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内瓦:时光之芯——瑞士钟表文化之源

标签:
瑞士钟表 |
分类: 闲篇 |
值中国和瑞士建交65周年之际,在2013年日内瓦与北京签署友好合作协议的契机下,北京首都博物馆携手日内瓦艺术与历史博物馆、高级钟表制造商江诗丹顿将于2015年4月24日至8月12日合作举办一场名为“日内瓦:时光之芯——瑞士钟表文化之源的展览。
日内瓦艺术与历史博物馆将呈现全球最著名的制表与珐琅精品系列之一,江诗丹顿亦受邀参展,展出品牌无与伦比的历史杰作。江诗丹顿自1755年创立以来从未停止过生产,这不仅造就了它成为钟表制造史上最耀眼的一员,也成就了一系列集奢华高贵与极致技艺于一身的钟表杰作,并与日内瓦艺术与历史博物馆备受瞩目的藏品相得益彰。
精心装潢的1300平方米的展厅中将有350件钟表作品以及其他工具、钟表机械装置与设备参展,此外展览上还将再现一个18世纪日内瓦阁楼工坊场景,这一场景仿照画家克里斯多夫•弗朗索瓦•万吉格勒一幅收藏于日内瓦艺术与历史博物馆中的油画而设置。所有参展的精品杰作,有助于追溯在过去三个世纪成就了日内瓦全球高级钟表之都美誉的瑞士钟表的悠久历史与精湛工艺。
近日我和小黄钻杆乘坐地铁到首博。展厅位于首博地下一层。对外完全开放,不收费。进入展厅,发现和我原先的想象大不相同。我原先设想的是像上个世纪70年代在北展举办的那种瑞士钟表展,主要是展示瑞士钟表工业的最新技术和产品。当年我对最新的欧米伽石英表印象非常深刻。这次在首博的展览并不是展示什么新技术、新产品,而是更多带有文化交流的特点。
展览从我们熟悉的手表诞生之前的原始的沙漏等计时工具开始,经过数百年的不断发展,与时俱进,逐步发展到各种时钟、怀表,腕表,一直到现在与时尚装饰品和珠宝业联系在一起。这实际上使得瑞士钟表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超越了钟表最初的实用功能,成为一种具有永久保存价值的艺术品了。
实际上这是一部简明的瑞士钟表工业发展的历史。瑞士钟表工业最初于16、17世纪欧洲文艺复兴之后在日内瓦地区慢慢发展起来的。展厅内除了各个时期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产品的展示,还有很多制作工艺的介绍,包括很多极其精细的特殊制作工具的展示。其中很多工具的精密程度超出我们的想象。
通过展示和介绍,让人不光看到了瑞士人的精湛工艺和发达的科技,更主要的是让我们看到了这个民族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职业精神和认真态度(很多如今的大品牌,比如江诗丹顿、百达翡丽等,最初都是某个家庭的小作坊),也让人看到瑞士民族不断追求极致、孜孜探索创新的人生态度。因此,同样的产品,在瑞士的产品中体现的价值总是最高的,这是必然的、客观的结果。
一个五六百万人、讲着5、6种语言的小国,没有什么资源,甚至没有一个高高在上的国家元首,也不靠什么侵略扩张,但也没有人敢侵略它,因此这里几百年没有战争,靠着人民自己的勤劳智慧,瑞士始终跻身于全世界人均最富裕国家的行列。我以前去过两次瑞士,对这个国家及其人民有深刻的印象。看完这一展览,让我不得不再一次向勤劳勇敢、智慧朴素的瑞士民族鞠躬致意。(文塞乐万)
小黄钻杆于2014年9.14日突发脑出血,好在出血量很少。在过去的9个多月里我经过中药、针灸的治疗现在已经好多了。这次看展览也是生病以来的第一次。好久没有更新博客了,这次博文的编辑和图片都不理想,慢慢来吧。
在此感谢塞乐万的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