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馆——墨韵文脉—河南汉唐艺术珍品展
标签:
中国美术馆墨韵文脉河南汉唐珍品 |
分类: 闲篇 |
2025.11.19日 周三 晴
中国美术馆墨韵文脉系列展——河南汉唐艺术珍品展
“墨韵文脉”系列展览,邀请河南省文物局共同主办,汇集河南博物院、龙门石窟研究院、洛阳博物馆、洛阳古墓博物馆、安阳博物馆、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新乡市博物馆、焦作市博物馆、南阳市博物院、巩义市博物馆、偃师市博物馆、千唐志斋博物馆十二家文博单位的130余件(套)文物及相关展品展出。通过河南汉代至唐代的艺术珍品,彰显汉唐盛世的恢弘气象,并由此追溯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历史根脉。

七层连阁式彩绘陶仓楼
汉
162*185*57.5厘米
焦作市博物馆藏
由院落、主楼、附楼和空中阁道四部分组成,可拆卸组合。

五层彩绘陶仓楼
汉
145*81*79厘米
焦作市博物馆藏

三层三联仓彩绘陶仓楼
汉
89*62*37.7厘米
焦作市博物馆藏

彩绘陶鼎
汉
高13.3厘米、口径14.5厘米
焦作市博物馆藏

彩绘云气纹陶壶
汉
高19厘米、口径6.9厘米
洛阳博物馆藏

褐釉红彩几何文陶奁
汉
高15.5厘米、口径21厘米、足径19厘米
洛阳博物馆藏

绘彩卷云纹带盖陶壶
汉
高48.7厘米、口径19厘米
河南博物院藏

亭阙门吏画像砖
汉
46.5*17.7*9.5厘米
河南博物院藏
画面中部置一双连阙,阙中有一跽坐人物。两侧饰长青树。

阙楼画像砖
汉
46.7*17.4*8.5厘米
河南博物院藏
画面中部有一座未建成的屋顶建筑,两旁各有一双层楼阙,阙上饰有飞禽。两侧各有长青树为饰。

石公鸡
汉
42*34厘米
河南博物院藏
青石雕刻而成的雄鸡,造型写实逼真。冠竖直,身肥壮、尖嘴突目,鸡尾及双爪残缺。

博山盖熊足灰陶仓
汉
高30厘米、底径15厘米
南阳市博物院藏
1964年河南南阳白河公社八里屯村征集。

彩绘陶仓
汉
高40厘米、口径10厘米
焦作市博物馆藏

“山阳”陶罐
汉
高18.4厘米、口径13.3厘米、底径12.8厘米
焦作市博物馆藏
肩部阴刻八组隶书“山阳”铭文,其下阴刻弦纹二周。据史书记载,山阳为战国魏邑,汉置山阳县,属河内郡,曹丕称帝后,贬汉献帝为山阳公。

博山盖“小豆万石”灰陶仓
汉
高30厘米
南阳市博物院藏
汉代墓葬中常见的(冥器),整体造型模拟当时用于储存粮食的仓廪。有“小豆万石”四字清晰。

石范家婆造像龛
唐
47*54*15厘米
龙门石窟研究院藏
原镶嵌在龙门石窟西山第39窟前室南壁。出土时佛龛左上角断开,现已修复。

铜造像
北魏(529年)
高7.7厘米
河南博物院藏

青石菩萨造像
唐
20*54*17厘米
新乡市博物馆藏

释迦牟尼佛青石造像
南北朝
20.5*34*6.8厘米
新乡市博物馆藏

青石思惟菩萨造像
唐
27*40*12.2厘米
新乡市博物馆藏

石造像碑
唐
焦作市博物馆藏

鎏金莲枝观音立像
唐
高6.4厘米
河南博物院藏


白石半跏思惟菩萨坐像
北齐
10*17*10.7厘米
新乡市博物馆藏

白石菩萨立像
北齐
10*17*10.7厘米
新乡市博物馆藏

石佛头
隋
13.5*22*16厘米
新乡市博物馆藏

张禹碑拓片
东汉
188*82.5厘米
偃师博物馆藏
1993年河南偃师高龙镇火神凹村西晋墓出土。此墓以汉安乡侯、太傅张禹墓碑封门。张禹生于东汉建武十四年(38)卒于东汉永初七年(113)历任廷尉、刺史、大司农、太尉、最后任太傅,录尚书事,封安乡侯,是目前所见汉代碑刻中主官职最高者。

肥致碑拓片
东汉
187*82.5厘米
偃师博物馆藏
1991年河南偃师南蔡庄邙山汉墓出土,全称《河南梁东安乐肥君之碑》。肥致,字苌华,东汉道士。碑文介绍了他的事迹,充满神秘的道教色彩。

伊阙佛龛碑拓片
唐
311*176厘米
龙门石窟研究院藏
《伊阙佛龛之碑》,又称《褚遂良碑》《三龛记》,原碑位于龙门石窟宾阳南洞外侧崖壁,通高5米,宽2米,是唐贞观十五年(641)唐太宗第四子魏王李泰为其母长孙皇后做功德所造。碑文内容主要是对李泰能力、德行的颂扬及对长孙皇后的盛赞和思念。

姜纂造像碑拓片
北齐
200*105厘米
偃师博物馆藏
清乾隆年间河南偃师出土,全称《姜纂为亡息元略造老君像》。碑文简述了姜元略生平和姜纂立碑的虔诚之意,融道教、佛教为一体。

翟兴祖造像碑拓片
北魏
198.5*128.5厘米
偃师博物馆藏
1984年河南偃师南蔡庄宋湾村发现。碑前、后、左、右均有造像,分高浮雕和浅线刻两种。造像内容分佛龛、佛传故事和施主肖像。正面中间为造像记,主要叙述翟兴祖等人发愿造像等内容。

袁安碑拓片
东汉
136*70厘米
河南博物馆藏
袁安碑-东汉篆书碑刻代表作之一,立于汉和帝永元四年(92年)记载了司徒袁安的生平与功绩。

始平公造像记拓片
北魏
89*39厘米
龙门石窟研究院藏

杨纪墓志拓片
隋
58*58厘米
千唐志斋博物馆藏
大隋使持节上开府仪同三司荆州总管上明恭公杨使君之墓志。

杨孝谟墓志拓片
隋
52*52厘米
千唐志斋博物馆藏

杨俭墓志拓片
西魏
68*68厘米
千唐志斋博物馆藏
魏故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都督雍华二州诸军事华州刺史夏阳县开国侯杨君墓志铭。

牛橛造像记拓片
北魏
66*33厘米
龙门石窟研究院藏

“长生无极”瓦当
西汉
直径17厘米
河南博物院藏
灰陶,圆形,每区内各有一字,为阳文小篆“长”“生”“无”“极”四字。

“千秋万岁”瓦当
直径14.5厘米
河南博物院藏
灰陶圆式有廓,内外边栏。双阳线界为四扇面区,每区一字。阳文小篆“千秋万岁”四字,作双行平行排列。

“官”字板瓦
唐
13*14.5*16厘米
洛阳博物馆藏
弧形,残片,瓦片戳印一“官”字,应是官方窑厂烧制的板瓦。

绘彩兽首面具
唐
20.9*26.8厘米
河南博物院藏
红胎,手、模制作。

绘彩兽首面具
唐
22.2*26.9厘米
河南博物院藏
白胎,手、模制作。整体呈扁椭圆形,兽面突出。

彩绘陶魌头
唐
30.9*27.7厘米
巩义市博物馆藏
魌头是一种古代葬礼仪中使用的冥器。其主要功能是“辟邪”“镇墓”。通常放在墓葬中特定的位置,保护墓葬和逝者灵魂不受侵扰。

彩绘陶镇墓兽
唐
17*37*14厘米
巩义市博物馆藏
人首兽身,头顶有角。双眼圆睁,双耳硕大,龇牙咧嘴,肩生双翼。

绘彩双人面镇墓兽
唐
高36厘米
河南博物院藏
1959年河南郑州上街区唐墓发掘出土。白胎,模制,表面有红、黑彩残迹。双人面兽身,头上有两角相交叉,两耳张开,双翼竖起,前肢直立,后肢弯曲蹲坐于平板之上。

赵逸公墓壁画(花鸟图)
唐
133*205*3厘米
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2000年安阳市北关区考古发掘出土。墓主人和夫人孟氏属于唐代中层阶层,墓葬年代大约829年距今有1200年。
此壁画位于赵逸公墓墓室西壁,棺床正上方。

赵逸公墓壁画(更衣图)
唐
102*142*3厘米
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此壁画位于赵逸公墓墓室西南角。

元怿墓壁画
仪卫武士一
北魏
154*82厘米
洛阳博物馆藏
北魏元怿墓位于洛阳老城北的瀍河西岸。该墓由墓道、甬道、墓室构成。壁画分布于墓室和甬道上,因遭盗扰,只有甬道壁画保存下来。由墓志铭可知墓主为孝文帝第四子清河王元怿,墓年代为北魏孝昌五年(525)。
此壁画位于甬道东壁北侧。

元怿墓壁画
仪卫武士二
北魏
102*65厘米
洛阳博物馆藏
北魏元怿墓位于洛阳老城北的瀍河西岸。该墓由墓道、甬道、墓室构成。壁画分布于墓室和甬道上,因遭盗扰,只有甬道壁画保存下来。由墓志铭可知墓主为孝文帝第四子清河王元怿,墓年代为北魏孝昌五年(525)。
此壁画位于甬道西壁北侧。

青釉多足瓷砚
隋
直径10.5厘米
安阳博物馆藏
1975年河南安阳郊区活水村隋韩邕墓出土。相州窑是北朝到隋唐时期北方地区规模最大的青瓷窑场,处于北方早期瓷器由青瓷向白瓷的重要过渡期。从墓志看,墓主人韩邕下葬于隋代开皇七年(587)具有重要的断代价值。

青釉带盖瓷四系罐
隋
口径7.3厘米、底径7.6厘米
安阳博物馆藏
肩部装饰四个双耳泥条耳,饰两周阴弦纹。有盖,内外施青豆釉。

青釉虎首双系瓷壶
西晋
高18厘米、口径10.8厘米、底座11厘米
河南博物院藏
肩部堆塑虎首,对应位置堆塑虎尾,虎头与虎尾间隔处有叶脉纹竖系,并刻划弦纹四圈。通体施青釉不到底。

绞胎枕
唐
14.5*14.5*10.8厘米
河南博物院藏
整体呈长方形,圆角。枕面及四侧枕墙均用深浅不同的两种胎泥绞成不规则的纹理,枕面中间有仿木纹理的图案。后侧枕墙有圆形透气孔,防止烧制时热气不流动而炸裂。

三彩带盖罐
唐
高24厘米、口径12厘米、腹径21.5厘米
河南博物院藏

黄釉刀髻女俑
唐
高30.6厘米
河南博物院藏
河南洛阳出土。白胎,模制,通体施深黄釉。细眉秀目,面颊腴润,口唇微启。头梳刀髻。

三彩拉马俑
唐
高32.5厘米
河南博物院藏
绿釉牵驼俑
唐
高31.7厘米
洛阳博物馆藏

三彩扑伏俑
唐
7*16*4厘米
巩义市博物馆藏

白釉瓷俑
隋
24.2*6.5*4厘米
巩义市博物馆藏

彩绘持盾陶俑
北朝
26.5*8.3*5.7厘米
安阳博物馆藏

彩绘红陶风帽俑
北朝
26.9*8.1厘米
安阳博物馆藏

绘彩小吏俑
北齐
高16.7厘米
河南博物院藏

绘彩黑人拉马俑
唐
高21.8厘米
河南博物院藏

绘彩披帛女俑
唐
高26厘米
河南博物院藏
1959年河南郑州上街区唐墓发掘出土。

红陶抚琴俑
唐
20.6*10.5厘米
安阳博物馆藏
1975年河南安阳旧城火柴厂杨偘(kan)墓出土。

绘彩陶羊尊
东汉
42*23厘米
河南博物院藏
河南荥阳河王水库汉墓M1发掘出土。灰胎,模制。

卧姿侧首红陶狗
汉
50*34.3*17.8厘米
河南博物院藏
河南泌阳发掘出土。红胎,模制。

陶鹅
西汉
22*9.5厘米
河南博物院藏
河南济源轵城泗涧沟汉墓M8发掘出土。灰胎,模制。

彩色画砖(武士)
南朝
38*19.5*6.3厘米
南阳市博物院藏
1958年河南南阳邓县许庄彩色画像砖墓出土,长方体形,浅浮雕画像。

彩色画像砖(南山四皓)
南朝
38*19.2*6.3厘米
南阳市博物院藏
1958年河南南阳邓县许庄彩色画像砖墓出土,长方体形,一端残缺,有“南山四皓”四字。描绘了秦末东园公唐秉、甪里先生周术、绮里季吴实、夏黄公崔广四名须眉皓白的“贤者”隐居商山的故事。

青龙画像砖
南朝
38*19*6厘米
河南博物院藏
长方体,正面模印阳文青龙图案。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