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之旅——威海——刘公岛
(2021-06-07 06:35:34)
标签:
山东威海刘公岛环翠楼杂谈 |
分类: 旅游 |
2021年5月23日
早餐后,我们乘出租车去刘公岛。这是我们此次山东之行的重要一站。很快达售票处门口,尽管刚过8:00,门口已经排起了各种长队,有很多旅游团队上岛参观。
刘公岛景区里的游览项目名目繁多,各种所谓的优惠和不同的套票,让第一次来此地的游人很难选择。我们商量后,决定先进去再说。事实证明我们的决定很正确。进入景区,我们先买了去刘公岛的轮渡船票。老年人半价往返票价为31元。我们在手机上支付了62元后登船。
渡船分上下两层,游客基本坐满。我们进去后已经没有座位,只好上渡船顶层,站着观赏海面的景色。今日天气阴,海风拂面,浪花翻卷,不断击打着船舷。天空中多有沙鸥飞翔,竞逐嬉戏,不时发出嘹亮高亢的鸣叫声。行驶15分钟,渡轮到达刘公岛。
经咨询岛上景区售票人员,我们选择了乘坐环岛游览车参观岛上景点的套票。其中一款为老年人半价50元。按照游览顺序,我们先参观了岛上最东端的东泓炮台遗址。在该遗址,我们见到了当年从德国克虏伯公司引进的大炮。另外还有按照窑洞形式建造的当年守军的各类设施。各种实物栩栩如生地展示了100多年前守岛官兵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形态。参观炮台遗址的地形图和沙盘后,我总感到有点百思不得其解,按照这里的地形和守备布防以及当时清军的武器装备水平,刘公岛是一个易守难攻的要塞。怎么就被日本人轻易占领了?这真是一段令国人至今感到悲愤和耻辱的历史。
随后,我们又搭乘另外一辆游览车去参观了“中国甲午战争陈列馆”。该馆有更多的图片和文字材料。随后,我们去参观了中国海军上世纪八十年代退役的一艘潜艇。这是我们第一次进入真正的海军潜艇。潜艇内部空间异常狭小逼仄,抬头、转身都很困难。连艇长的办公室也是非常狭窄。这次参观让我们对在如此困难环境中坚持工作生活,保卫我们祖国领海和岛屿的海军潜艇官兵生出由衷的敬意。
之后,我们又去参观了当年甲午海战中的主力战舰“定远舰”。另外,有一处保留得较好的老建筑是当年的“海军公所”。这是一处值得参观的景点。
返回时轮渡船突遇大风。在海上遇到大风浪还是有点可怕的。离开刘公岛后,我们乘坐出租车回到酒店。
刘公岛是威海市海上天然屏障,位于中国东部山东半岛东端威海湾湾口,岛面积3.15平方公里,岛岸线长14.95公里,在国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素有“东隅屏藩”和“不沉的战舰”之称。
其岛内人文景观丰富独特,有战国遗址、下至清朝北洋海军提督署、水师学堂等甲午战争遗址。
东泓炮台
位于刘公岛最东端,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1890年建成。炮台由地上炮位工事和地下掩体两部分组成。地上炮台设有240毫米口径和120毫米口径平射炮各2门、75毫米口径行营炮6门、速射炮4门,共计14门火炮。其中240毫米口径大炮,为德国克虏伯兵工厂制造、炮身长840厘米、有效射程达6000米、炮口最大仰角22度、俯角5度、可全周射击,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后膛来复线式大炮。炮台火力可覆盖刘公岛东海面与南北两海口,并与日岛及威海湾南帮炮台形成交叉火力,共同封锁威海湾南口。
地下掩体依势掘崖筑兵舍20间,通风良好,设计合理,可驻军500人。还设有火药库及弹药库、兵舍、炮台,弹药库有坑道相互贯通。坑道为石结构,拱券穹顶,全长430米。士兵经坑道可直达炮台。弹药库与炮台之间有运输弹药的专用通道,弹药可直接提升到炮位。可以看出,整体设计建造的十分严谨,科学而实用,充分考虑到战时炮台隐蔽、安全、便捷的需要。
炮台营官宿舍:东泓炮台由北洋护军副营驻守,这里是营官袁雨春和帮带张鸿胜的宿舍。
炮台指挥室:这里是驻守炮台的北洋护军副营营官和哨官召开军事会议和指挥作战的场所。
护军翼长兼理副营营官袁雨春
帮带副营兼理左哨哨官张鸿胜
前哨哨官赵玉和
右哨哨官李凤林
后哨哨官宋道祺
前哨哨长李得春
左哨哨长袁锦昌
右哨哨长吕广为
后哨哨长孙安贵
潜水艇
“R级33型279艇1980年服役于东海舰队,曾多次执行重大任务,三次远航太平洋,荣立集体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有三任舰长成为共和国将军”。
这是我们第一次进入真正的海军潜艇。潜艇内部空间异常狭小逼仄,抬头、转身都很困难。连艇长的办公室也是非常狭窄。这次参观让我们对在如此困难环境中坚持工作生活,保卫我们祖国领海和岛屿的海军潜艇官兵生出由衷的敬意。
甲午战争陈列馆
1894年,日本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略中国的战争,史称甲午战争。为抵御外侮,中国广大军民前仆后继,浴血抗敌,表现了不屈的民族气节和崇高的爱国精神。
甲午战败,给中华民族造成了无比深重的灾难。此战不仅改变了亚洲的传统战略格局,而且对世界近代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甲午战争是一次沉重的挫折。战争的惨痛失败,使中国从“天朝大国”沦为“东亚病夫”;继之又遭到列强疯狂瓜分,使中国陷入亡国灭种的空前危机。
甲午战争也是一个重大的转折。战败的强烈刺痛,惊醒了沉睡千年的中国人。无数志士仁人为了追求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在屈辱中奋起抗争,在苦难中不懈探索,走上了救亡图存之路。
定远舰
海军公所
水师衙门,始建于1887年,建成于1891年。占地17000平方米,整座建筑按中轴线布局,由照壁、东西辕门、正门和三重庭院组成。时为中国近代第一支近代化海军—北洋护海军的指挥机构,是“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的代表性文物遗址。
提標督队官公事房
议事厅
是北洋海军举行军事会议的场所。楹联:“捭阖纵横晓畅戎机,运筹帷幄稳操胜券”;横额“决胜庙算”。厅内复原了1890年6月北洋海军军事会议,筹备部署1891年春第一次北洋海军大阅演习事宜的场景。以超写实手法塑造了12位北洋海军将领的形象
提督丁汝昌居首,右侧分别是总查琅威理、林泰曾、邓世昌、叶祖珪、邱宝仁黄建勋;左分别是牛昶昞、刘步蟾、方伯谦、林永升、林履中。将领穿着1890式军服。
祭祀厅
北洋海军祭祀天后的场所。北洋海军专有“天上圣母”旗帜,规定每月逢初一、十五升挂。厅内居中供奉“天上圣母”神像,执日月扇仕女,辅神千里眼、顺风耳。神像两侧陈设北洋海军舰船模型,祈求妈祖保佑航海平安。大型壁画“息风解困”、“甘泉济师”,均反映和歌颂的是妈祖护佑航海平安的事迹。
威海街景
前一篇:山东之旅——烟台——烟台山
后一篇:山东之旅——日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