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9年冀、豫博物馆之旅——中国文字博物馆

(2019-11-08 07:48:39)
标签:

安阳

中国文字博物馆

甲骨文

少数民族文字

中国文字博物馆位于甲骨文的故乡——河南省安阳市,是经国务院批准建设的集文物保护、陈列展示和科学研究为一体的国家级博物馆,是中华汉字文化的科普中心,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中国文字博物馆基本陈列以世界文字为背景,以汉字为主干,以少数民族文字为重要组成部分,荟萃历代中国文字样本精华,讲解中国文字的构形特征和演化历程。

 

中国文字博物馆分两期建设,已于2009年11月16日建成开馆的一期工程占地81亩,建筑面积22700平方米,包括主体馆、字坊、广场等。已开工建设的续建工程占地175亩,建筑面积68300平方米,包括文字文化研究交流中心和文字文化演绎体验中心等。

2019年冀、豫博物馆之旅——中国文字博物馆

2019年冀、豫博物馆之旅——中国文字博物馆

2019年冀、豫博物馆之旅——中国文字博物馆

 

2019年冀、豫博物馆之旅——中国文字博物馆

2019年冀、豫博物馆之旅——中国文字博物馆
今年是甲骨文发现120周年。1899年,国子监祭酒王懿荣在从中药铺买来的“龙骨”上发现了一些奇异的刻划符号。这一年也成为改写中国历史的一年,它们正是深埋在地下3000多年商代人决定生死凶吉的“甲骨”,上面奇异的刻划符号是不为世人所知的甲骨文。甲骨文的发现,将有文字记的中华文明史向前推进了1000年。

 

2019年冀、豫博物馆之旅——中国文字博物馆

2019年冀、豫博物馆之旅——中国文字博物馆
刻辞甲骨在世界主要国家的收藏与分布:美国、加拿大、日本、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等国家的各大小博物馆、科研单位和公私单位,共计26000多片。


2019年冀、豫博物馆之旅——中国文字博物馆

2019年冀、豫博物馆之旅——中国文字博物馆

2019年冀、豫博物馆之旅——中国文字博物馆
120年前,著名金石学家王懿荣对着从中药铺买回来的“龙骨”反复揣摩,觉得这些奇异的刻划符号和青铜器上的金文有些相似。不过,即使王懿荣是古文字专家,对这些符号,他也只能认出寥寥几个。王懿荣决定对甲骨文展开深入的研究于是,他向外界高价收购带字甲骨,“一个字一两银子”。为了搜求散在民间的甲骨,王懿荣几乎散尽了俸禄,有时候手头紧张,甚至还要把妻子的嫁妆拿去典卖。从发现甲骨文到1900年王懿荣去世,期间不过一年多年多的时间内,王懿荣就收购了带字甲骨1500片,为后人打开了一扇探索甲骨文的大门,但因此散尽家财的他也曾写诗自嘲说“从来养志方为孝,自古倾家不在钱。”

2019年冀、豫博物馆之旅——中国文字博物馆

2019年冀、豫博物馆之旅——中国文字博物馆

2019年冀、豫博物馆之旅——中国文字博物馆

2019年冀、豫博物馆之旅——中国文字博物馆


2019年冀、豫博物馆之旅——中国文字博物馆

2019年冀、豫博物馆之旅——中国文字博物馆

2019年冀、豫博物馆之旅——中国文字博物馆

2019年冀、豫博物馆之旅——中国文字博物馆

2019年冀、豫博物馆之旅——中国文字博物馆

2019年冀、豫博物馆之旅——中国文字博物馆

2019年冀、豫博物馆之旅——中国文字博物馆

2019年冀、豫博物馆之旅——中国文字博物馆

2019年冀、豫博物馆之旅——中国文字博物馆

2019年冀、豫博物馆之旅——中国文字博物馆

 

少数民族文字
2019年冀、豫博物馆之旅——中国文字博物馆

2019年冀、豫博物馆之旅——中国文字博物馆

2019年冀、豫博物馆之旅——中国文字博物馆

2019年冀、豫博物馆之旅——中国文字博物馆

2019年冀、豫博物馆之旅——中国文字博物馆

2019年冀、豫博物馆之旅——中国文字博物馆

2019年冀、豫博物馆之旅——中国文字博物馆

2019年冀、豫博物馆之旅——中国文字博物馆

2019年冀、豫博物馆之旅——中国文字博物馆

2019年冀、豫博物馆之旅——中国文字博物馆

2019年冀、豫博物馆之旅——中国文字博物馆

2019年冀、豫博物馆之旅——中国文字博物馆

2019年冀、豫博物馆之旅——中国文字博物馆

2019年冀、豫博物馆之旅——中国文字博物馆

2019年冀、豫博物馆之旅——中国文字博物馆

2019年冀、豫博物馆之旅——中国文字博物馆

2019年冀、豫博物馆之旅——中国文字博物馆

2019年冀、豫博物馆之旅——中国文字博物馆

2019年冀、豫博物馆之旅——中国文字博物馆

2019年冀、豫博物馆之旅——中国文字博物馆

2019年冀、豫博物馆之旅——中国文字博物馆

 

 

2019年冀、豫博物馆之旅——中国文字博物馆

2019年冀、豫博物馆之旅——中国文字博物馆

2019年冀、豫博物馆之旅——中国文字博物馆

2019年冀、豫博物馆之旅——中国文字博物馆

2019年冀、豫博物馆之旅——中国文字博物馆

2019年冀、豫博物馆之旅——中国文字博物馆

 

2019年冀、豫博物馆之旅——中国文字博物馆

2019年冀、豫博物馆之旅——中国文字博物馆

2019年冀、豫博物馆之旅——中国文字博物馆

2019年冀、豫博物馆之旅——中国文字博物馆

我们今日到达文字博物馆时,这里正在举办纪念安阳殷墟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国际研讨会。博物馆前的广场上,两侧各摆放着桌案,有来自各地的书法爱好者和学生在挥毫泼墨,书写纪念的文字。我们注意到,其中很多人都是写的变体的甲骨文或是篆书。我问塞乐万如何判断每个人的书法水平,塞乐万如实回答不知道。不过可以根据书家落款时的楷书字或行书字的书写水平,大体判断一下。因为所谓中国书法,与之配套的器物是纸墨笔砚。而上古时期的甲骨文或是金文都是刻上去的。彼时以表意、记录为主,严格意义上还谈不上书法。后来有人在临摹碑帖后结合金石气韵风格,那是后人对书法艺术的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