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重游——儿时的回忆

标签:
上海儿时回忆杂谈 |
分类: 旅游 |
2016.10.24日
离开上海博物馆,我们俩都想去看一下外滩。于是我们沿着延安东路一直向东,终于到达了外滩。
塞乐万离开上海后有50年没再来过外滩了。这里依然风姿绰约,游人虽多,但并不拥挤。对岸浦东新建的高楼大厦与西岸的老式建筑交相辉映,各俱风采,尽显世事沧桑,真的很有风情,而这是北京这样的都城所不具备的。
照了多张照片后,我们就离开了外滩,顺着南京东路向西走。原来我们打算从南京东路乘坐任何一辆向西的公交车即可,结果塞乐万突然发现了原来的电车、公交车都没有了,这里已经变成了步行街了。无奈,我们只得靠步行慢慢往西走。
一路走过上海第一百货大楼、国际饭店、大光明电影院。以前曾经有过的一家新华电影院已不复存在。我们到附近著名的“王家沙”餐厅简单吃了两碗面。饭后我们继续向西走。路过陕西北路时,发现原来路口的平安电影院也没了,再往前走,原先的“沧州大酒店”亦不复存在。不过在原地新盖了一家很高大的楼,不知是用于写字楼还是当酒店用。
最后走到塞乐万小时候的住地,位于南京西路西康路口的新华社上海分社原址。这里现在已经是著名的“波特曼大酒店”了。我给塞乐万在马路对面照了像留念。人生已过一甲子,睹物思人两茫然。原先西康路口的“海鸥咖啡馆”和西侧的“上海咖啡馆”均已没了踪影。当年的中苏友好大厦曾显得那么高大、雄伟,现在看来新建筑鳞次栉比,名牌店挨门挨户,但怎么也找不到当年那种梧桐密布,闹中取静的乐趣了。
顺路再向西行,没几步就到了常德路。这里毗邻静安寺,也是我小时候住过的地方。我们意外发现了一趟去往虹桥方向的公交车。从底站上车,过了大约半小时就到了虹桥迎宾馆了。
这里解放前是著名的哈同花园
南京西路西康路口的新华社上海分社原址,塞乐万小时候住在这里。现在已经是著名的“波特曼大酒店”了。↑
临来上海时给老妈妈打过电话问,我小时候住在上海哪里?妈妈说在常德路1号。
甬上行的吃、住、行:
吃货到哪里都是要留下印记的
上海《王家沙》,此行唯一一次自己在外用餐。
甬上行活动圆满的结束了,短短6天的相聚,老同学们都很兴奋激动。此行虽偶遇秋雨梧桐叶落,但大家心中始终感觉春风桃李花开。有个别同学自陕北分别后近50年未曾见面。世事沧桑如白驹过隙,夕阳美好,老同学们都分外珍惜。祝愿大家健康愉快!无论海内天涯,友谊地久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