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浚传世书法作品的年代列表

(2023-06-21 09:07:14)
标签:

军事

历史

文化

分类: 张浚考证

张浚传世书法作品的年代列表

 

张浚(1097-1164),字德远,号紫岩,成都府路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人。北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进士。宋高宗、宋孝宗二朝右相,三次受命为都督(宣护)诸路军马,领导过张俊、韩世忠、刘光世、吴玠、刘锜、岳飞、杨存中、李显忠等抗金,是一位慨然以天下为己任的范仲淹式的抗金统帅,是南宋立国期间战外敌、平内乱最大的功臣,是南宋立国第一台柱。

1、作于绍兴元年(1131)九月间张浚《谈笑措置帖》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纸本,行书,纵31.5厘米、横38.2厘米)、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张丑《清河书画舫》和清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有载:知枢密院事兼川陕宣抚处置使张徳远(张浚)致书新任荆湖东西、广南路宣抚使兼知潭州吴敏《谈笑措置帖》又称《虔贼陆梁帖》:“浚再拜。防贼陆梁【陆梁指五岭之南地区,大致包括广东(含海南、香港、澳门)、广西和云南省东部、福建省西南部的部分地区】,出于州郡,养成端倪,渐以滋蔓。左右谈笑措置,招抚剿除,惬当事。会朝廷倚重巨镇,一听规谋,切望颐旨,早为之所,庶民获安居,为惠甚大。僭率,僭率。浚再拜。”

2、作于绍兴五年(1135)闰二月张浚《即日小雨帖》

  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张丑《清河书画舫》、清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载:右相张浚致左相赵鼎《即日小雨帖》:“浚咨目顿首再拜。即日小雨作寒,伏惟机政之暇,钧候起止,万福区区。已次丹阳,张期以今日相会岳,过太平,数日之闲事可决也。惟钱粮邈然无捱户帖,州县皆不敢催督,尚观望改易耳!将如之何?早夜思之。任今日责者诚难,内有轻举之谤,外防聚敛之责,终不若前时居庙堂者,偷安寡悔之为愈也。然则国家大计,又将如何?况吾侪被上厚恩,且天下所责望乎。凡有可致力者,更冀黙运于内。切祝,切祝。常州许笔甚佳,但毫极难得。已令计置余千万,为天下自爱不宣。浚咨目顿首再拜。元镇丞相老兄【钧座】。二十八日早,谨空。”

3、作于南宋高宗绍兴六年(1136)二月张浚《手字帖》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的宋人尺牍有右相张浚致左相赵鼎《手字帖》:“浚顿首再拜。领十九日手字,恭闻圣上以赤目不视朝一日,已即时作奏上问起居。想便安愈,不胜拳拳思念之怀也,即日伏惟钧候万福。仲古(折彦质,约1080-1160)枢密,练详明,事无过举,今庶事悉归右府,甚善。建康、镇江入纳甚盛。韩帅一军,已应副至五月二十五日。又椿下四十万贯,刘、张二军见取会实收支数目,余并封椿(度之余,皆封存不用,以备急需),不令分文加交,旦夕烦无虞,至军前亲自驱墨,督府更不擅支一钱。今事势比去岁又不同,只得一熟,尽可措置。相公切是安神养气,慎勿过忧。其它皆闲事,一切勿置之胸中也。至祝,至祝。上目疾已平,冀速示报,区区不宣。浚顿首再拜。二十一日晚。元镇丞相老兄。”

4、作于隆兴元年1161十二月张浚《早上封示帖》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清代乾隆时期编修《钦定四库全书》之(六艺之一录)和清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有载:张魏公(张浚)湖北、京西制置使虞允文的《早上封示帖》:“浚顿首再拜,今日早,上封示彬父回御前递论事劄子,圣意喜甚。伟哉!深切著明之论也。今士大夫才识学皆不到,而又重于为已,轻于谋国,尚焉足与图事哉。幸公留意川陕上流近事,及人才之可用,事机之可为,措置之可行者,归以告上。至望。二十日午。不宣。浚顿首再拜,彬父制置尚书友契台坐。”

5、作于隆兴二年1162五月张浚《远辱手翰帖》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清代乾隆时期编修《钦定四库全书》之(六艺之一录)、清吴升撰《大观录》 清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有载张徳远(张浚)致书宋孝宗的《远辱手翰帖》:“浚再启。远辱(避免耻辱)手翰(亲笔书札),良佩勤厚,治郡无补,丐祠。允荷上厚恩锡,以异数方具牢辞,未知所报,行李已出城,谋为湖湘寓居之计,笔脯为况。慰感,慰感。益远防集,唯祈加卫。浚再启。”

6、作于隆兴二年(1164)五月二十二日张浚《过严子陵钓台诗》

中国国家博物馆和浙江图书馆藏近世诗碑拓本、桐庐严子陵钓台诗碑【有汪应辰《跋张魏公钓台诗》题跋后加刻有明蒋承恩小楷题记一行,碑阴有清朝阮元行书题名四行】的张浚《过严子陵钓台诗》:“古木笼烟半锁空,高台隐隐翠微中。身安不羡三公贵,宁与渔樵卒岁同。”“中兴自是还明主(宋孝宗),访旧胡为(为何)属老臣(张浚)。从古风云由际会(时机),归欤聊复养吾真。紫岩张浚过严子陵钓台题,隆兴甲申五月二十有二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