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潭州岳麓书院张栻的葵轩故事
(2022-11-10 10:57:22)
标签:
历史文化 |
分类: 张栻考证 |
南宋潭州岳麓书院张栻的葵轩故事
一、张孝祥任职潭州,张栻与张孝祥晚酌于葵轩,张孝祥驻足葵轩观笋
南宋孝宗隆兴二年(1164)正月,经右相张浚(1097-1164)推荐,张孝祥(1132-1170)被征召赴临安。二月,张孝祥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三月,张孝祥以敷文阁侍制兼都督府参赞军事,领建康留守(知建康府)。三月至四月初,张孝祥作“张浚罢席而入”的《六州歌头》诗。八月二十八日,张浚行至江西余干,病重而卒。九月,汤思退都督江淮军马。十月,诏王佐充都督府参谋官。是月,张孝祥被罢,权荆湖南路提点刑狱公事(置司衡州)。张孝祥协助张栻营葬张浚、张杓于潭州宁乡县的龙塘官山之麓。十一月,张栻将父葬毕,徙居衡阳。是月中旬,宋金达成和议。
南宋孝宗乾道元年(1165)正月,黄祖舜主管太平、兴国二宫。三月,刘珙(1122-1178)以敷文阁待制知潭州、荆湖南路安抚使,黄祖舜卒。张栻主教于岳麓书院和城南书院。六月,张孝祥复官,以集英殿修撰、知静江府兼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乾道二年(1166)六月,张孝祥被谗言落职。乾道三年(1167)三月底,张孝祥改知潭州、权荆湖南路提点刑狱公事。张栻《安国(张孝祥)晚酌葵轩分韵得成字》:“桐花三月寒,风雨满江城。使君晚被酒,千骑过友生。名谈宿雾卷,逸气孤云横。挥斥看墨妙,笑语皆诗成。人物有如此,尔辈赖主盟。更呼南邻客,共此樽酒倾。爱我庭下竹,头角方峥嵘。永怀冰雪姿,宁复世俗情。新篇一湔祓,凡木不足程。愿言谨封殖,岁晚长敷荣。”四月,张孝祥作《葵轩观笋》:“葵轩新笋生,戢戢水苍玉。脱箨便林立,尔辈殊窘束。黄梅四月雨,念子亦良苦。十二凤凰鸣,秋风何处声。”乾道四年(1168)七月,张孝祥复敷文阁待制,徙知荆南并任荆湖北路安抚使。秋八月,张孝祥自长沙前往荆州。乾道五年(1169)二月,主教潭州的张栻权发遣知严州。
吕胜己(公元1181年前后在世)《鹧鸪天·记得追游故老家》:“记得追游故老家,红莲幕府在长沙。放船桥口秋随月,走马春园夜踏花。思往昔,谩咨磋,几番魂梦转天涯。葵轩老子今何在,岳麓风雩噪暮鸦。”吕胜己,字季克,建阳人,父吕祉。从张栻、朱熹讲学。曾任为湖南干官,历江州通判,知杭州。淳熙八年辛丑(1181),知沅州,坐事放罢。罢官后至长沙。
曹彦约(1157-1229)《盘谷胡季随(胡大时)挽章二首》:“天地开南学,葵轩接五峰(指胡宏)。淳熙亡一鉴(指张栻),盘谷有真踪。庭立心传鲤,门乘玉润龙。风流遮不断,堂斧若为封。”
胡大时(约1145-1210后),字季随,又名常惺,号盘谷,福建建宁府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湖湘学派奠基人胡安国(1074-1138)之孙,胡宏(1102-1161)之子。从张栻学,张栻以女妻之,张氏生二子胡覃黻、胡覃黼。张栻卒,胡大时师陈傅良,又交朱熹,问难不遗余力。
姚镛(1191-1270后),浙江剡溪(今嵊州)人,字希声,号雪蓬,一号敬庵,姚宪(1119-1178)姪孙。南宋宁宗嘉定十年(1217)进士。娶周氏,生二子:湘、茫,俱先母而卒。南宋理宗绍定元年(1228),为吉州判官。绍定二年(1229)春,周氏卒。年冬十月,妾生一子,名继周,以继周氏。绍定三年(1230),姚镛由吉州判官任上转迁万安县令。是年,继周夭亡。绍定四年(1231)秋冬间,姚镛被升调至赣州任监丞(通判)。刘克庄作有《寄章贡姚别驾》、《寄章贡姚使君》,戴复古作有《赣州呈雪篷姚使君》。绍定五年(1232),姚镛因镇压赣地“峒寇”而由赣州通判擢赣守,姚镛作有《寄赵东野,时以帅檄抚定赣叛》。绍定六年(1233)四月十九日都省札子:“知赣州姚镛申兼提举南安军、南雄州、汀州兵甲司公事。十一月,因忤帅臣陈子华(陈韡)贬衡阳,宋理宗诏知赣州姚镛、知兴国军王相各追五秩,内姚镛安置衡州、王相安置岳州。十二月,戴复古赶赴赣州送行,并赋词《沁园春·送姚雪篷之贬所》,后有《怀雪蓬姚希声使君》。期间,姚镛继娶潭州长沙张氏女,葵轩先生岳父也。姚镛自谓“既谪衡,杜门省咎。”南宋理宗端平三年(1236),戴复古辗转至衡阳再访姚镛。南宋理宗嘉熙元年(1237),“天恩下释湘纍客”,姚镛“甫得自便”始离贬所。宝祐二年(1254),欧阳守道作有《题姚雪篷作张子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