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湖三塔记

(2016-10-10 21:39:56)
标签:

三潭映月

清平山堂话本

古本小说改写

分类: 井底的人生(我的微型小说集)

西湖的景致,在初夏时节里最好。万树的花都谢了,但荷花却开着,红的、白的,各有各的风采。白堤岸的柳树,这时候叶子开始阔起来,有像帷幕似的意思了。

这一年是南宋孝宗淳熙四年,西湖的景致跟今日比起来也没什么大变。书生奚宣赞近日不太爱说话,一来是年纪渐长,身边的朋友本来就渐渐地稀了,日子和想法都不同,难得说得到一起去,二来也是奚宣赞原本就没那么多话说,有些时间不如看一看书,出来走走是正经。

这一天微风似有似无,奚宣赞离了家一直出钱塘门,经昭庆寺,过水磨头,行到断桥四圣观的时候,只见一伙人围着,闹哄哄的。喧闹是他们的,跟奚宣赞没有关系,他便向前走,接着便听见哭声了。清平日子,哭声也是有的,奚宣赞这样想道,便继续往前走。但那哭声越来越分明,完全是一个女孩的哭声。奚宣赞不忍心,回头看,人潮渐渐散开,看见一个小女孩儿,六七岁年纪,头上绾着三角儿,煞是可爱。

奚宣赞见了,忍不住向前走几步,问这女孩儿道:“你是谁家的孩子,在哪里居住?”女孩儿说:“我姓白,就住在湖边。今天和奶奶一起出来闲走,走丢了,找不到奶奶,迷了路。”奚宣赞笑道:“好,左右我今日闲着,就跟你一起找找奶奶便是了。”女孩儿给奚宣赞指路,说到自己来时经过的地方,奚宣赞陪她走了一阵,又说没经过这里,只得原路返回,这样折腾了一个多时辰,才来到钱王祠外两百步外,侧首一座小门楼处。女孩儿笑着指着门楼对奚宣赞道:“这里就是我家了。”奚宣赞对小女孩笑了笑,转身正准备走,听见小女孩不知对什么人说道:“我在湖边迷了路,是这位相公送我回来的。”于是身后便有人拦住奚宣赞,非要奚宣赞进屋,摆宴相谢不可。

奚宣赞道:“我今日无事,看到小女孩可爱,顺手陪她走了几程,游戏的事,不劳烦你们款待了。”那人非要相让,坚持了一会,奚宣赞觉得总是推让人家的盛情反而不好,便随那人进到屋内。那人先将女孩让进屋,然后引着奚宣赞到里面,只见里面一个浑身穿白的女人,肌肤也是雪白的,面目姣好,腮上带一丝绯红,点点朱唇好像绿草中间的红花,分外妖娆,见到女孩儿进来,连忙抱起。女孩儿在女人耳边嘁嘁喳喳地,不知说了什么话,那女人便放下女孩对着奚宣赞一躬到地,奚宣赞也连忙躬身,不敢生受。

女孩名叫卯奴,这个女人便是她的母亲佘氏,三年前死了丈夫,至今还没除服。但为了表示对奚宣赞的谢意,便命令两个青衣女童安排酒来,与恩人共饮。这时候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从外而入,佘氏连忙起身,不消说,这一定是卯奴的奶奶了。听说奚宣赞救了卯奴回来,老妇也是千恩万谢。奚宣赞自从明州至杭州,也已经三年,三年间因知交寥落,不曾说些什么贴心的话。这一刻酒上心头,不由将平生学问志愿,都跟老妇、佘氏说了。他暗想,反正这些事情我母亲、夫人也不曾懂我的,说给这两个人,不求她们懂些什么,只不笑我便是好了,若是笑了,其实也无妨,毕竟只路过一次,往后不再来往也就是了。

哪知道妇人听到奚宣赞的话非但没有笑,反而安慰道:“其实前程这事情,相公不必多想,古来圣贤一世不得令名也是有的,遭妻小嘲笑也是有的,学问在了本事就在,至于志愿的事,不必多想,银钱多少够自家花的就是了。”奚宣赞摇摇头,怔了一怔,正眼看了看眼前的女人,心神荡漾,又回想她的话,也是多年未听见了,便问她的姓氏。佘氏笑道:“方才小女子已经向相公介绍过了,奴本姓佘。”奚宣赞大着胆子去抓佘氏的手,佘氏并没有躲避,缓缓扶着奚宣赞到卧室中去。

次日一早,奚宣赞微微转醒,见到佘氏正躺在自己身边,如夫妻一般。奚宣赞没敢惊动她,只是伸出手去摸佘氏的手臂,觉得凉丝丝的,但皮肤也细嫩得喜人。他轻手捋了捋佘氏耳边的秀发,在脸颊上轻轻一吻。佘氏微微一笑,抱着奚宣赞的头——原来,她已经早醒了。这时候,忽然听见敲门声:太太,今日新人到此,可以换下旧人了么?佘氏笑说:也是,快安排来与奚相公作按酒。奚宣赞听了,以为是家中仆人以新换旧,也没在意,便只搂着佘氏缠绵,直到午饭十分,佘氏给奚宣赞斟热酒,请他来吃炒肝。奚宣赞尝了一口,觉得真如龙肝凤髓,此种美味,人间少有。席间,佘氏对婆婆道:难得奚相公救小女一命,如今我又没了丈夫,婆婆又少一个儿子,不如就让奚相公入赘在我家,我情愿将身嫁与他。婆婆当时便允了,奚宣赞便在佘氏家里住了下来。

一连住了半月有余,奚宣赞在妇人手里日渐劳累消瘦。正预备歇一歇,想起多日未曾回家,便向佘氏道:“姐姐,我想回家去住几日!”佘氏笑道:“相公,你家里可有娘子?”奚宣赞没料到她问这一句,但想已成夫妻,不好骗她,免得日后也是为难,便说:“不满娘子,家中娘子也是有的。”佘氏道:“那是她做大,还是我做大?”奚宣赞道:“自然是你做大。”佘氏呵呵一笑,说道:“真是有了新的,便换了旧的。”奚宣赞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以为是佘氏讽刺自己,便连说:“这倒不是,我跟我拿妻子虽然是自幼定的媒妁,可是总觉得她不解我,到了你这处,才真正遇见一个知音。往后我不再寻其他女人,就算有,也知心不过你去。”佘氏笑道:“油嘴滑舌。”

说没说完,只见一人在佘氏面前跪下,说道:“太太,如今又有新人到了,可换旧人了么?”佘氏道:“换来!”几个力士便一拥而上,将奚宣赞捆缚起来,押到后面去,剥洗干净了,只等佘氏跟新来的男人圆房,便取奚宣赞的心肝来吃。奚宣赞吓得三魂荡散,稍即定了一定,突然想起那日吃的炒肝正是前一个男人所有,不由心中恐惧、恶心。这时候只见卯奴从外而入,望了一眼奚宣赞,没有说话,奚宣赞准备喊她,但被锁住喉咙无法出声。次日一早,卯奴来到后边,出示了佘氏的令牌,将奚宣赞解去周身束缚。等奚宣赞穿好了衣服,卯奴嘱咐道:哥哥闭了眼,如睁眼,恐怕死于非命。说罢,奚宣赞闭了眼,卯奴将他背在身上。奚宣赞耳畔只闻风雨之声,用手摸卯奴脖项上,好像穿了一件毛衣。奚宣赞暗暗称奇,不久听见卯奴叫声:落地!开眼看时,不见了卯奴,自己却在钱塘门城上。

奚宣赞缓缓行走,慢慢依路进涌金门,走到自家门前。妻子方才开门,道:奚宣赞,你这些日子哪去了?如何半月才回?教妈妈每天惦念!母亲听得出来,看见奚宣赞面黄肌瘦,母亲问道:“怎么出去这么久?”奚宣赞扑在母亲怀里,哭道:“孩儿差点见不到母亲!”但又不敢将这事原原本本地说给母亲,只说自己去钱塘江时,不意涨了潮水,险些淹死,多亏有人救了自己,调养些时日,这才得以回来。母亲道:“我儿,你受苦了,如今回家,以后千万小心。”奚宣赞经过这一劫,也不愿再出门闲走,一连一年,只在家中静坐、读书,身体慢慢调养好些,脸上也有了光泽。

次年三月初三,上巳节到的时候,奚宣赞的妻子非要拉着他去游春。奚宣赞心想,反正也有近一年没有出家门,天色正好,陪妻子游春也不失为一件雅事。

三月初的西湖与六月终究还是不同的,杭州的花开的最早,这时已经烂漫了。杨柳树都换了叶子,站在跨虹桥上往下看,不远处黄色琉璃瓦与天水映衬,分外好看。奚宣赞心想:“去年比这在晚些时候,撞见那个妇人,今年倒有妻子在身边,总不至于太坏。”忽然妻子拉了拉奚宣赞的衣角,奚宣赞看时,只见妻子皱了皱眉头,双眼看在树上——原来是两只乌鸦。古时候,乌鸦叫总是报丧,虽然奚宣赞不信这个,但是他知道母亲和妻子都是忌讳的。于是弯身捡起一块石头,冲着那乌鸦便打去。乌鸦被打落地,猛然跳几跳,在地上一滚,摇身一变,正是去年见的那个婆婆。婆婆道:奚宣赞,好久不见。奚宣赞叫声:妖怪!回身便走。婆婆道:奚宣赞那里去?叫一声:下来!只见空中坠下一辆车来,有几个力士下车,将奚宣赞绑在空中。奚宣赞妻子不敢说一句话,只等那些人都走了,才慌忙回到家中,禀告婆婆。

婆婆将奚宣赞领到家中,只见佘氏依然穿着孝服,怒道:“奚宣赞,你走得好快!”奚宣赞道:“望娘子恕罪!”又留下奚宣赞做夫妻。又过了半月,奚宣赞想起前回的事情,不敢再说回家、思家的话,但仍免不了听见佘氏召唤力士:“力士那里?把他心肝给我取出来!”力士把奚宣赞绑在将军柱上。卯奴这时闯进来,在娘亲面前跪下道:“他曾救过我,还是请娘看在我的面子上不要下手罢!”佘氏道:“女孩家眼睛就是浅,上次你就用这个理由劝我,我已经放他一次,如今怎样!如果不结果他性命,连你一起受饿,那还修什么得道长生呢?”鬼命历史将奚宣赞解锁,用一只铁笼将奚宣赞罩了。

奚宣赞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正在这时,只见一个道人身穿褐色短袍,破门而入。奚宣赞一看,忙大喊道:“叔叔,快来救我!”原来这人是奚宣赞的叔父,自由被送往龙虎山修炼,至今方回,听到嫂子说侄儿有难,掐指一算,便来到钱王祠附近,寻到此路来。佘氏笑道:“老道人也来送死?”只一扬手,面前一张石桌便飞在道人面前。道人深处二指,将丹田之力汇聚指尖,只一指,将石桌劈作两半,余力将佘氏制住。再一指将卯奴和那老妇也困住了。佘氏望着道人,说道:“这算什么名堂?我数百年功力,竟不如你几十年修来的?”道人挣扎着向前走,说道:“这是自杀的名堂,我将毕生之力都汇在这两次用指之间,饶你多大法力,不由你不落下风。”说着祭出三个铁罐来,就要收服三妖。

卯奴奄奄一息,请求奚宣赞道:“好哥哥,我不曾奈何你,还曾救了你一回,还是莫杀我罢!”奚宣赞也向叔父求情。那道人道:“这三妖是我用毕生功力镇住的,假如这次不将它们打回原形,以后若是再为乱,我就收服不动他们了。这小女孩虽不曾害你,你却能保证她日后永不害人?”奚宣赞不敢担保,又听说只是现行,并非杀生,便不阻拦。那三件铁罐垂落下来,再看时,婆子变成了乌鸡,卯奴是个白兔,佘氏是条白蛇——原来白衣并非穿素所致,乃是她的本色。道人向空中道:“取玉符来,将此三个怪物,永盛在里面。”空中飘出三道玉符,将铁罐口压住。道人随手一抛,将三哥铁罐安在湖中心。后来化缘,造成三个石塔,镇住三怪于湖内——今日所谓三潭映月,所谓三潭,正是这三个石塔。

三怪降服以后,奚道人又将自己平日所练的仙丹给奚宣赞冲水吃了下去,奚宣赞吐了妖涎,神色重新好了起来。

这天夜里,奚道人坐在奚宣赞家的厢房里打坐,忽然一动不动,按道家的说法,这就算坐化了。可是也有人说,看到奚家冲出一道白光,一颗斗大的流星逆流而上,冲上云霄,映照在西湖的上空……

(改编自《清平山堂话本·卷一·西湖三塔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