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中原怀古:游邺城三台遗址、娲皇宫
标签:
邺城三台遗址娲皇阁杂谈 |
分类: 旅游 |
邺城三台遗址
邺城三台遗址指金凤台、铜雀台、冰井台,位于邺城遗址内的三台村。
公元204年(建安九年)曹操占领邺城后,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在这里生活了16年,"挟天子以令诸侯",使这里实际上成为当时的政治中心。
曹操在这里建有著名的三台:金凤台、铜雀台、冰井台。金凤台建于公元213年,据记载台高八丈,有屋宇185间。现存古台,尚有文昌阁等建筑及历代名碑。铜雀台位于金凤台北侧,原有金碧辉煌的建筑物,当年曹氏父子与"建安七子"创建"建安文学"。冰井台在铜雀台北侧,明朝末年被洪水冲没。














转军洞
曹操出于战争需要而修建的,是邺城通往城外的密码通道。长约6公里,现转军洞仅存83米。

金凤台
初名金虎台,由曹操始建于建安十八年(213年)位于邺城西部,是金虎、铜雀、冰井台南面。曹魏时期“高八丈,台上有屋135间”。后为避后赵建武帝石虎讳该为“金凤台”十六国后期,战争频繁三台残破。到明代中期漳河泛滥,冰井台全部,铜雀台大部被漳水淹没。唯有金凤台独存。
娲皇宫
娲皇宫风景名胜区,为国家 AAAA 级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北齐,是神话传说中女娲氏 “ 炼石补天,抟土造人 ” 的地方,由朝元宫、停骖宫、广生宫和娲皇宫四组建筑组成,占地面积 550 亩。计有古建筑 135 间,北齐石窟 3 个,北齐摩崖刻经 6 部,集古建、石窟、石刻、石造像于一体,是我国最大的奉祀中华始祖女娲的古代建筑群,自古就有 “ 蓬壶仙境 ” 之美誉。







娲皇阁(三阁楼),坐东面西,为娲皇宫主体建筑,它悬空而立,高达23米,为歇山斗拱硫璃瓦顶。该阁建在北齐大石窟的洞顶上,以条石拱券为基,上建三层楼阁,分别名之为“清虚”、“造化”与“补天”。各层均三面设廊,背倚悬崖,用铁索将阁与崖壁所凿八个“拴马鼻”相系,若游客盈楼,铁索即伸展,绷如弓弦,楼体前倾,因而又被称作“吊庙”、“活楼”,构思奇巧,为建筑史上动静结合的杰作。


钟楼: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内悬明代的八卦铁钟,游客到此多击此钟,宏声回荡山谷,报于女娲知晓,以保平安。
我们乘坐游缆车上山,到达缆车顶部后下来沿着山崖开出的一条平行的小路步行大约20分钟就到达了“娲皇宫”。“娲皇宫”是一处背山而立,沿山体垂直向上而建的木制结构的道教建筑。该建筑建立在如此陡峭的山崖,其险峻程度完全堪比山西的悬空寺。游客欲到达观顶还要先攀登大约几十步的石阶,然后进入观内,还要攀爬三层几乎垂直的木梯,方能到达顶部。
观内供奉着女娲娘娘。虽说是中国上古时期的神话中的人物,但从娲皇的衣着、神态看已经变得相当世俗了,寺观门前有很多的人在烧香。下山时,我们最终决定尝试一下以前没有坐过的滑道车。滑道车结构简单,下山完全利用重力向下滑行。乘客只需抓住左右手的手刹,即可防止下滑速度过快。主要的担忧是滑道车没有外面的防护措施,也没有给乘客配备头盔一类的防护器具。不过据工作人员介绍,滑道车开始投入运行以来还从未发生过任何安全故障。既然如此,我们就相信大概率,把命交给老天爷吧。坐上滑道车后,每当急转弯时,内心还是有点不安的。不过滑行时间很短,大概只有三分钟,我们就已经到了地面站了。这里的商业经营还是名堂挺多的,园方在滑道车下滑的不同位置设置了自动的摄影工具。工作人员积极向我们推荐为我们拍下的照片以资纪念。我们二人每人选了一张照片作为留念,共花费了20元。
随后,我们决定慢慢走出园区,一方面可以欣赏园区的景致,大约走了二十多分钟,我们就走到了停车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