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地区2019届七校联考高三期末语文模拟卷
(2019-01-16 09:48:51)
标签:
教育 |
分类: 高考试题及试题分类 |
浙江省杭州地区2019届七校联考高三期末
语文模拟卷
考生须知:
1.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上填涂班级、学号、姓名、试场座位号。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治水的措施当然不止这些,还包括截污纳管,分流生活污水,以及禁止焚
(fén)烧秸(jié)杆。
C. 那个时候,关咏荷就是TVB展露头角的小花旦,主演了电视剧《陀枪师姐》、《苗翠花》和《河东狮吼(hu)》而一路收视爆红。
D.我们要想主张和解的先生请教,这些战争布署究竟意味着什么?英国政府如此长久地锻造出的锁链要用来桎梏(ào)我们了,我们何以抵抗?还要靠辩论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甲】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不读《诗经》,简直无从想象,这块土地上曾经发生过哪些事情。死亡的人物、流亡的事件、中断的对话,从纸上重新浮现——借助音乐与文字的力量。【乙】耕种、狩猎、婚嫁、祭祀、园艺、兵役……是人类一代又一代遗传的生活方式。哦,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丙】《诗经》总把我带回农历的年代,我开始低头寻找一把祖传的农具,(譬如名称古怪的耒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我仿佛臵身于鸡犬相闻的村庄,模仿祖先熟稔的农事,刀耕火种。在阅读中我延续着古人的生活。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浮现
3.文中画线的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甲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近日,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被授予由俄罗斯亿万富翁尤里•米尔纳设立的基础物理学奖。因在量子引力研究等方面有突出贡献,他一人独得300万美元的奖金。
B.在新近发布的合同示范文本中,取消了购物、另行付费项目以及自由活动等行程安排。旅行社、导游或司机如果有此方面的安排,则要对游客进行相应的赔偿。
C.张骞通西域不仅促进了中国和西方物质文化交流,而且丰富了中国人的地理知识,扩大了中国人的地理视野,中国的手工艺品传到西方,而西域的土产也传入中国。
D.秋裤因穿着后显笨拙而被大部分时尚年轻人鄙弃,但是由于其实用性、保暖性又被一些人坚持穿着,即被称为“秋裤党”。
5. 阅读下面两则招聘广告,按要求答题。(4分)
某外国银行:(1)高中毕业。有实践经验者优先。(2)细心,注意细节;耐心,友好。(3)能够意识到销售机会,主动向客户介绍企业产品。(4)有很强的服务意识和沟通能力。
某国内银行:(1)本科学历。英语4级以上,电脑2级以上。(2)身高1.60米以上,五官端正。(3)有较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长于沟通。(4)附5寸生活照片。
请就两则广告的招聘条件加以对比评述。
6.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5分)
如果说生命是一杯咖啡,那么时间则是一块方糖,调味着人生……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0分)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人们在虚拟空间与物理空间的杂居,以及“拟态环境”对文化空间的重构,导致了知识在获取、存储、交流、再生产等诸多环节发生深刻变化。如何面对由此带来的挑战成为摆在广大学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就为学而言,在印刷媒介时代,藏书、购书与纸媒阅读常常是文人学者为学的主要方式。民国时期,学者家中的藏书一般都要超过上万册。而在大数据时代,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查到各地的藏书状况及学习资源,国内外开放的网络数据资源使知识获取更为便捷迅速。数字化出版的崛起更是重新塑造了人们的交流方式、交流对象和文化传递模式。在知识的存储上,电子图书具有纸媒所不具备的携带方便、易于查询等长处,实现了从古昔的汗牛充栋到当今的大容量可移动介质的重大转变。在知识的交流上,网络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交流机会,E-mail、博客、微博、论坛、微信等网络平台已经成为日常交流的重要方式,而知识的分享、交流和传递也更为迅速和便捷。在知识的再生产上,海量网络资源为人们的书写记录提供了重要平台。由此可见,大数据时代的“为学”方式较纸媒时代已经发生很大改变。随着“数字鸿沟”的不断拉大,广大学者除了要秉承传统的为学精神,还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获取及交流方法,使自身的学术研究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
7.下列不属于对“大数据时代带来了传播话语权迁移”的一项是(3分)
A.在大数据时代,由于媒介身份与教育身份的分离,当今学生难于形成占据主导地位的话语权。
B.文化话语权逐步从传统学者移至媒介巨头,尤其是以电视网络等现代传播手段为代表的传媒机构。
C.媒介文化产业正迅速崛起,快速发展,但由于从业人员芜杂,资本力量渐渐成为传媒文化的主宰。
D.大数据不仅用视像渐渐取代传统文字,还使信息变得海量且混杂无章,这导致共众话语变得散乱无章。
8.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是(3分)
A.人们在虚拟空间与物理空间对“拟态环境”的文化空间重构,导致了知识在获取、存储、交流、再生产等诸多环节发生深刻变化。
B.印刷时代,报刊的编者常常具有大学教师、编辑、作家等多重身份,这为他们重构文化空间、进行文化启蒙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C.数字化出版的崛起重新塑造了人们的交流方式、交流对象和文化传递模式,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查到各地的藏书状况及学习资源。
D.大数据时代的“为学”方式较纸媒时代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在知识的再生产上,海量网络资源为人们的书写记录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9.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20分)
家庭教师
琦君
父亲过分疼爱我,自幼恨不得把我封在箱子里抚养,才五岁就特请一位老师教我认字块。稍稍长大,就读三字经、女四书、幼学琼林……直到十四岁,整十年的光阴,脑袋里尽是些不知所云的“之乎者也”在打转,黄金时代的童年,就被这位严厉的老师活生生的剥夺了。至今想起老师的尊容,尚未免心有余悸呢!
10.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11.联系上下文,分析第5段的作用?(4分)
12.根据第3段、第6段中老师与“我”交往的细节,简析老师的形象。(6分)
13.对于本文的结尾,有人认为可以删掉第段,将第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题。(20分)
程易田诗序
[清]刘大槐
余性顓愚,知志乎古,而不知宜于时; 常思以泽及斯民为任。凡世所谓巧取而捷得者,全管丕知其径术,以故与经纳之士相背而趋,终无遇合。退而强学,栖迟山陇之间,虽非有苦,而亦未尝有乐也。
居稽也,弦诵也,欣欣而忘其倦也。欢聚未几离散随之余于此共犹能独乐焉否耶夫以生平未尝有乐之人徒以与诸君子游处而乐今复以聚之不常而不乐生焉。回忆独居时,虽无所乐,而亦非有不乐也。则是今日之不乐,由前日之乐而来也。夫造物之于人,安能使其长乐哉?因取易田之诗所谓“濠上吟”者,反复咀吟,益叹其文章之古,与其人之心貌相称。属其板刻之,以与四方之知言者共读焉。而余为序之如此。
(选自刘大魁《海峰文集》,清乾隆刻本)
博士: 学官名,掌管文庙《孔庙)祭祀、教育生员等。诸生:生员,俗称秀才。濠上吟:语出《庄子。秋水》中庄子与惠子的“濠梁之辩”。
14.对下列旬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最为人所贱简
B.歙尤多英贤,敦行谊
C.易田固信余
D.属其板刻之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退而强学
B.注念生人之欣戚
C.夫造物之于人
D.以与四方之知言者共读焉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禀性和志趣与世俗不同,虽然无缘于功名利禄、富贵荣华,但不认同世人的成功之道,曾隐居修身,游息山野,生活平淡。
B.作者直到年老时,才担任卑微的博士之职,有黟、歙两地的许多英才贤士跟从作者学习,谈论时事,虑及民生,此乃平生之一大乐事。
C.作者既赞赏程易田所写的诗歌语言朴实,寓意深远; 又深切同情程易田年过四十,仍不得志,且家庭贫困,为了谋生,只能离乡。
D.本文语淡情深,构思巧妙,围绕“乐”字展开,由“无乐”到“有乐”再到“不乐”,即写不遇之叹、得友之乐、离别之伤,自然流露出人生无常、及时行乐的思想。
1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欢聚未几离散随之余于此其犹能独乐焉否耶夫以生平未尝有乐之人徒以与诸君子游处而乐今复以聚之不常而不乐生焉
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退而强学,栖迟山陇之间,虽非有苦,而亦未尝有乐也。
(2)其所为诗歌,摅词朴直而寄兴深至,尝谓其有陶潜之风。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9—20题。(8分)
雪后黄楼寄负山居士
(宋)陈师道
林庐烟不起,城郭岁将穷。
云日明松雪,溪山进晚风。
人行图画里,鸟度醉吟中。
不尽山阴兴,天留忆戴公。
【注释】尾联运用了王徽之的典故,指王徽之居住在山阴时,一日忆及戴逵,就冒雪连夜前往,却在到了后不登门拜访,而是返舟回去,问及理由,他说:“本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访戴?”
19.文章开头两句描绘了一幅
20.结合全诗,分析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5分)
(三)阅读两则材料,完成21-22题。(6分)
材料一: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材料二: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材料三: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
材料四:孟子曰:“亲之过大而不怨,是愈疏也:亲之过小而怨,是不可矶也。愈疏,不孝也:不可矶,亦不孝也。”
【注】
几::轻微,婉转。
劳,操劳。矶:激怒。
21.结合第一、二则材料,概括出 “孝”的本质。(2分)
22.结合第三、四则材料,简要分析孔孟关于“孝”的主张。(4分)
(四)古诗文默写
2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6分)
(1)子曰:“
(2)青泥何盘盘,
(3)
(4)
(5)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四、作文(60分)
24.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请据此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注意 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一、1.B (A项,秸(jié)杆—秸ji秆;C项,展露头角—崭露头角;D项,桎梏(ù)部署)
2.C
3.D(A.句号改问号。C.括号前的逗号去掉。 D.顿号改逗号。)
4.A (B缺少主语,开头去掉在……中C“不仅……而且前后分句应调换语序 D即被称为“秋裤党”前面缺少主语)
5.都要求银行职员有较强的沟通能力,但外国银行更注重职员的内在素质和实际能力,国内银行更看重文凭、学历、相貌等外在条件。
6.如果说生命是一块绿地,那么时间则是一场春雨,滋润着人生。如果说生命是一扇大门,那么时间就是一把钥匙,开启着人生。
二、7.选C
项。
8.选A 项。 A项中原文为“在虚拟空间与物理空间的杂居,以及‘拟态环境’对文化空间的重构” ,选项表述曲解了文意。
9.面对大数据时代传播话语权的迁移,广大学者必须积极应对文化空间和教育背景的深刻变化,除了要秉承传统的“为学”精神,还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获取及交流方法。(意思相近即可)
10.通过“红珠碟子放在手腕上”“抽笔”等细节的描写,突出老师教学的认真严格。(2分)长短句结合,整散句结合,使句子错落有致,富有变化。(2分)
11.内容上,写出了“我”学业上的进步以及突出“我”调皮的性格。结构上既承接了上文老师教“我”习大字的情节,又用“我”的调皮的性格凸显老师严格教学的必要性。(每点2分)
12.严厉的。从他因“我”背错书扔茶杯垫子以及后来的罚跪可以看出。善反思。会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惩罚方式从扔茶杯垫改为罚跪,较为温和。富于人情味。从他会给“我”生日的假期以及春节的假期可以看出。爱护学生。从他在“我的生日以及新年时要求我念经拜佛,并为我祈福可知。(每点2分,其中性格1分,分析1分;答对三点及分析即可)
13.将第段作为结尾段好。结构上,这样写既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又使得前文描写的老师不徇私情的严格教导在此有了回应,结构完整。在人物形象上,丰满了老师勤恳、严格的启蒙教师的形象,也侧面体现出老师教育的成功。思想情感上,“饮水思源”“归功于”表达出作者对老师为自己打下深厚基础的感激之情,简单明确又饱含深情。
将第段作为结尾段好。结构上,文章到此,戛然而止,给人以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感觉,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在人物形象上,这样结尾使得老师的形象突然高大,有隐士高人的风范;前文的诸多怪癖,在这个结尾的映衬下似乎都成了高人逸事;思想情感上,“飘然隐去”四个字更能表达老师的神秘感和对老师的钦佩敬仰之情。(6分,每点2分)
三、(一)14.B项”敦“解释为”厚道、诚恳“有误,应解释为”重视、推崇“,这句话翻译为:歙县多有英才贤士,注重品行和道义.
15.A项第一个”而“,连词,表承接;第二个”而“,连词,表修饰,两句意义用法不相同;B项第一个”之“,结构助词,的;第二个”之“,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两句意义用法不相同;C项两个”于“都是介词,对于,两句意义用法相同;D项第一个”焉“,代词,它,指诗集;第二个”焉“,兼词,兼”于之“,两句意义用法不相同.故选C.
16.D
17.
译文:欢聚不久,离散随之而来,我在此大概还能独自快乐吗,不能吗?由于平生未曾有过相处快乐的人,只是因为与诸君子相处而快乐,如今却又因为相聚不能恒久而心生不快乐.
18.翻译隐退而努力学习,游息山野之间,虽然不是有过痛苦,但也不曾有过快乐的。
他所写的诗歌,措辞朴实而寄寓深远,我曾说他有陶潜的遗风。
(二)19.雪后空明澄净
20.诗歌通过描写雪后薄云遮日的景象,描绘了一幅清白交映的松雪图,并借用典故传达诗人冲淡的情怀和对友人的思念。
(三)21.敬爱的态度情感。(2分,意思相近即可)
22.孔子认为子女不能对父母有怨恨,即使父母有过错,即使劝说无效,都不能怨恨。其强调的是对父母“孝”的绝对性。孟子认为子女对父母可以有怨恨,认为有大错时,子女的怨恨就是孝的表现。孟子认为“孝”有主次轻重之别,特定情况下,可违而并非盲从。(4分,每点2分,意对即可)
23.略
四、立意参考: 这是一则感悟类材料作文。所给的调查结果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考生谈感想和看法时可以同意观点一,立意为:幸福不应是只为自己,更应为了社会和他人,个人的幸福应该和国家、社会、家庭的幸福息息相关。当然也可以赞同观点二,立意为:做自己这艘船的舵手,我的青春我做主,追求自己的幸福,不必太在意他人的期许。对于观点二,主要应在突破父母所规划好的人生轨迹,突破社会的种种不良禁锢等方面行文,讴歌青少年的独立意识、挑战精神。青少年有权选择自己的生活,走自己的路,追求自己的幸福,肩挑着父母和社会的期许和责任,并不意味着一味盲从、丧失自我,从这一点上来说,追求自己的幸福是有积极意义的。
参考译文: