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分队活动——参观张大千画展

标签:
张大千画展活动旅游 |
分类: 闲篇 |
2014.2.27日,北京经历了快一周的可怕而漫长的雾霾天,今天终于晴天了。
小分队队员们迫不及待的纷纷走出家门,集合在美术馆观看张大千先生的画展。
先生的印章也有特色:
大家好长时间没有见面了,于是在美术馆参观的过程中大部分时间都在聊天,我也是看得不那么仔细了。
中午在隆福寺街吃的馄饨侯的馄饨。
后来我和老姐去了景山公园,再后来我们一路向西路过北海、路过首图、路过西什库教堂。
哈哈意外的收获就是走进这座北京最大最古老的天主教堂。我曾经5次去过欧洲,进过无数的教堂,但这是第一次走进设立在中国的天主教堂。
西什库教堂,也称北堂,在中南海湖畔蚕池口(今旧北京图书馆斜对面),1703年开堂。1887年因中南海扩建,将其拆除,后来清政府拨银四十五万两,于西安门内西什库易地而建;1900年整修时加高一层,成为今日所见之庄严秀丽的北堂。
北堂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它的四个高高的尖塔,三个尖拱券入口及主跨正中圆形的玫瑰花窗,塑造出端庄而绮丽的立面,在青松翠柏环绕之中越发显得洁白挺拔。
大堂平面呈十字架形状,建筑面积约2200平方米,高16.5米,钟楼塔尖高约31米。堂前左右两侧各有一中式四角攒尖黄色琉璃瓦顶的亭子,亭内是乾隆亲笔题写的石碑。一西一中、一高一矮,巧妙搭配,令人叫绝。
穿清朝服装的圣母圣子像!见到过吗?这是外来宗教本土化的表现。
主入口两侧的圣者雕像是北京各教堂中绝无仅有的。
堂内的300根巨柱撑起的金色拱顶和80扇镶彩玻璃的花窗总能让人联想到巴黎圣母院。整体建筑风格中西结合。
1985年修缮北堂,重修了大堂正前方的耶稣主祭台和东西两侧的圣母玛利亚和圣父若瑟的祭台。1985年12月24日举行了开堂典礼。西什库教堂成为北京最绚丽的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