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逛——京西法海寺

标签:
法海寺壁画 |
分类: 旅游 |
2017.1.18日,晴。
一早我和塞乐万驱车前往位于石景山模式口的法海寺参观。又一次依赖了XX导航,结果再一次走到无名路上,好在离法海寺不是太远了,一个好心人把我们带到法海寺附近。
法海寺位于北京石景山区模式口翠微山南麓,始建于明朝正统四年1439,动用木匠、石匠、瓦匠、漆匠、画士等多人,历时近5年,至正统八年才建成。原寺庙规模宏大,明、清时多次重修。
法海寺山门
在法海寺的山门前,高耸着四棵参天古柏,人们叫它们“四大天王柏”。↑
法海寺天王殿
大雄宝殿前,巍然屹立着两棵巨大的白皮松,绿冠高达30多米,白干鳞片斑驳,西边的一棵干周长达5.5米,东边的一棵干周长5米。法海寺这两棵白皮松是明代建寺时所植,今已五百六十多年。它们像两条银龙守护着大殿,人们称为“白龙松”。
法海寺五绝之一。
大雄宝殿里有明代的壁画真迹是法海寺的五绝之二,
大雄宝殿天花板上的藻井是法海寺五绝之三。
大雄宝殿内的壁画真迹受到严密保护,参观者需购买100元的票,参观时间严格控制在30分钟以内。为了保护壁画的色彩,殿里挂着厚厚布帘,当走进伸手不见五指的大殿里只有借助手电筒的光才可以影影焯焯看见壁画。
参观壁画是有人讲解,但是碰到敷衍的讲解员真是一件不幸事,那天大殿里很冷,只有4位参观者,一位在寺庙里工作了20 多年的讲解员让我带着遗憾离开了大雄宝殿。
塞乐万自己说眼睛高度近视在黑暗中看不清,所以我自己买了100元票进大殿参观,看来塞乐万是英明的,哈哈!
水月观音是观世音菩萨三十三身之一,是慈悲救渡的象征。画高4.5米,宽4.5米。
图的左上角是韦陀、左下角是金毛吼、右上角是鹦鹉、右下角是善财童子。
水月观音面目端庄慈祥,身披轻纱,花纹精细,似飘若动,佛教绘画的珍品。
法海寺壁画的特点:人物衣服饰物和头饰均突出平面形成立体画面。
普贤菩萨普遍贤善之意
左下角六牙白象和训象人,右下角信士。
文殊菩萨是众菩萨之首,意为妙德吉祥,专司智慧、表大智。
护法图中的30多位人物刻画生动,肌肉服饰富有质感。
礼佛护法图中的
”鬼子母“又称爱子母或欢喜母。鬼子母慈祥,用手轻抚爱子,一份安详,一份慈爱。
帝释梵天为首的二十诸天礼佛,护法的行进队伍,绘有人物36位。图高3.2米宽7米。
法海寺大钟
铸造于1447年,高1.75米、外沿口径1.21米、唇厚0.095米、重达1068公斤。
法海寺山门前西南方的香道上,有一座小石桥。就在小石桥的四角各生长着一棵古柏,古柏的根都生长在小石桥的石缝中,成为一奇观,人们称为“四柏一孔桥”。
法海寺五绝之五。
石景山模式口小市场的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