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秦桧以张宗元、赵汾、张祁为突破口陷害张浚的事件脉络

(2023-05-10 15:58:53)
标签:

历史

文化

分类: 张浚考证

秦桧以张宗元、赵汾张祁为突破口陷害张浚的事件脉络

 

张浚(1097-1164),字德远,号紫岩,成都府路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人。北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进士。宋高宗、宋孝宗二朝右相,三次受命为都督(宣护)诸路军马,领导过张俊、韩世忠、刘光世、吴玠、刘锜、岳飞、杨存中、李显忠等抗金,是一位慨然以天下为己任的范仲淹式的抗金统帅,是南宋立国期间战外敌、平内乱最大的功臣,是南宋立国第一台柱。

一、韦氏回,秦桧报复罗织前臣罪名,张浚一贫如洗而得稍安

1、张浚上疏力论时事,秦桧,被御史中丞何若弹劾贬连州

绍兴十二年(1142)八月,经独相秦桧(1090-1155)奸助宋高宗赵构(1107-1187)以私卖国而履约和议,金国放还签书枢密院事何铸等使,徽宗及显肃皇后、宪节皇后的灵柩运至行都,太后韦氏1080-1159还慈宁宫。此前,宋高宗利用独相秦桧为迎回金国人质的母亲韦氏,全然不顾张浚(1097-1164)、赵鼎(1085-1147)、吕颐浩(1071-1139)、李纲(1083-1140)、韩世忠(1090-1151)、岳飞(1103-1142)、李光(1078-1159)、胡铨1102-1180)、张九成(1092-1159),以及兵部侍郎兼权吏部尚书张焘1092-1166率侍从官胡珵、朱松(朱熹之父)、张慎、凌景夏、常明、范如珪、冯时中、校书郎许忻、枢密院编修官赵雍,江东大使叶梦得、川陕宣抚使胡世将、从官晏敦复、魏矼、曾开、李弥逊、尹焞1071-1142吕本中、汪应辰、张致远、连南夫梁汝嘉、楼炤、苏符、薛徽言御史方廷实(?-1150)、枢密副使王庶(?-1143,连上六札子)等的反对,而屈辱卖国土以议和。是年闵帅程迈、谏官罗汝楫秉承秦桧的旨意弹劾胡铨“饰非横议”胡铨被除名编管新州(今广东新兴)。此前,枢密院编修官胡铨曾因反对卖国议和上疏斩秦桧、孙近、王伦以谢天下。期间,因绍兴讲解既成,上自执政大臣,下至台谏侍从,以为非是者稍稍引去,于是登显位,据要途者,皆阿附时宰以为悦。外之监司、郡守,或倾陷正人以希进。流入,逐客之落南者,其迹益危。潮守则劾奏赵丞相(赵鼎),湖南帅则阴中张魏公(张浚),儋耳则睥睨李大参(李光),舂陵则诬治王枢密(王庶),其他纷纷,不可胜数

绍兴十五年1145),贬在郴州的李光被贬至琼州李光孙女次子孟坚之女胡铨长子胡泳)。李光参知政事曾当着高宗面指责秦桧“壅蔽陛下耳目盗弄国权怀奸误国。

绍兴十六年(1146)七月,奉词据潭州(今长沙)的检校少傅、崇信军节度使、万寿观使张浚上奏备战抗金,秦桧大怒。张浚落节钺职名,罢去检校少傅、节度使、国公官爵,只保留文阶官特进、提举江州太平观,连州居住。此前,张浚因星变,欲力论时事以悟帝意,以其母计氏年高,言之必被祸,恐不能堪。计氏见其形瘠,浚具言所以,计氏诵其父咸绍圣初举制科策曰:“臣宁言而死于斧钺,不忍不言而负陛下。”张浚意遂决,即上疏言:“当今事势,如养大疽于头目心腹之间,不决不止;决迟则祸大而难测,决疾则祸轻而易治。惟陛下谋之于心,断之以独,谨察情伪,预备仓卒,庶几社稷有安全之理。不然,日复一日,后将噬脐,此臣所以食不下咽而一夕不能安也。”秦桧见之,大怒。御史中丞何若(1105-1150)即奏:“浚建造大第,强占民田,殊失大夫省愆念咎之礼。居常怨恨,以和议非便,惟欲四方多事,侥幸再进,包藏祸心,为害实大。望赐降黜,以为臣子喜乱徇私之戒。”故有是命。

绍兴十七年(1147)八月二十日,已贬居吉阳军(今海南崖县崖城三年赵鼎使人子赵汾(曾为张浚部下的广西经略使张宗元时遣使渡海以醪米馈赵鼎。秦桧令本军月具鼎存亡申尚书省,赵鼎知之遣人呼其子汾说:桧必欲杀我。我死汝曹无患不尔祸及一家矣。”赵鼎遗言求归葬,绝食而死年底前后,赵鼎子赵汾扶柩归葬老家衢州常山县。因惧秦桧淫威,沿途无人敢祭奠。独袁州通判汪应辰素衣草履,当路设祭,宣读祭文。

绍兴十八年(1148)夏,赵汾护赵鼎的灵柩回到衢州常山县。十一月,新州守臣张棣攻讦贬送新州管制胡铨与宾客唱酬对答,诽谤怨恨朝廷,胡铨再被贬至吉阳军。

2、秦桧禁私撰野史,张浚移永州,以一贫如洗免秦桧诬陷

绍兴十九年(1149),宋高宗命人为秦桧制画像,并亲自做赞;各郡都上奏说监狱已空。十二月,秦桧再次禁私撰野史,允许民间告发。

绍兴二十年(1150正月,秦桧上朝,殿司小校施全刺秦桧不中,被斩杀于市,秦桧自此出门必带侍卫;李光子李孟坚被人告发撰写李光的私史,贬至峡州,连坐八人。是月,李光、李孟坚私狱起。三月,胡安国弟之子(胡安国奉母命抚胡寅为己子居长胡寅因受李光案牵连(秦桧既忌胡寅,虽告老犹愤之,坐与李光书讥讪朝政落职),右正言章复劾胡寅不持本生母服不孝,谏通邻好不忠,责授胡寅果州团练副使、新州安置。

八月,(被贬在连州居住的)张魏公(张浚)贬零陵,有书数笈自随,谗者谓其中皆与蜀士往来谋据西蜀之书。高宗命遣人尽录以来。临轩发视,乃皆书册,虽有尺牍,率皆忧国爱君之语。此外唯葛裘布衾,类多垢敝。上(宋高宗)恻然曰:“张浚一贫如此哉!”乃遣使驰赐金三百两。秦桧令宣言于外,谓赐浚死。门生从者闻之,垂泣告公(张浚)。公(张浚)曰:“浚罪固当死,若果如所传,朝服拜命,就戮以谢国家可也,何以泣为?”问使者为谁,曰:“殿帅杨存中之子也。”公(张浚)曰:“吾生矣。存中吾故部曲,朝廷诚欲诛浚,必不遣其子来。”已而使者拜于马前,乃获赐金之命(《鹤林玉露》之《一贫如洗(张浚)之在秦也,开幕延贤,铸铜为印,形迹似稍专,故有以来谗者之口。然反因此得以自明,又赖赐金以自活,天果不佑忠贤乎?

绍兴二十二年(1152),秦桧罗织罪名制造了秦桧以诽谤朝政罪兴起王庶二子王之奇、王之荀兄弟、叶三省、杨炜、袁敏求四大狱案。

绍兴二十三年(1153),吕愿中告李光与胡铨诗赋唱和讥谤朝政被移置昌化军(今儋州)

    二、秦桧将死除异己,以张宗元、赵汾张祁为突破口陷害张浚

1、秦桧嘱漕臣张常先陷害张浚,用知潭州张侄女婿锡共察之

绍兴二十五年(1155),秦桧秉政十八年,富贵且极,老病日侵,将除异己者秦桧擅权久,大诛杀以胁善类(先是张浚、李光、王庶、胡铨、张九成、洪皓、李显忠、辛企宗相继贬窜,吕颐浩之子摭、赵鼎之子汾、王庶之子之荀、之奇皆不免)】。是年张常先除江西转运判官。豫章(今江西南昌)太守(知洪州)张宗元悖逆于秦桧秦桧以飞语伤人罪嘱漕臣张常先陷害。常先欲假他人之手行事。时张宗元因事道过九江,张常先檄义问拘其舟,叶义问投檄曰“吾宁得罪不为不祥。”张常先白,叶义问罢去。

七月,权尚书刑部侍郎张柄充敷文阁待制、知潭州。时张浚谪居永州桧犹忌浚,故俾侄女婿湖南提举官锡共察之。常先告讦知洪州张宗元与张浚书并寿诗汪召锡莫汲并告讦衢州寄居官宋太祖赵匡胤五世孙赵德昭玄孙有谤讪言语

八月丁丑,申严诬告加等法。辛巳,命大理鞫赵汾及交通赵令衿看秦桧所作《家庙记》顺口说出“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被人告发赵忠简(赵鼎)之子(汾)以起狱,(秦桧)谋尽覆张忠献(张浚)、胡文定(胡安国)诸族,棘寺奏牍上矣汾就逮,自分必死,然竟不知加以何罪,嘱其家曰:此行无全理。脱幸有恩言,当于馈食中置肉笑靥一,以为信,毋忘!

九月,汾既入狱,月无所问,直日施惨酷,求死不可得。

2、秦桧以赵汾、张祁交结事拷掠汾令诏其自诬与张浚谋大逆

绍兴二十五年(1155十月甲申,国子正莫汲、大理评事莫濛并罢。殿中侍御史徐嚞言:赵令衿与莫汲评论日月无光,若非平日交结之深,岂肯披露心腹,遽发是言今赵汾已送狱,而莫汲在朝列,莫濛为寺官,若不区处,则狱吏观望,不尽实情。故有是命。御史徐论奏赵汾为赵令衿送行并赠以礼物有奸谋诏赵汾送临安大理寺把赵令衿关押在南外宗正司乙酉,右正言张扶言:右承议郎张祁(张孝祥父亲)缘其兄邵奉使,遂叨一命,乃私犯其嫂,以致有娠,于蓐中阴杀以灭口,胡寅从而庇之。且寅之为人凶悖险诈,专事胁持,范宗尹、赵鼎之徒畏之如鬼。伏望付于有司,正其罪,以快天下公论。诏大理寺根治秦桧使徐嚞、张扶论赵汾、张祁交结事,先捕汾下大理寺张常先审理张宗元案株连到张浚捕捉赵汾交付到临安大理寺拷掠无全肤,令诏赵汾自诬与永州居住张浚、昌化军安置李光、新州安置胡寅谋大逆,凡一时贤士五十三人,秦桧所恶者皆与。命大理鞫张附丽胡寅狱。乙未,幸秦桧第问疾。夜,桧讽右司员外郎林一飞、台谏徐嘉张扶等请拜熺为相。丙申,进封桧建康郡王,熺为少师,并致仕。命汤思退兼权参知政事。是夕,桧薨【秦桧时已病,坐格天阁下,吏以牍进,欲落笔,手颤而污,亟命易之,至再,竟不能字(赵汾狱上,而桧已病不能书矣。其妻王在屏后摇手曰:勿劳太师。”秦桧犹自力,竟仆于几,遂伏枕数日而卒。狱事大解,诸公仅得全。辛丑,徙殿中侍御史徐嚞、右正言张扶皆出为他官。期间,一日正昼,置暗屋,仰絣之,使视椽榱,偶见屋上一窍如钱,微有日影,须臾稍转射壁上,有一反字。(赵)汾解意,亟承异谋,遂得小梃,惟数晷以待尽。忽外致食于橐,满其中皆笑靥,汾泣曰:吾约以一,而今乃多如是,殆绐我。既而狱吏皆来贺,汾即日脱械出,则桧声钟给赙办理丧事矣。是时忠献(张浚)居永,亦微闻当路意。赵汾既系,忠献(张浚)昕夕终日不自安,且念为太夫人忧,不敢明言。忽外间报中都有人至,亟出视,一男子喘卧檐下,殆不能言。方吉凶叵测,众环睨缩颈忠献素坚定,于是亦色动。有顷,掖之坐,稍灌以汤饵而苏,犹未出语,亶数指腰间,索之得片纸。盖故吏闻桧讣,走介星驰,至近郊,益奔程欲速,是以颠蹙张魏公(张浚)谪居永州,为秦相所忌,欲置死地,公(张浚)绝忧之。此客忽排闼入曰:“知公以时相忧,故来奉告。彼乃死人,了无足虑矣。时公当复旧物,福未艾也。”。顷刻之间,堂序欢声如雷。

十一月乙巳朔,追封桧申王,谥忠献,赐神道碑,额为“决策元功,精忠全德”。戊申,夺赵汾二官。壬子,以敷文阁直学士魏良臣参知政事。癸亥,合祀天地于圜丘,大赦。甲子,幸秦桧第临奠。乙丑,复洪皓官,释张祁狱。是月,赵汾及李孟坚、王之奇等自便。

十二月甲戌朔,诏曰:“台谏宪之地,比用非其人,党于大臣,济其喜怒,殊非耳目之寄。朕今亲除公正之士,以革前弊。继此者宜尽心乃职,毋合党缔交,败乱成法,当谨兹戒,毋自贻咎。”诏张浚、折彦质、万俟禼、段拂听自便。特进、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永州居住张浚,降授左朝请大夫,提举临安府洞霄宫、彬州居住。量移李光州安置。乙亥,复以万俟禼为资政殿学士,提举万寿观兼侍读。戊寅,郑亿年责建武军节度副使、南安军安置。壬午,诏前后告讦者莫汲、汪召锡、陆升之(陆游从兄)等九人除名,广南诸州编管。甲申,召孟忠厚奉朝请。命胡寅、张九成等二十八人并令自便,仍复其官。丙戌,以刘锜知潭州。甲午,以敷文阁待制沈该参知政事。丙申,复张浚、折彦质、赵汾、叶三省、王趯李光门人、刘岑官。移胡铨衡州特进、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和国公张浚复观文殿大学士。诏特进、观文殿大学士、和国公张浚判洪州浚以母忧不赴。

    绍兴二十六年(1156)三月,张紫岩(张浚)谪居十五年,忧国耿耿,不替昕夕。适权奸(其秦桧)新毙(绍兴二十五年十月),时宰(参知政事汤思退)恃虏好而不固圉,紫岩(张浚)方居母丧,上疏论事,朝廷以为狂,复诏居零陵。一日,慨然作几间丸墨并常支筇竹杖二铭,以寓意。墨之铭曰:“存身于昏昏,而天下之理因以昭昭,斯为潇湘之宝,予将与之归老。”而逍遥杖之铭曰:“用则行,舍则藏,惟我与尔;危不持,颠不扶,则焉用彼。”或录以示当路,大怒,以为讽己,将奏之,会病卒,不果。它目,陈正献(俊卿)为孝皇诵之,摘其一铭,书于御杖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