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张浚献卖田及卖度牒钱六十三万缗助国用(并非是张俊)
(2022-09-05 15:28:47)
标签:
军事历史文化佛学 |
分类: 张浚考证 |
是张浚献卖田及卖度牒钱六十三万缗助国用(并非是张俊)
一、记载“献上卖田及卖度牒钱六十三万缗助国用”的三个不同版本
1、《宋史·卷二十九》之(高宗六)载:“(绍兴十一年)三月庚子朔,张俊进鬻田及卖度牒钱六十三万缗助军用。”
2、《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三十九)载:“(绍兴十一年)三月庚子朔,观文殿大学士、左宣奉大夫、福建路安抚大使、知福州张浚言:‘朝廷调发大军,用度至广。臣至州措置,出卖官田及以诱寺院变易度牒,共得六十三万缗。节次起发,少助国用。’诏(张)浚一意体国,识大臣体,令学士院降诏奖谕。”
3、《宋史全文》,全名《宋史全文续资治通鉴》(卷21)载:“(绍兴十一年)三月庚子朔,福州路安抚大使、知福州张浚言:‘朝廷调发大军,用度至广。臣本州措置,出卖官田及劝诱寺院变易度牒,共得六十三万缗。节次起发,少助国用。’”
从所记载事实的详实性看,是张浚献上卖田及卖度牒钱六十三万缗助国用而不是张俊。
二、绍兴十一年,张浚献上卖田及卖度牒钱六十三万缗助国用的背景
1、宋高宗、秦桧卖国和议因金国主和派完颜昌被杀而撕毁和约
绍兴八年(1138)三月,秦桧被任命为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十月,宰执入见,秦桧独留身,言:“臣僚畏首尾,多持两端,此不足与断大事。若陛下决欲讲和,乞颛与臣议,勿许群臣预。”宋高宗曰:“朕独委卿。”秦桧曰:“臣亦恐未便,望陛下更思三日,容臣别奏。”又三日,秦桧复留身奏事,宋高宗意欲和甚坚,秦桧犹以为未也,曰:“臣恐别有未便,欲望陛下更思三日,容臣别奏。”宋高宗曰:“然。”又三日。秦桧复留身奏事如初,知上意确不移,乃出文字乞决和议,勿许群臣预。赵鼎赵鼎因立嗣、反对出卖祖宗地等原因力求去位,以少傅出知绍兴府。秦桧独揽大权,决意议和。十一月,宋高宗下诏与金议和,百官多认为金朝之言不可信。秦桧擢升中书舍人勾龙如渊为御史中丞,排挤朝中反对和之人。吕本中、张九成、冯时行、胡铨等皆被贬出朝。十二月,金派张通古、萧哲出使南宋,通告宋廷“先归还河南,册封高宗为帝,余事再慢慢商议”。宋高宗以“居丧期难行吉礼”为由,让秦桧率朝臣去驿馆接收国书。以赵鼎为醴泉观使。是月,右通直郎枢密院编修臣胡铨,谨斋沐裁书,昧死百拜,献于皇帝陛下,说:“夫天下者,祖宗之天下也;陛下所居之位,祖宗之位也。”强烈发对卖国求和。监察御史方庭实上疏宋高宗,反对向金人屈辱求和,有言:“天下者中国之天下,祖宗之天下,群臣、万姓、三军之天下,非陛下之天下。”
绍兴十年(1140)正月,宋廷遣莫将等充迎护梓宫、奉迎两宫使。四月,韩肖胄罢。五月,金人背盟(金熙宗命完颜宗弼为前敌总指挥,率军争抢河南、陕西等地),分四路入侵,河南、陕西等地相继沦陷。宋高宗下诏列举完颜宗弼罪状。御史中丞王次翁奏:“以前国事无人主议;若事态稍变就换宰相,未必妥当。”宋高宗深信不疑,秦桧的相位愈加稳固。六月,秦桧上奏,和议已变,支持讨伐金朝,终未行。福建路宣抚大使张浚言:“臣窃念自群下决回銮之计,国势不振。事机之会,失者再三。向使敌出上策,还梓宫,归两殿,供须一无所请,宗族随而尽南,则我德敌,必深和议不拔。人心懈怠,国势浸微,异时衅端卒发,何以支持?臣知天下非陛下之有矣。今幸上天警悟,敌怀反复,士气尚可作,人心尚可回。愿因权制变,转祸为福,用天下之英才,据天下之要势,夺敌之心,振我之气,措置一定,大勋可集。”继闻淮上有警,连以边计奏知,又条画海道舟舡利害,宋高宗嘉张浚之忠,遣中使奖谕(条陈海道舟船利害,宋高宗嘉之)。闰六月,张浚时大治海舟至千艘,为直指山东之计,以俟朝命(张浚受命在福州造舟千艘)。从泉州归来的赵鼎又上书议论时政,秦桧怕赵鼎重新被起用,令御史中丞王次翁劾赵鼎贪污都督府十五万缗钱,右谏议大夫何铸亦再疏论之,赵鼎被剥夺特进官阶,降授左中大夫、秘书少监,分司西京,兴化军(福建莆田)居住。同月,再贬赵鼎漳州居住,又贬清远军节度副使、潮州安置。七月,宋军诸路战线捷报不断:张俊攻克亳州,王胜攻克海州,岳飞败兀术于郾城。八月,秦桧力主和议,张九成、喻樗、陈刚中、凌景夏、樊光远、毛叔度、元盥等七人尝不主和议,皆降黜之。蔡州、郑州、淮宁府等地再次落入金人之手。是年,赵鼎为秦桧所排,得泉州。是时张浚福州。赵鼎、张浚相见,因说及曩日之事,赵鼎方知为秦桧所中,相与太息而已(及赵鼎为侵害所倾,出知泉州,过福州,与张浚相见,语及当时荐代之事,二公始豁然无疑)。秦桧让御史中丞王次翁弹劾赵鼎治郡废弛,宋高宗召赵鼎回临安提举洞霄宫。
绍兴十一年(1141)正月,完颜宗弼率军犯寿春,城破。宋高宗派刘锜率军渡江往援淮西,又派、杨沂中张俊、王德等部进军以与刘锜相应阻遏金军,命岳飞军东进至江州,以便策应。二月初,杨沂中部、张俊部王德先后渡江,击败金军,会师和州(今安徽和县),攻克和州,又败韩常于含山县(今属安徽)东,败宗弼于昭关(今含山县西北)。从和州等地撤退的金军至柘皋镇(今安徽巢县西北)。因柘皋地势平坦,金军遂分左、右两翼,夹道而阵,以发挥其骑兵优势。宋将刘锜、张俊、王德、杨沂中等相继赶到柘皋。柘皋之战后,金军北撤。三月初一,福州路安抚大使、知福州张浚言:‘朝廷调发大军,用度至广。臣本州措置,出卖官田及劝诱寺院变易度牒,共得六十三万缗。节次起发,少助国用。同月,张俊会同杨沂中、刘锜等引兵赴援北撤金军必经路上的濠州(今安徽凤阳附近),杨沂中与王德军遭伏大败。因岳飞、韩世忠两军正在赶来,临近的刘锜军未受损失,完颜宗弼遂在烧杀抢掠之后,退出濠州,渡淮北归。四月,宋廷借赏柘皋之捷,召韩世忠、张俊、岳飞三大将赴行在。壬辰,宣布韩世忠改官枢密使,岳飞改官枢密副使。七月,南宋以刘光远为正使、曹勋授成州团练使为节度副使使金聘定和议。九月,宋将吴璘攻下秦州(今甘肃天水),宋廷以金字牌逆命班师。十月初,川陕宣抚司都统制杨政率军至宝鸡(今属陕西)城下,攻克宝鸡。同月,宋廷派魏良臣为禀议使赴金。是月,曹勋升容州观察使、知閤门事兼权枢密副都承旨,充大金贺元旦送伴使。是月,秦桧让谏官万俟卨弹劾岳飞,张俊又诬告岳飞部将张宪谋反,岳飞父子被押送大理寺。十一月,范同罢。责降李光为建宁军节度副使、藤州安置。金帅兀朮遣审议使萧毅、邢具瞻与魏良臣等偕来。范同分司、筠州居住。罢判大宗正事士亻褭、同知宗正事士撙,申严戚里宗室谒禁。金国审议使萧毅、邢具瞻随魏良臣入宋,提出和议条件(金使萧毅邢具瞻二人偕魏良臣至宋许以淮水为界岁币银帛二十五万匹两并欲割宋唐邓二州特遣二人来审定可否)。萧毅等入见,始定议和盟誓。宋高宗命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何铸为报谢进誓表使,以容州观察使曹勋为报谢副使出使金国,一来给金国送誓表,二来请求金国归还赵佶梓宫和自己生母韦太后。以张浚为检校少傅、崇信军节度使、万寿观使。与金国和议成,立盟书,约以淮水中流画疆,割唐、邓二州畀之,岁奉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休兵息民,各守境土。诏川、陕宣抚司毋出兵生事。此后双方执行“每年皇帝生辰并正旦,遣使称贺不绝。”十二月,兀朮遣何铸等如会宁见金主,且趣割陕西余地。遂命周聿、莫将、郑刚中分画京西唐邓、陕西地界。赐岳飞死于大理寺,斩其子云及张宪于市,家属徙广南,官属于鹏等论罪有差(因岳飞反对议和,秦桧便诬告岳飞谩侮先皇、意图谋反,又以受诏不救淮西等罪名,将岳飞赐死狱中)。
绍兴十二年(1142)二月,端明殿学士何铸、容州观察使曹勋进誓表。三月,金遣左宣徽使刘筈至宋,对宋高宗进行册封礼,对宋高宗进行册封礼,金国答应送归宋高宗母韦后及宋徽宗赵佶灵柩。时金熙宗诏尚书省移文宋国,理索资政殿学士、提举亳州明道观郑亿年和张中孚、张中彦、杜充、张孝纯、宇文虚中、王进家属,发遣徽猷阁待制、前知陈州李正文(李正民)、右迪功郎、前开封府推官毕良史还宋,惟前观文殿学士、东京留守孟庾去留听其所欲。四月,王次翁为奉迎扈从礼仪使赴宋、金边境迎接宋高宗生母韦太后南归。五月,宋高宗、秦桧诏资政殿学士、提举亳州明道观郑亿年赴行在奏事。七月,朱弁、张邵、洪皓南归。八月,以御史中丞万俟卨任参知政事充大金报谢使。是年秋,宋高宗、秦桧下诏派中使往闽中通知遣宇文虚中的家属往行在再去金国,时宇文虚中之子宇文师瑗(宇文德和)仕福建转运判官,张元干为宇文德和(宇文师瑗)作《临江仙·送宇文德和被召赴行在所》:“露坐榕阴须痛饮,从渠叠鼓频催。暮山新月两徘徊。离愁秋水远,醉眼晓帆开。泛宅浮家游戏去,流行坎止忘怀。江边鸥鹭莫相猜。上林消息好,鸿雁已归来。”期间,郑亿年和张中孚、张中彦、杜充、张孝纯、王进家属和宇文师瑷等宇文虚中家族携家北去金国。八月,金国放还签书枢密院事何铸等使,徽宗及显肃皇后、宪节皇后的灵柩运至行都,太后还慈宁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