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考证张浚张栻张杓张枃
考证张浚张栻张杓张枃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5,335
  • 关注人气:14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宋违背张浚“庙胜之道”思想始于吴皇后、宋宁宗

(2022-05-10 15:57:29)
标签:

历史

文化

分类: 张浚考证

南宋违背张浚“庙胜之道”思想始于吴皇后宋宁宗


张浚(1097-1164),字德远,号紫岩,成都府路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人。北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进士。宋高宗、宋孝宗二朝右相,三次受命为都督(宣护)诸路军马,领导过张俊、韩世忠、刘光世、吴玠、刘锜、岳飞、杨存中、李显忠等抗金,是一位慨然以天下为己任的范仲淹式的抗金统帅,南宋立国第一台柱。张浚有言:“庙胜之道在人君正身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今德政未洽宿弊未革。愿发乾刚尽循太祖、太宗之法。

南宋违背“庙胜之道”始于吴皇后宋宁宗绍熙五年(1194)宋宁宗即位重用外戚韩侂胄,“庆元政争事件是60年周期律的南宋宿命。绍兴五年(1135)张浚平定湖湘内乱南宋国家始稳,到庆元元年(1195)正好60年;宋宁宗皇位稳定后的开禧二年(1206)景定元年(1260)宋理宗下诏立忠王赵禥为太子,诏张栻、吕祖谦为从祀正好60年。前60年为遵守“庙胜之道”的60年,后60年为违背“庙胜之道”的60年。

1、宪圣慈烈皇后吴氏(1115-1197),开封人,为宋高宗赵构第二任皇后。吴氏十四岁入宫侍奉康王赵构,赵构登基后封吴氏为义郡夫人,又累进封为才人、婉仪、贵妃。绍兴十三年(1143)吴氏被册立为皇后经历高、孝、光、宁四朝,在后位(含太后)长达五十五年,是历史上在后位最长的皇后之一。”吴氏83岁去世,谥曰宪圣慈烈皇后,祔葬于永思陵。

2、宋宁宗赵扩(1168-1224),临安府钱塘县(今浙江杭州)人,宋朝第十三位皇帝,南宋第四位皇帝(1194-1224),宋光宗赵惇与慈懿皇后李风娘的次子。淳熙十六年(1189),进封嘉王。绍熙五年(1194),被立为太子。不久,宋光宗被逼退位,赵扩在韩侂胄、赵汝愚等大臣的拥戴下继位,改年号为“庆元”。宋宁宗即位后,任赵汝愚和韩侂胄为相,赵、韩两派斗争激烈。庆元元年(1195),宁宗罢免了赵汝愚,韩党专权。 庆元二年(1196),定理学为伪学,禁止赵汝愚、朱熹等人担任官职,参加科举,是为“庆元党禁”。开禧二年(1206)宰相韩侂胄北伐金朝,因北伐失利,被迫签订了嘉定和议。嘉定十七年(1224),宋宁宗在临安宫中去世,在位30年,终年57岁葬永茂陵

3、韩侂胄(1152-1207),字节夫,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人,南宋权相。魏郡王韩琦曾孙,宝宁军承宣使韩诚之子,宪圣皇后吴氏之甥,恭淑皇后韩氏叔祖,宋神宗第三女唐国长公主之孙。

      南宋孝宗淳熙年,以恩荫入仕的韩侂胄任閤门祗候、宣赞舍人、带御器械。淳熙末年1189),韩侂胄以汝州防御使知閤门事。张浚(1098-1164)之从孙端明殿学士张枃(1140-1198,字定叟)之子张忠恕入府幕,时韩侂胄以汝州防御使知閤门事,韩侂胄权势熏灼,尝夺民间已许嫁女,夫家以告,张忠恕白尹归其父母,尹不能难。

绍熙五年(1194)六月,太上皇宋孝宗病逝。知枢密院事赵汝愚,欲拥立皇子嘉王为帝,但要请示太皇太后,即高宗宪圣慈烈皇后。时吴皇后住在慈福宫,赵汝愚韩侂胄接近皇太后请命。知枢密院事赵汝愚与韩侂胄、殿帅郭杲等人谋议,决定发动宫廷政变,迫使宋光宗退位,拥立皇子赵扩为皇帝。七月,吴太后在宋孝宗灵前垂帘,以太皇太后的名义宣布光宗退位,由太子赵扩继位,史称宋宁宗。韩侂胄本欲借此定策之功,获取节度使之职。但赵汝愚认为“外戚不可言功”。最终,韩侂胄只升一阶,授为宜州观察使。韩侂胄大失所望,对赵汝愚怀恨在心。韩侂胄任枢密都承旨,负责传达诏旨。逐渐获取宋宁宗的信任,伺机打击赵汝愚。宋宁宗即位后,赵汝愚升任右丞相,以独相 的身份执政。他引用理学人士,推荐朱熹为皇帝侍讲。当时,朱熹多次进言,认为应厚赏韩侂胄而不让其参预朝政。但赵汝愚却不以为意。后来,右正言黄度欲上疏弹劾韩侂胄,却因谋划败露被贬斥出朝。朱熹、彭龟年又先后攻击韩侂胄,也都遭到贬官。十月,韩侂胄进拜保宁军承宣使、提举佑神观

庆元元年(1195),韩侂胄指使右正言李沐,奏称赵汝愚以宗室之亲担任宰相,不利于社稷安定。宋宁宗遂免去赵汝愚的丞相之职,外放为福州知州。太学生杨宏中、张衟、徐范、蒋傅、林仲麟、周端朝上疏保救赵汝愚,结果遭到贬官处置。当时,朱熹、彭龟年、黄度、李祥、杨简、吕祖俭等人皆因攻击韩侂胄而获罪,朝官因议论韩侂胄而遭责罚的达数十人。为南宋重臣的张浚从子张枃(1140-1198)被边缘化,不久去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