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浚以杰出之军需财赋筹措能力救亡南宋、为朝廷减负(续二)

(2023-04-06 17:04:57)
标签:

军事

历史

文化

分类: 张浚考证

紧接上文:张浚以杰出之军需财赋筹措能力救亡南宋、为朝廷减负(续二)


六、张浚隆兴北伐以战促和,致宋孝宗二代顺利接班,减与金之输纳

绍兴三十二年(1162)正月,在金海陵王完颜亮南侵失败后,宋高宗在建康犒军,有乘胜求和的念头。时刘锜病重,人们都把希望寄托在时判建康兼行宫留守张浚的身上,然而宋高宗不用张浚。闰二月十九日,判健康府、江南等路安抚使张浚言“……诏健康府四万贯,镇江府三万贯,江阴军、太平州、江鄂州、荆南府各支二万贯,打造舟船,限七月以前了毕”。镇江府率先造船24艘,镇江守臣赵公称减三年“磨勘”(磨勘,宋代时对官吏审核、考课、铨选而决定升迁降黜的制度),水军副统制减二年。月,给张浚钱十九万缗,造沿江诸军战舰。五月,任命张浚专一措置两淮事务兼两淮及沿江军马(兼节制建康、镇江府、江州、池州、江阴军军马),全面负责江淮防务。六月初三,皇太子赐字元永,宰臣率百官诣文德殿,拜表贺立储,翰林学士洪遵等十六人以皇太子正位东宫告庙礼毕,同班上殿称贺,实欲致恋轩之意。宋高宗曰:“朕在位,失德甚多,更赖卿等掩覆。”十一日(壬午),赵构将皇位禅让给养子赵昚,自己作为太上皇帝退居德寿宫,宋孝宗即位。七月,宋孝宗召张浚入见,改容曰:“久闻公名,今朝廷所恃唯公。”即以张浚为少傅、江淮宣抚使,封魏国公。十一月,赐忠义军统制皇甫倜军帛五千匹、绵万两。免杨存中所献酒坊逋负钱四十万缗。

    南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正月初九,张浚升任枢密使、都督江淮东西路军马【都督建康、镇江府、江州、池州、江阴军军马】,开府建康。四月二十二日,应张浚之请,诏差江东漕臣向子忞兼都督府随军运副。二十三日,诏令给江淮都督府白金(银)二十五万两为军费。二十四日,张浚言,乞支降一年岁币应副使用。诏令左藏库将见桩管岁币银二十五万两先次降付都督府,绢续次支降。二十八日,张浚命令邵宏渊率军驻扎盱眙。五月,宋孝宗诏令张浚指挥宋军向淮东地区的金兵发起主动进攻。张浚部署李显忠与邵宏渊两军十三万北伐。初七,李显忠收复灵壁县(今属安徽)。邵宏渊驻扎虹县(今安徽泗县),金军抵御。十二日,张浚渡江视师。二十四日,宋孝宗和张浚发动符离之战,因两将不和而失败,但通过张浚“以战止战”助力赵昚二代顺利接班。宋孝宗下诏亲征。以张浚兼都督荆、襄军马。张浚以刘宝为镇江诸军都统制。六月,宿师之还,士大夫皆议张浚之非。张浚乞致仕,且请通好于金;宋孝宗不许,赐浚书曰:“今日边事,倚卿为重,卿不可畏人言而怀犹豫。前日举事之初,朕与卿任之,今日亦须与卿终之。”在太上皇的干预下,宋金再次议和。因张浚经略两淮,最终帮助宋孝宗完成了“以战止战”顺利接班和太上皇赵构“以战促和”顺利交班的目的,为南宋朝廷再次作出了不懈努力。宋孝宗以符离师溃,乃议讲和。以观文殿大学士汤思退为醴泉观使兼侍读。张浚自盱眙还扬州。月,以汤思退为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罢江、淮宣抚司便宜行事。九月冬,陈俊卿及张浚子张栻到行在所,张浚请宋孝宗临幸建康,以动中原之心,用师淮壖,进舟山东,以遥为吴璘之援。宋孝宗见陈俊卿等,问张浚动静饮食颜貌,曰:“朕倚魏公如长城,不容浮言摇夺。”十月,命廷臣议金帅所言四事,其说不一。宋孝宗四:“四州地及岁币可与,名分、归正人不可从。”十一月庚子(十三日),因汤思退请而遣王子望等为金国通问使,龙大渊副之,许割弃四州,求减岁币之半。辛丑(十四日),诏侍从、台谏于后省集议讲和、遣使、礼数、土贡四事,仍各荐可备小使者。十二月乙丑(初八),张浚入见,力言金未可与和,请宋孝宗幸建康以图进兵。宋孝宗乃手诏王之望待命境上,令胡昉等先往谕金帅以四州不可割之意;如必欲得四州,则当追还使人,罢和议。丁丑,以汤思退为尚书左仆射,张浚为右仆射,并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张浚仍都督江淮东西路军马。汤思退始终与张浚不合,张浚以雪耻复仇为志,汤思退每借保境息民为口实

隆兴二年(1162)正月,金仆散忠义复以书来。三月丙戌朔(初一),诏张浚视师于淮,又诏王之望等以币还(宋孝宗手批王之望等并一行礼物并回)。丁亥(初二),宋孝宗诏荆襄、川陕帅臣严边备,毋先事妄举。卢仲贤除名,械送郴州编管。汤思退恐,奏请以宗社大计,奏禀上皇而后从事。宋孝宗批示三省曰:“金无礼如此,卿犹欲言和。今日敌势,非秦桧时比,卿议论秦桧不若。”汤思退大骇,阴谋去张浚。汤思退令王之望、龙大渊驿疏兵少粮乏,楼橹、器械未备,人言委四万众以守泗州,非计。宋孝宗颇惑之,(三月十八日)乃命张浚行边,还兵罢招纳。庚戌(二十五日),以户部侍郎钱端礼为淮东宣谕使,吏部侍郎王之望为淮西宣谕使。诏抚谕两淮军民。期间,在太上皇的干预下,南宋与金再次和议四月二十三日,降授特进、尚书右仆射兼枢密使张浚可罢尚书右仆射,特授少师、保信军节度使、判福州,以张浚自劾求去故也。五月,张浚留平江(今苏州),凡八上疏乞致仕。尔后,张浚辞新命,恳求致仕。宋孝宗察张浚之忠,欲全其去,改授醴泉观使闲差。是月,张浚既去,犹上疏论尹穑奸邪,必误国事,且劝上务学亲贤。或勉浚勿复以时事为言,张浚曰:“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吾荷两朝厚恩,久尸重任,今虽去国,犹日望上心感悟,苟有所见,安忍弗言。上如欲复用浚,浚当即日就道,不敢以老病为辞。如若等言,是诚何心哉!”

八月十五日,值孟秋家奠(中元节祭祖),跌地得疾。二十二日,张浚始寝疾。期间,知饶州王十朋专程到余干拜谒张浚,张浚已病重,不能相见。张浚知来日不多,手书付二子张栻(字敬夫)、张杓(1136-1205,字范夫)曰:“吾尝相国,不能恢复中原,雪祖宗之耻,即死,不当葬我先人墓左,葬我衡山下足矣。”二十八日子时,张浚忧愤成疾,病逝余干养正堂。讣闻,宋孝宗震悼,辍视朝,赠太保。 十二月宋、金达成新的和议条款致,两国关系不再是君臣,南宋朝廷每年给金国的钱财不再称岁贡,而称岁币,银从25万两减到20万两,绢由25万匹减少到20万匹。

南宋孝宗乾道元年(1165)六月,洪适除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宋孝宗谕参政钱端礼、虞允文曰:“三省事与洪适商量。”东西府始同班奏事。八月,洪适拜参知政事。谏议大夫林安宅以铜钱多入北境,请禁之,即蜀中取铁钱行之淮上。事既行,适言其不可。宋孝宗问之,洪适曰:“今每州不得千缗,一州以万户计之,每家才得数百,恐民间无以贸易。且客旅无回货,盐场有大利害。”宋孝宗以为然,乃寝前命,但于蜀中取十五万缗,行之庐、和二州而已。

乾道二年1166),会子成为货币总计九百八十万道南宋每年向金输纳银二十五万两,娟二十五万匹。乾道三年1167供养军队三十二万三千三百一人。年,安、郢两地夏秋两税共收五万余硕,其中“黑豆喂牛,大麦、稻谷充马料,所有小麦、粟、谷杂豆粜发价钱,赴左藏南库送纳”。孝宗时岁入达六千五百万贯北宋最高值神宗时六千万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