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江苏新沂窑湾古镇杂谈 |
分类: 旅游 |
2021年5月25日
早起吃过早餐后,我们离开“亚朵篮球酒店”,开车去往窑湾。在高速公路经过郯城服务区时,我们停车稍事休息。我们发现该服务区的一切设施都很新。据工作人员讲,今日是新服务区开业第三天。这也真是够巧的。另外还发生了一件糗事。塞乐万在丢弃空饮料瓶时不慎将手上的车钥匙掉入了垃圾箱。这种垃圾箱很深,我们用手也够不着。无奈之下,只好请服务区的清洁工人帮我们把钥匙拿出来了。所幸垃圾箱里除了少量的塑料瓶和一些食品包装袋,还没有更多的垃圾污垢。出门在外碰上这样的小花絮,总是让人感觉有些丧气。
我们从京沪高速红花埠站驶出后进入江苏地界,在驶出205国道新沂站时,工作人员告知这里的ETC只能是人工操作。他接过我们的ETC卡后很快刷走了9.5元。我们一直很纳闷,这国道难道也要收费吗?这事还是第一次遇到。
中午大约12:30到达窑湾景区北门并将车停在北门的停车场。与工作人员商量后,决定乘坐景区的电瓶游览车一直开到南门码头,其实也就几分钟的路程。下车后,我们再从南门步行游览整个窑湾古城。经过一家经营素菜馅儿+鸡蛋的煎饼铺子,我们买了一张菜煎饼。这煎饼很大,足够我们两人分着吃。尝过后发现味道也不错。如今这年代,每人3元的午餐堪称物美价廉的典范了。饭后,我们在街边的“赵信隆酱园店”花费40元买了两瓶甜油。这是当地特产,一种特别的酱油。随后,我们又沿着古城小街分别参观苏镇扬会馆和山西会馆。山西会馆的规模比较大,很有气派。看来在清末明初的年代,在钱庄、票号、当铺等领域,山西商人还是有很大势力的。
窑湾古镇
位于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西南边缘,京杭大运河及骆马湖交汇处;与宿迁、睢宁、邳州三市县相连。
窑湾古镇历史上溯于春秋,自公元618年唐朝建置,已有1300多年历史。古镇西依大运河,东临骆马湖,三面环水,为南北水运枢纽和重要的商品集散地。水运的兴盛带动了窑湾工商业的迅速繁荣,在清至民国的鼎盛时期,古镇设有8省会馆和10个国家商业代办处,美、英、法、意大利等多国商人和传教士来窑湾经商传教。镇上钱庄、布庄、当铺、商铺等各种店铺作坊360余家。
古镇主要景点:吴家大院、赵信隆酱园店、中国典当博物馆、窑湾民俗博物馆、大清窑湾邮局、江西会馆、山西会馆、苏镇扬会馆、天主教堂等10多个景点。
江西会馆:俗称万春宫,由赣商姓宗、喻、赵、姚、臧、龚、涂七家合资创建于1698年。三进院落,占地3300平方米。供赣商歇脚、办公,并且经营中药及中成药。1899年药商宗义辉在此整理大批甲骨片。刘鹗编写《铁云藏龟》。
赵信隆酱园店:始建于明熹宗三年(1623年),有300多年历史。这是古镇“前店后坊”布局模式的典型代表之一。其酱、甜油产品自清乾隆时期一直作为御膳房的上等佐料,因此而声名远播。院内的酿造作坊沿袭了传统的工艺流程。展室内详尽地介绍了酿造全过程。该店于2006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大清窑湾邮局:窑湾的邮政业兴办于1874年,距今已有130多年历史了,是我国最早出现邮政的城镇之一。窑湾邮政最早为清前邮政,先后更名为大清邮政、民国邮政、新沂邮政局窑湾邮政所等。至今窑湾邮政所仍正常处理邮政业务。
窑湾绿豆烧的酿制:沿袭传统工艺,以红粮、大麦、小麦、豌豆为原料精心酿制,并配以优质红参、当归、天麻、砂仁、杜仲、枸杞等50余名贵中药,辅之冰糖熬制而成。熬制出来的绿豆烧酒,既有白酒的醇烈、果酒的香甜、又有独特的中药滋补、保健疗疾之功能 。
山西会馆:始建于清康熙年十八(1679),原称“关帝庙”二进院落,砖木结构,青砖灰瓦。雍正年间,窑湾的山西籍商人集资把“关帝庙”扩建为会馆。道光十八年重修内有关圣庙、戏台、东西厢房、千年古槐等。
1920年,山西会馆改为邳县第二小学校,1949年改为新安县窑湾区小学本部,1958年改为新沂县抗美小学。现保存东厢楼5间,后改为绿豆烧酒厂。
天主教堂:始建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欧洲哥特式建筑风格,是苏北最大的天主教堂。2011年6月,骆马湖旅游公司投资在原址上重新修建,教堂建筑面积2040平方米,双塔塔尖高40.6米,大钟直径1.6米,每小时报时一次,声音可传5千米。
北门锁钥:原指北城门的锁和钥匙,是进入古镇的必经之道,也是古镇的军事要地,楚汉相争时期窑湾古镇是古战场。1644年11月明朝史可法在北门城楼打退来犯清兵。窑湾原有四座城门东、西、南、北,现已恢复北城门和南哨门。
我们的参观路线是从南向北,大多数游客是从北向南,从这个北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