怀其德,天下舍我,将安归哉?固不侥幸于近绩也。仰惟陛下躬不世之资,当行王者之事,以大有为,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国势既隆,强虏自服,天下自归”的治国理论,这是张浚“庙胜之道”理论的雏形。

南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正月,谏议大夫刘度权给事中周必大给事金彦亨(金安节)中书舍人张震、同知枢密院事张焘、殿中侍御史胡沂及此后的中书舍人周必大给事中金彦亨(金安节)反对朝堂任命潜邸旧人龙大渊曾觌。同月,因纥石烈志宁在边界调动兵力,宋金前线形势e化,和战问题摆在南宋朝廷的眼前,朝中大臣各执其见,宋孝宗召新任枢密使兼都督建康、镇江府、江州、池州、江阴军军马开府建康张浚。月底召赴行在的张浚中道上疏:“今之议者,孰不持战守之说?其下则欲复遵旧辙,重讲前好。 以臣观之,战守之说是也。然而战守之道,本于庙胜。君天下者,诚能正身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用之战则克,用之守则固,理有决然者矣。今德政未洽于人心,宿弊未革于天下,揆之庙筭,深有可疑。臣愿陛下发乾刚,奋独断于旬月之间,大布德章一新,内外尽循太祖太宗之法,使南北之人知有大治于后,人心既孚,士气必振,于以战守,何往不济。”

张浚“庙胜之道”:“在人君正身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今德政未洽,宿弊未革。愿发乾刚,尽循太祖、太宗之法。”张浚的“庙胜之道”主要指的是一种治国理政的方略,其核心思想在于通过君主自身的修身正心,进而影响并整肃朝廷、百官,最终达到治理万民、安定天下的目的。这一理念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哲学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递进关系,强调君主个人品德与治国能力对于国家兴衰的重要性。

隆兴和议以来进入乾道、淳熙年间,南宋建国已历40多年,高宗、孝宗两朝的大批皇亲、国戚、内、御医、旧臣等利益需求多样。作为端人正士的以复国为己任的胡铨、虞允文、王炎、赵雄、周必大、张栻、刘焞与宇文叔介、绍奕、绍寅、绍直践行“庙胜之道”受到太上皇、皇亲国戚和傍太上皇、皇亲国戚权臣的冲击,尤以阴废正人的王淮为甚。

一、王炎帅蜀西征前后,宇文叔介与宇文绍直、绍奕受到重用

南宋孝宗隆兴二年十二月,宋金两国再次达成和议,是为“隆兴和议”,其主要内容是:“金宋两国皇帝以叔侄相称;维持绍兴和议规定的疆界;改岁贡称岁币,银、绢各减五万,为二十万两匹;宋割唐、邓、海、泗四州外,再割商、秦二州与金。”

南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四月,宋廷合利州东、西路为一路,授吴璘为知兴元府、充利州路安抚使、四川宣抚使。五月,吴璘病逝。六月,虞允文(1110-1174)任资政殿大学士、四川宣抚使,再兼知枢密院事。

乾道四年(1168),王之奇以直秘阁安抚利州两路兼知兴元府。

乾道五年(1169)三月,虞允文被召回临安。王炎任四川宣抚使,仍兼参知政事。六月,虞允文升任枢密使。十二月,朝廷召已赋闲四年的陆游(1125-1210)任为夔州通判、主管学事兼管内劝农事。乾道六年(1170)闰五月,陆游离故乡山阴赴任。十月,陆游到达夔州。

乾道七年(1171)正月,四川宣抚使王炎陆游入幕,任陆游为左承议郎权四川宣抚使司干办公事兼检法官,陆游有《谢王宣抚启》。二月,宋孝宗下诏立第三子恭王赵惇为皇太子,并大赦,以第二子庆王赵恺为雄武、保宁军节度使,判宁国府(安徽宣城),进封魏王。四月,任曾觌为安德军承宣使。赵雄出使金国。赵雄上疏献策,宜从蜀川起兵,夺回陕西,出击中原。宋孝宗下诏皇太子判临安府。同月又再诏令皇太子赵惇领临安尹。五月,王炎宣抚川、陕,移置司益昌(今四川广元西南)的四川宣抚使司至宋金西北边防前线的移驻兴元府(山南道南郑府,今汉中)靠前备战。陆游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在南郑,宇文叔介在幕府中,陆游与范西叔(范仲芑)、张季长(张演)、宇文叔介、阎才元(阎苍舒)、章德茂(章森)、刘戒之(刘三戒)、周元吉(周颉)、高子长(高祚,陆游的表亲)等同在南郑幕府任职。宇文叔介(1108年前后-1173年)与晁公溯(1108年前-1175年后)、范仲芑相熟悉。晁公溯作有《宇文叔介逆妇归过通义(眉州通义县,今眉山县)为置酒远景楼饯之》、《范仲芑(范西叔)范惠诗次韵为报》。王炎与右相虞允文不相能(不和睦),屡乞罢归,虞允文荐权吏部侍郎王之奇为代。七月,王炎加除枢密使。十月,王炎回京,幕府解散。

乾道八年(1172)二月,特进虞允文为左丞相、梁克家为右丞相,并兼枢密使。张栻除右承务郎、试尚书左司员外郎、兼侍讲。以安庆军节度使张说(外戚)、吏部侍郎王之奇并签书枢密院事。侍御史李衡、右正言王希吕交章论说不可为执政,不报。礼部侍郎兼直学士院周必大不草答诏,权给事中莫济封还录黄,诏并与在外宫观。国子司业刘焞移书责宰相,言说不当用,即为言者所论,出为江西转运判官。

二、张栻、刘焞得zui外戚,宇文叔介卒,宇文绍直、绍奕被罢

乾道八年(1172)三月初五,宋孝宗任明州观察使、知阁门事兼枢密都承旨皇后之女的房弟张说为签书枢密院事。张说娶寿圣皇后(赵构皇后吴氏)女弟。左司员外郎兼侍讲张试议论张说不应该担任执政,夜草疏极谏其不可,旦诣朝堂,质责宰相虞允文。十二日,殿中侍御史李处全请派张说视察边戍,以平息众论,中书舍人范成大请求不草拟制词。十四日,张说罢为安庆军节度使、提举万寿观。二十二日,礼部侍郎郑闻、工部侍郎胡铨、枢密院检详文字李衡、秘书承潘慈明都被罢免。虞允文请求留任胡铨,于是胡铨被任命为宝文阁待制兼侍讲。

乾道八年(1172)二月,特进虞允文为左丞相、梁克家为右丞相,并兼枢密使。以安庆军节度使张说(外戚)、吏部侍郎王之奇并签书枢密院事。侍御史李衡、右正言王希吕交章论说不可为执政,不报。礼部侍郎兼直学士院周必大不草答诏,权给事中莫济封还录黄,诏并与在外宫观。国子司业刘焞移书责宰相,言说不当用,即为言者所论,出为江西转运判官。六月,张栻因反对侯幸近习执掌要职得zui虞允文而出知袁州(今属江西宜春),离开临安朝廷。八月,虞允文以少保、武安军节度使再度宣抚四川接替王炎。九月,朝廷否决北伐计划的《平戎策》,诏王炎还朝赴都堂治事。十月,王炎调回京城,幕府解散(同在宣抚使幕中,同舍十四五人,宣抚使召还,予辈皆散去)。陆游任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十一月,陆游自南郑骑驴入川。这年,赵雄因母亲去世离职守。

乾道九年(1173)正月,王之奇罢为淮南安抚使,王炎罢为观文殿大学士、提举洞霄宫。以张说同知枢密院事,户部侍郎沈夏签书枢密院事。这月,陆游作有《宇文子友闻予有西郊寻梅诗以诗借观次其韵》。

宇文子友,又名宇文子震。李石(历知合州、黎州、眉州,皆以论罢,终于成都转运判官)作有《宇文子友以诗来觅酒》。释宝昙作有《送李提干兼简李知几(李石)太博》。陆游作有《六月二十四日夜分,梦范致能(范成大)、李知几(李石)、尤延之(尤袤)同集江亭,诸公请予赋诗,记江湖之乐,诗成而觉,忘数字而已》。

这年春末,陆游改任蜀州通判。五月,经四川宣抚使虞允文举荐,陆游改调嘉州通判。乾道九年(1173),吐蕃青羌以成都府路知黎州(治今四川汉源)宇文绍直不讎马价,愤怨为乱。诏帅宪抚安之,宇文绍直被罢免。这年,宇文叔介客死于京城临安(今杭州)。陆游闻宇文叔介死讯悲伤作有《余往与宇文叔介(?-1173)同客山南(利州路兴元府南郑,山南道梁州、兴元,今陕西汉中)。今年,叔介客死临安,十月夜忽梦相从,取架上书共读如平生;读未竟,忽辞去,留之不可,曰欲归,校药方。既觉,泫然不能已,因赋此诗》:“羁魂憔悴远相寻,髭断肩寒带苦吟。归校药方缘底事,知君死抱济时心。”十二月,到黎州市马的青羌首领奴儿结再度起事,攻占了河东的虎掌砦。权州事王昉多给金帛,亟遣还。同时,朝廷诏四川宣抚司,令成都府调二千人到黎州防守,抵御了青羌的侵扰。宣抚使虞允文说王昉贪功,怕其他地方照办,会惹出事来,朝廷下诏降了王肪的官。这年,领数万人活动于商、虢二州之间并已归顺南宋的寇邻联系虞允文,被虞允文笼络的寇邻因密谋泄露被金国暗中逮捕。

南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二月,陆游调回任蜀州通判。三月,吏部郎中宇文绍奕放罢。以言者论宇文绍奕知资州,刻隶书数十本及蜀货数万缗,以为苞苴,日趋权门,遍行请托,故黜之。

宇文绍奕,字卷臣,一作兖臣,南宋成都双流人。以承议郎通判剑州。民间乏食,宇文绍奕亲行山谷,随时措置,皆有条理。曾为吏部郎,李石(历知合州、黎州、眉州,皆以论罢,终于成都转运判官)作有《雨中花慢,次宇文吏部(宇文绍奕)赠黄如圭韵》。历知资州,晚守临邛、广汉(即汉州),有能名。后以谤黜,卒于家。

三、虞允文卒,赵雄、张栻崛起,范成大守蜀,宇文绍奕复职

淳熙元年(1174)六月,虞允文病逝。这月,陆游作有《题宇文子友所藏薛公鹤》。九月,陆游再通判蜀州。陆游作有《离成都后却寄公寿、(宇文)子友、德称》。十月,陆游任权荣州事。这月,请辞的范成大被任为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魏王赵恺判明州(宁波)。这年,王淮任翰林学士、知制诰。

淳熙二年(1175)正月,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范成大离开广西静江府(今广西桂林)。二月,召张栻知静江府(今广西桂林)兼经略安抚广南西路,所统州二十有五。这年,吐蕃青羌奴儿结还所虏生口三十九人,黎州与之盟,复听其互市,给赏归之。六月,四川制置使、知成都府范成大到任。范成大举荐陆游为锦城参议。闰九月,翰林学士、知制诰王淮任签书枢密院事。这年,范成大上言:“所虏未尽归我,岂可复与通好?”朝廷诏谪宇文绍直,编管千里外(谪放至远方州郡,编入当地户籍并由地方官吏管束);范成大迫于压力将陆游免职;宋孝宗召赵雄还朝任礼部侍郎。

淳熙三年(1176)正月,宋孝宗给赵恺增加食邑食实封,食邑八千户,食实封四千户。春,范成大以病乞辞。四月,四川制置司所辟承议郎禄柬之知黎州,上奏差遣本路兵马都监高晃统辖出守沈黎之兵。六月,陆游得闲差、主管天台山(在邛崃)崇道观。陆游作有《天台院有小阁,下临官道,予为名曰玉霄》诗:“竹舆冲雨到天台,绿树阴中小阁开。牓作玉霄君会否?要知散吏按行来。”自注:“予所领崇道观,盖在天台山(在邛崃)中玉霄峰下。”八月,赵雄升为礼部尚书兼侍读、给事中,授端明殿学士。王淮任端明殿学士同知枢密院事。九月,赵雄任签书枢密院事。十一月,赵雄升为同知枢密院事。这月,黎州再生变乱。

淳熙四年(1177)四月,宋孝宗为赵恺加官进爵,除荆南、集庆军节度使、行江陵尹、兼管内劝农使、兼沿海制置使、加食邑食实封、余如故。五月,朝廷准范成大离任。六月,范成大奉召离开成都还京,陆游送至眉州。八月,陆游在好友邛州州守宇文绍奕邀请下,重游临邛。

陆游作有《次韵宇文使君(宇文绍奕)山行(1177年8月)》:“城中望西山,爽气固可致。不如山中行,衣屦染浓翠。使君资格逸,铁马奏横吹。平郊何旷荡,修竹亦清閟。既闻苏门啸,遂挹浮丘袂。似嫌太清绝,开宴尽主意。戏留楚台云,宝靥斗姿媚。珠贯按歌声,泉涌发诗思。归来殊不倦,吏牍阅千纸。却笑江左人,把酒辄遗事。下客亦未衰,尚可提万骑。安能学胡公,危苦寄鹤翅。”

陆游作有《山中小雨,得宇文使君(宇文绍奕)简问尝见张仙翁乎?戏作一绝(1177年8月)》:“张仙(张仙指四川仙人张远霄)挟弹(张仙有以弹弓逐打凶神“天狗”,保护世人生儿育女的能力)知何往,清啸穿林但可闻。拾得铁丸无处用,为君打散四山云。”

陆游作有《次韵使君吏部(宇文绍奕)见赠,时欲游鹤山以雨止》:“蟆颐江上约同行,白鹤峰前辱寄声。青史功名男子事,后堂歌舞故人情。午瓯谁致叶家白,春瓮旋拨郎官清。登览不嫌鸠唤雨,十年芒屩惯山程。”

陆游作有《西岩翠屏阁》:“把酒孤亭半日留,西岩独擅鹤山(邛之白鹤山,古称四明山,距州城西七里)秋。也知绝境终难赋,且喜闲身得纵游。鹘起危巢时磔磔,鹿鸣深涧暮呦呦。人生适意方为乐,甲第朱门秖自囚。”

四、王淮掌朝政,打击蜀人张栻、刘焞、宇文绍寅、宇文绍奕

淳熙五年(1178)正月,以权礼部尚书的范成大以礼部尚书知贡举。这月,宋孝宗念陆游久外,趣召东下。这年春,青羌奴儿结投降安静寨官魏大寿。月,赵雄任为参知政事,王淮任为知枢密院事。陆游自蜀东归。期间,宋孝宗闻张栻治行,诏特进秩,张栻进直宝文阁。四月,范成大以中大夫拜官参知政事兼权监修《国史》、《日历》。五月,诏张栻以承事郎充秘阁修撰任荆湖北路转运副使、权发遣江陵军事府、主管荆湖北路安抚司公事、马步军都总管兼本路营田使宋孝宗闻张栻治行,且未尝叙劳,乃诏特转承事郎进直宝文阁。六月,廖季能置酒,约詹体仁(詹仪之)、张敬夫(张栻)登千山观,泛舟西湖,荷花虽未盛开,水光清净,自足销暑。视北牖洞之前有胜地,体仁(詹仪之)欲为小亭,名以招隐。这月,范成大遭谏官弹劾罢免,奉命主管祠观。闰六月,敬夫(张栻)北归有日,不及观斯亭之经始,独预书“招隐”二字以贻之(招隐亭中,詹体仁约廖继能饮酒。落之,水光山色,隐映万状,毕陈于尊俎之间。遂登北牖洞,扪崖剔藓,得唐刺史李渤宝历间题名,盖西湖最胜处也。回视题扁与石间留字,有怀张敬夫,矫首飞鸿,为之满引,并以所书‘招隐’二大字镵诸石云。淳熙戊戌闰月下澣)。期间,知建康府、江东安抚使、行宫留守刘珙属疾,请致仕。宋孝宗遣中使以医来。这月,潼川府路知怀安军(四川金堂县)宇文绍寅放罢,以本路帅臣王亢按其性资憸巧,不谨廉隅,屡逐所部见任官,而以亲旧充填窠阙,用为腹心,以侵渔百姓,故有是命。期间,荆湖北路转运使刘焞迁知静江府兼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刘焞问士于宣公(张栻),以公吴猎对。赵恺被特授为永兴、成德军节度使、雍州牧,依前开府仪同三司、判明州军州事兼管内劝农使、兼沿海制置使、加食邑食实封。七月,刘珙疾革,草遣奏言:“恭、显、伾、文,近习用事之戒,今以腹心耳目寄之此曹,朝纲以紊,士气以索,民心以离,咎皆在此。陈俊卿忠良确实,可以任重致远,张栻学问醇正,可以拾遗补阙,愿亟召用之。”既又手书诀张栻与朱熹,其言皆以未能为国报雪仇耻为恨。薨,年五十七。张栻作有《故观文建安刘公挽诗(四首)》。朱熹作有《祭刘共父(刘珙)shumi文》、《又祭刘共父shumi文》、《又祭刘共父shumi文》。八月,朱熹(1130-1200)差知南康军(今江西星子一带)兼管内劝农事。张栻途径袁州(今江西宜春),其从弟张枃(1140-1198)正知袁州,张枃新建成袁州州学,受袁州教授李中之请,张栻为之作《袁州学记》。是月,朱熹前往弋阳哭迎刘珙灵柩回崇安五夫。期间,张栻当与朱熹相见,张栻作有《祭刘shumi共甫》、《再祭》、《三祭》,并为朱熹所作的《宋故右朝议大夫充徽阁待制致仕、彭城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赠少傅刘公(刘子羽)神道碑铭》题额,落款为“承事郎充秘阁修撰、权发遣江陵军事府、主管荆湖北路安抚司公事、马步军都总管兼本路营田使、赐紫金鱼袋张栻篆额”。八月,陆游抵达临安(今杭州),接受宋孝宗召见。召对后,陆游任置司建州的福建路提举常平茶事。九月,张栻到任。是年秋,年六十三的姚宪卒,张栻作《祭姚端明(姚宪)文》,张栻改知江陵府兼荆湖北路安抚使,辛弃疾改任湖北路转运副使。詹仪之改荆湖南路提点刑狱。十月,郡守张枃建袁州州学三先生祠,祀周濂溪、二程兄,朱熹为之撰《袁州州学三先生祠记》。是月,赵雄拜官右丞相;王淮为枢密使,官太中大夫,恩数并同宰相。十一月,张栻作《桑梓帖》寄詹仪之:“栻到郡将两月···”。这月,陆游到达建安任所。十二月初一,在江陵知府、荆湖北路安抚使任上的张栻致提刑台簿尊兄的劄子《佳雪帖》:“栻敬以深冬佳雪应时,伏惟提刑台簿尊兄,趣装多余,神所相右,台候起居万福。栻正尔相望之远,敢几若时,尊生进德任道,以对休嘉。右谨具呈提刑台簿尊兄台坐。十二月一日,承事郞充秘阁修撰、权发遣江陵府劄子。”是月,周必大除礼部尚书兼翰林学士。是年前后,宇文绍奕知汉州。

五、刘焞zui王淮,张栻得zui刘大辩,不久逝世,宇文绍奕罢

淳熙六年(1179)春,刘焞辟公(吴猎)经略司准备差遣。三月,辛弃疾由湖北路转运副使改任湖南路转运副使,朱熹到知南康军任,张栻兼荆湖北路安抚使。这年春,信阳守刘大辩怙势希赏,广招流民,而夺见户熟田以与之。张栻劾刘大辨诈谖,所招流民不满百,而虚增其数十倍,请论其zui,不报。章累上,刘大辩易他郡,张栻自以不得其职求去。五月,盗李接起,陷容、雷、高、化、贵、郁林等州,吴猎请赏劳诛zui,刘焞于是录郁林功,诛南流县尉、郁林巡检,人人惊厉,争死斗,不逾时,盗悉就擒。尉(南流县尉),宰相王淮甥也。七月,刘焞被命以节制军马督捕,以吴猎辅行。刘焞于是大会将士,录郁林之功而诛南流县尉、郁林巡检与其州胥黄益、龙翼,人人警厉争死寇。寇穷之海,以有备不得前,生缚接及贼将彭四十诸人二百六十有五,与接之妻孥以献。六州八县平,建留屯以守。这月,知汉州宇文绍奕特降两官放罢,永不得与监司、知州军差遣。以言者论宇文绍奕在任举措僭侈,一意妄作,丑声播闻,故有是命。期间,信阳守刘大辩怙势希赏,广招流民,而夺见户熟田以与之。(张)栻劾刘大辨诈谖,所招流民不满百,而虚增其数十倍,请论其zui,不报。章累上,(刘)大辩易他郡,(张)栻自以不得其职求去。九月,张栻迁右文殿修撰。不久,张栻或赴福建武夷山,再回到江陵。张栻病危之际,仍手疏劝孝宗“亲君子远小人,信任防一己之偏,好e公天下之理。”这年秋,陆游陆游奉诏离建安任行至衢州,奏乞奉祠,暂留衢州皇华馆待命。十月,刘焞师还,辛弃疾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十一月,刘焞至自郁林,磔李接等于静江市,脍其肝心,以哭死事者。这月,周必大进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承旨。陆游得旨,无须面圣,改除朝请郎提举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直接到江西抚州赴任。十二月,陆游到抚州任所。年,宇文虚中之女(应是未赴金国的赵恬妻子)向南宋朝廷请谥,其陈请状称:“故父于建炎年间奉使金国,抗节不屈,被虏人锁系北去。至绍兴十六年,故父与氏亲兄师爰(宇文师瑗)同为翰林学士高谭(高士谈)等结集徒众,欲候虏主祭天,就行劫杀。志期恢复,不幸败露,致虏人将故父全家尽行杀戮。”宋孝宗下诏追赠宇文虚中开府仪同三司,谥号“肃愍”。

淳熙七年(1180)正月十二日,因平定李接有功,刘焞升为集英殿修撰,将佐幕属吏士进官、减磨勘年不等。月,刘焞(字文潜,成都人)移知江陵兼湖北漕臣。二月初二,张栻病卒于江陵府署,享年四十有八。“栻有公辅之望”、“孝宗闻之,深为嗟悼”、“四方贤士大夫往往出涕相吊,而江陵之民尤哭之哀”。项世安(1129-1208,江陵人)作《挽荆南师张左司(张栻)诗》。吕祖歉作有《祭张侍读(张栻)》,并作《文潜(刘焞)帖》致刘焞:“祖谦上覆。文潜至孝知府朝议兄,谨此附承慰唁。拳拳之意,不殊前幅。中甫昆仲,并想痛难胜,亦不及一一上状。祖谦上覆。”初六,诏张栻以右文殿修撰提举武夷山冲佑观。张栻葬湖南,辛弃疾作《送湖南部曲》以悼念。这年春,陆游别宇文绍奕,作有《好事近(次宇文卷臣韵·十二之三) 》:“客路苦思归,愁似茧丝千绪。梦里镜湖烟雨,看山无重数。尊前消尽少年狂,慵zhu送春语。花落燕飞庭户,叹年光如许。”初九,魏王赵恺薨于明州。三月,吴猎以功迁文林郎,为转运、刑狱使者所劾(刘焞移镇湖北,刑漕司遂劾吴猎吴猎坐降授修职郎),改主管广东路转运帐司。这月,吕祖谦复信与周必大,转告张栻病逝消息,并劝周必大帮助朱熹请祠。五月,周必大除参知政事。七月,吴猎以忧乞身(丁母忧九月,淮东总领、兼权知镇江府宇文子震特降一官。以丹阳县饥民攘夺,不即以闻故也。月,吴猎跣护还里。十月,陆游得旨,被命诣临安行在。这年冬,辛弃疾以“奸贪凶暴,帅湖南日虐害田里”“用钱如泥沙,杀人如草芥”被弹劾。辛弃疾调任隆兴府知府兼江西安抚使,刘焞任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十二月,言者论刘焞“骄蹇凶暴昨帅广西,盗发所部,自以为功,常有矜色。何伟有守城之功,而诬奏以zui;巡检黄怀德捕贼不职,法寺当以降两官,而刘焞擅行处斩。”前知潭州刘焞落职(刘坐褫职罢镇)。这月,陆游接召“许免入奏,仍除外官。”陆游归家山阴。

淳熙八年(1181)三月,陆游任提举淮南东路常平茶盐公事。同月,因给事中赵汝愚论陆游不自检饬,所为多越于规矩,屡遭物议,陆游被罢,回山阴。九月,赵雄罢相,请求外调,任观文殿大学士、四川制置使。王蔺为御史,以故事不可,上疏论之。赵雄乞免,改知泸南安抚使。

淳熙九年(1182)正月,朝请郎宇文子震特追两官勒停,坐任淮东总领兼权知镇江府日,妄用钱物数多,过例馈送故也。三月,臣僚论前知潭州刘焞在任时“过例馈送,妄有支费”,知潭州李椿条具来上,刘焞降两官,勒停。五月,陆游以朝奉大夫、主管成都府玉局观。九月,右丞相兼枢密院事王淮为左丞相,梁克家任为右丞相,周必大任为枢密院事,知衢州张枃任尚书兵部侍郎兼两浙西路安抚使。这年前后,刘焞知连州。

淳熙十年(1183)三月,知连州刘焞放罢,以臣僚论其“专务掊克,略无善状,受纳苗米,多取斛面,将出剩拨入常平仓,支破价钱,以充妄费,交通关节,变乱黑白”故也。不久刘焞去世。这年,吴猎服除,赴选,注辰州溆浦令。吴猎至是受命,慨然叹曰:“平南之役,帅属惟龚总、杨炤与仆三人。炤任督捕,总任居守,而始终同患则刘公与我耳。吾而不言,将为死公乎!”遂上书阙下,盛陈六州之功,谓犯不测者四,居甚难者六,且曰:“臣今不负刘焞,乃是不负陛下。”辞义慷慨,以忤时相不报。当上溆浦,念刘公(刘)诬谤未白,不往。

南宋宁宗庆元四年(1198)冬,陆游作有《思蜀三首(其二)(1198年11月)》:“二十年前客锦城,酒徒诗社尽豪英。才名吏部倾朝野,意气成州共死生(自注:吏部郎宇文绍奕衮臣,成州守宇文子震子友)。废苑探梅常共醉,遗祠访柏亦俱行。即今病卧寒灯里,欲话当时涕已倾。”

庆元六年(1200),或是宇文绍奕去世,陆游回忆起宇文绍奕,作有《宇文衮臣吏部:予在蜀,日与之游至厚,契阔死生二十年矣。庚申三月,忽梦相从如平生,怆然有赋(1200年3月)》:“英姿爽气宇邛州,虽古人中岂易求。六月长途将渴死,一天风雹起龙湫。”

 

 

 

 

 

 

 

宇文邦彦(1050前-1101后,字文褒)——宇文?中——宇文师?(?-1173,字叔介)——宇文绍弼、宇文绍奕(宇文卷臣,衮臣)——宇文子友(又名宇文子震)、宇文子英(宇文价)。

 

宇文邦彦(1050前-1101后,字文褒)——宇文闳中(字伯?)——宇文师种(中)——宇文绍寅、宇文绍直——或有宇文子重。

宇文邦彦(1050前-1101后,字文褒)——宇文粹中(字仲达)——宇文师牧(字德?)。

宇文邦彦(1050前-1101后,字文褒)——宇文粹中(字仲达)——宇文师献(字德济)——宇文绍训(或为宇文舜臣)。

宇文邦彦(1050前-1101后,字文褒)——宇文虚中(字叔通)——宇文师瑗(?-1146,字德和)、宇文师琮——过继子宇文绍节——宇文正甫(宇文子江)。

宇文邦彦(1050前-1101后,字文褒)——宇文时中(字季蒙)——宇文师申(字德闻)——宇文绍恭、宇文绍庄、宇文绍芳、宇文氏(张栻妻)。

宇文邦彦(1050前-1101后,字文褒)——宇文时中(字季蒙)——宇文师说(1117-1156,字德承)——宇文绍猷、宇文绍谔、宇文绍彭(或为宇文信臣,张栻外弟即妻弟)、宇文绍节——宇文景韩,宇文景修,宇文景琦,宇文景度、宇文景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