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成都串门——都江堰

标签:
旅游成都都江堰青城山街子古镇 |
分类: 旅游 |
2013.12.3日玉格格租了一辆三菱帕杰罗带领我、塞乐万和桂桂赴都江堰。
10:00到达都江堰景,进入景区后先走过堰功道,即一条大道,两旁矗立着历代治理都江堰的历朝官员的塑像,包括李冰父子、诸葛亮、丁宝祯等。之后来到都江堰江边,作为现代人,实在为古人的科学智慧所折服。
在缺少现代科学测量工具和手段的情况下,如何依据当地的山川地势,水流规律,采用“深淘滩,低作堰”的方式,设计建造了这样一个历经两千多年仍能发挥作用的宏伟工程,实在令人难以想象。绕过著名的鱼嘴,我们登上秦堰楼的顶层,登高望远,追思先人,怀古抚今,催人无限遐想。
此刻在北京已是寒冬,而都江堰却是深秋,黄灿灿的银杏叶,墨绿的松枝,还有其它各色植物交相重叠、掩映,岷江从远山奔流而下,到都江堰的每一处滩前翻腾卷起,变成一条条白玉与翠绿交织的丝带。此情此景,若非身临其境,实难用三言两语所能穷尽。
张松银杏——距今已有1700年多年,传为三国名将西蜀别驾张松手植而故。别驾——汉代官名。
飞沙堰——1、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时,多余的水便从飞沙堰自行溢出;如遇特大洪水时,
鱼嘴分水堤又称“鱼嘴”,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因其形如鱼嘴而得名,它昂头于岷江江心,包括百丈堤、杩槎、金刚堤等一整套相互配合的设施。其主要作用是把汹涌的岷江分成内外二江,西边叫外江,俗称“金马河”,是岷江正流,主要用于排洪;东边沿山脚的叫内江,是人工引水渠道,主要用于灌溉。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灌口镇,建设于古代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全国著名的旅游胜地。
通常认为,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于公元前256年左右修建的,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都江堰渠首枢纽主要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主体工程构成。三者有机配合,相互制约,协调运行,引水灌田,分洪减灾,具有“分四六,平潦旱”的功效。
安澜索桥又名“安澜桥”、“夫妻桥”。位于都江堰鱼嘴之上,横跨内外两江,被誉为“中国古代五大桥梁”,是都江堰最具特征的景观。始建于宋代以前,明末(公元17世纪)毁于战火。清嘉庆建新桥更名为“安澜桥。”
做坝的石头。
二王庙位于岷江右岸的山坡上,前临都江堰,原为纪念蜀王的望帝祠,齐建武(公元494~498
年)时改祀李冰父子,更名为“崇德祠”。宋代(公元960~1279年)以后,李冰父子相继被皇帝敕封为王,故而后人称之为“二王庙”。庙内主殿分别供奉有李冰父子的塑像,并珍藏有治水名言、诗人碑刻等。
治水名言——深淘滩低作堰。
吃货们都知道:丁宝桢是名菜宫保鸡丁的发明者,也是当时都江堰的地方官。
青城山离都江堰不远,但我们是下午3点多到的,时间不够了只好拍个青城山前山的山门了。
街子古镇位于崇州城西北25公里的凤栖山下,与青城后山连接,依山傍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是被誉为“一瓢诗人”的唐代著名诗人唐求的故里。它既得山灵水秀之惠,又有以唐代古刹光严禅院为中心的32座寺庙等古迹,融自然风景与人文景观为一体,是个值得一去的旅游胜地。
在都江堰附近的餐馆里吃的秘制栗子炖鸡。
街子古镇上的美食炸锅魁。
路过街子古镇于是顺路看看,由于没有做功课很多景点没有进去尤其是唐代古刹光严禅院,遗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