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皇后、史弥远续违背南宋张浚“庙胜之道”思想
(2022-05-10 16:37:14)
标签:
历史文化 |
分类: 张浚考证 |
杨皇后、史弥远续违背南宋张浚“庙胜之道”思想
张浚(1097-1164),字德远,号紫岩,成都府路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人。北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进士。宋高宗、宋孝宗二朝右相,三次受命为都督(宣护)诸路军马,领导过张俊、韩世忠、刘光世、吴玠、刘锜、岳飞、杨存中、李显忠等抗金,是一位慨然以天下为己任的范仲淹式的抗金统帅,南宋立国第一台柱。张浚有言:“庙胜之道,在人君正身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今德政未洽,宿弊未革。愿发乾刚,尽循太祖、太宗之法。”
南宋违背“庙胜之道”始于吴皇后、宋宁宗,绍熙五年(1194)宋宁宗即位重用外戚韩侂胄,“庆元政争”事件是60年周期律的南宋宿命。绍兴五年(1135)张浚平定湖湘内乱南宋国家始稳,到庆元元年(1195)正好60年;宋宁宗皇位稳定后的开禧二年(1206)到景定元年(1260)宋理宗下诏立忠王赵禥为太子,诏张栻、吕祖谦为从祀正好60年。前60年为遵守“庙胜之道”的60年,后60年为违背“庙胜之道”的60年。杨皇后、史弥远继续违背南宋张浚“庙胜之道”思想。
开禧三年(1207),在金国示意下,韩侂胄被杨皇后和史弥远设计劫持至玉津园杀死,函首送到金国,两国达成议和。
1、恭圣仁烈杨皇后(1162-1232),原名杨桂枝,严州遂安(今浙江杭州淳安)人,故保义郎、累赠太师、尚书令、追封齐王杨渐之女
绍熙五年(1194),赵扩被立为太子,不久,宋光宗被逼退位,赵扩在韩侂胄、赵汝愚等大臣的拥戴下继位,为宋宁宗。庆元元年(1195),改年号为“庆元”。庆元二年(1196)三月,封杨桂枝为平乐郡夫人。庆元六年(1200)二月,杨桂枝进位贵妃,十一月,杨桂枝生郢冲英王赵增。嘉泰二年(1202)冬,杨桂枝生华冲穆王赵坰。十二月十三日,杨桂枝立为皇后。杨皇后颇涉书史,知古今。尝因大臣韩侂胄劝立曹美人为后,由是对韩侂胄结怨。开禧三年(1207),借韩侂胄攻金失利之机,杨皇后使丞相史弥远用计槌杀于玉津园。嘉定十七年(1224),宁宗崩,史弥远谋废皇子赵竑,杨桂枝与史弥远联手,矫诏废竑为济王,立理宗赵昀,杨被尊为皇太后垂帘听政。宝庆元年(1225),杨皇后撤帘。绍定五年(1232),太后七十大寿,加尊号曰寿明仁福慈睿皇太后,主动提出退出政坛,诏祷天地,大赦天下。绍定六年(1233),杨皇后病故。谥恭圣仁烈太后。
2、史弥远(1164-1233),字同叔,号小溪,别号静斋。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鄞州区)人。南宋奸臣、宰相,尚书右仆射史浩第三子。淳熙十四年(1187),史弥远中进士。开禧三年(1207),韩侂胄主持的开禧北伐失败,金国来索主谋。六月,韩侂胄遣使议和。时任礼部侍郎兼资善堂翊善的史弥远密奏请宁宗zhu韩侂胄,宁宗无可置否。十一月,韩侂胄上早朝途中被对杨皇后与礼部侍郎兼资善堂翊善史弥远派兵zhu。后函韩侂胄首送金请和。十二月,史弥远由礼部侍郎升为同知枢密院事。宁宗嘉定元年(1208)正月,史弥远知枢密院事。六月,史弥远任参知政事。十月,史弥远除右丞相兼枢密院事,从而把持朝政长达二十六年。
史弥远权势熏灼,太子赵竑心不能平,曾书字于几曰:“弥远当决配八千里”,又呼弥远为“新恩”,意他日当将史弥远流放新州或恩州。史弥远大惧,潜谋废立。从越州求得宗室子赵与莒,赐名贵诚,立为沂王后,亟力扶植。嘉定十七年(1224)八月,史弥远趁宁宗皇帝病重弥留之际,假宁宗皇帝诏命以赵贵诚为皇子,改赐名为昀,授武泰军节度使,封成国公,为取代皇子竑,承袭皇位做好准备。闰八月,宋宁宗驾崩,丞相史弥远与杨皇后假传遗诏,和国子监学录郑清之mimou,将收养在宫中的赵贵臣改名为赵昀,命赵昀嗣皇位,是为理宗,贬皇子竑为开封府仪同三司,济阳郡王,判宁国府。理宗即位,张浚(1098-1164)之从孙、端明殿学士张枃(1140-1198,字定叟)之子的张忠恕上书宰相,请取法孝宗,行三年之丧。既而宰辅率百僚请太母同听政,忠恕复贻书史弥远,谓:“英宗以疾,仁、哲以幼,母后垂帘,有不容已,惟钦圣出于勉强,务从抑损。今吾君长矣,若姑援以请,此亦中策尔。”理宗诏群臣集议庙制,张忠恕谓:“九庙非古。若升先帝,则十世之庙昉于今日,于礼无稽。”。九月丁丑日,诏命济王赵竑为醴泉观使,贬居湖州。宝庆元年(1225)正月,湖州人潘壬等谋立济王赵竑未遂,史弥远派人逼赵竑自缢,诡称病死。自此又独相宋理宗朝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